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今天一更,实在是疲累,好好休息一天,多多谅解哈。

…………………………………分隔线…………………………

宣大总督履任,张家口、大同总兵更换,还有各镇的一批中下级军官也被调走,由武学出身的顶替。

还有更早的山西巡抚杨涟的到任,大力实施清屯充饷,一些地方官随之被罢黜和换任,山西的官场震动不可谓不大。

而这些变化,对老百姓来说,还感觉得不太明显。除了朝廷的蠲免旨意,令他们欣喜欢悦之外。

但对山西商人,特别是拥有边外贸易特权的商人来说,则越来越感到了压力,以及收入的减少。

要知道,拥有边贸易特权肯定能够赚钱,但走私禁货更是利润巨大。

《明会典》中记载:“有假此(马市贸易)窥觇虚实者,中国罔利之徒,与直结交,甚至窃买军器,泄露军情,虽有监市分守等官,势不能禁”。

也就是说,明朝对蒙古诸部开放马市,也并不是什么都卖,至少在一些物资上不是无限量供应。

比如铁器,就是明朝有明确禁止令的。另外,粮食、食盐等很多战略物资,也是限量卖卖。

至于兵器、情报,那就更是严令禁止。而且,这已经不是走私的问题,而属于卖国了。

而晋商八大家的卖国,却不是从私通后金开始。在与蒙古人的贸易中,他们借此发了财,也就是《明会典》所说的“中国罔利之徒”。

要成功走私,自然要交结官府,收买边兵边将,在检查出关时给予方便。时间长了,走私竟有向公开变化的趋势。

但现在,随着朝廷的大力整顿,走私不仅是越来越难,甚至有被完全掐断的可能。

山西介休,范府。

府宅占地数亩,修建得富丽堂皇,虽是商人,却有不下于高官的气派。

很正常,晋商多是官商,借官而起,掌有特权和便利。

如果追根究底,就可以发现,晋商曾经是张居正背后的推动变法的力量。

王崇古、张四维、杨博、王国光等山西官僚,与晋商通过姻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王崇古的二姐嫁给了山西商人张允龄,所生之子即为张四维,王崇古的女儿则嫁给了杨博的儿子杨俊卿;

而杨博的两个孙女,则嫁给了张四维的两个儿子张甲徽和张定徽,张四维的一个女儿,则嫁给了马自强(陕西商人)的儿子……

正因为如此,便有很多人认为“隆庆和议”虽然在对蒙关系上是英明之举,保证了北疆的上百年安定。

但其时的高官王崇古和张四维拼命卖力,也是出于实现明蒙互市,为自己的富商家族取得赚大钱机会的私心。

事实上,晋商也确实通过边贸发了大财,进一步壮大了家族的财力和在山西的影响。

只不过,山西官场的变动,朝廷政策的变化,似乎正在渐渐堵住晋商的财路。由不得他们不进行商议办法,找到解决之道。

厅堂之内,范永斗面色和煦,听着王登库在发着牢骚,微笑着轻轻颌首。

“要不是咱们不怕危险,出关与蒙人贸易,哪来的边镇安宁?”

王登库还一副抱屈愤慨的模样,大声说道:“现在要卸磨杀驴,断咱们的财路了,哪有这样的道理?”

靳良玉呵呵一笑,慢条斯理地说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看好谁,那就是谁。老王啊,莫要如此,须知气大伤肝哪!”

黄云发捋着胡子,缓缓说道:“老靳说得在理,可这事儿吧,也不能就这么算了。该争的,还是要争一下的。”

“怎么争?”王登库瞪着眼睛望过来,“要是用钱买,那也有机会。可现在,连钱都没处送呀!”

靳良玉说道:“看,老王你还是这般急躁。具体是何政策还没搞清,就说没机会。”

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道:“杨巡抚那里,某托人打听过。这事儿由宣大总督主管,怎么个章程,还要等总督大人宣布。所以,咱们还是耐心等一等为好。”

范永斗点头赞同,说道:“老靳说得在理呀!朝廷要发什么许可证,这和以前‘开中制’也差不多吧?不照样能发财致富?”

明朝洪武年间,为了防卫瓦剌和鞑靼对中原的袭扰,设立九边进行防御。

由于九边距离帝国的统治中心遥远,后勤补给困难重重,为了减轻负担,朝廷与山西商人达成了一个协议,就是所谓的“开中制”,或叫“开粮纳中”。

具体办法是:山西商人向大同、居庸关等几大边关要塞输送粮食,朝廷则给这些商人盐引,使这些商人获得合法贩卖“官盐”的资格。

开中制的优越性在于调动了商人和百姓运送军粮的积极性,不足之处则是让利给盐商,减少了政府的收入。但在明初,总体上来说还是利大于弊。

比如明太祖八次北征,成祖五次北征,耗费军粮马草无数,没出现民怨沸腾的局面,其中的“开中制”功不可没。

而且,商人为了节省运粮成本,招募大量农民在边镇附近开荒种地,也充实了帝国边境,促进了边区的开发。

但任何一个好政策,实施的时间长了,难免出现问题,“纳粮开中”也是一样。

由于贩卖食盐的巨大利润,大量皇亲国戚、贵族官员参与其中,利用权势侵占盐引。皇室也起了很坏的带头作用,把盐引当作了赏赐的手段。

这样一来,盐引超支,盐场又没有那么多盐可供支取,做开中盐生意的商人也就越来越少,开中制由此被破坏。

而山西商人的崛起,却是从“纳粮开中”捞到了第一桶金。

除了正常运作外,他们也用贿赂等手段,花少量的钱,不运粮,却能得到盐引,与权贵侵占的性质也差不多。

所以,边贸许可证的风声传开,王登库、靳良玉等人坐不住了,龙头老大范永斗却还比较沉稳。

在他看来,政策不在于如何制定,而在于如何执行。朝廷的本意,到了地方,会不会被落实执行,会不会跑偏,这其中的说道儿可深了去了。

“可现在的边将,还有地方的官员,都换了不少,怕是不容易再搭上关系了。”王登库轻轻摇头,对此不太乐观。

靳良玉笑道:“能严一时,还能持之长久,某却是不信的。”

范永斗颌首赞同,说道:“万岁年轻,急躁一些,可以理解。咱们现下的缺陷还是朝中无人,或者说是没有够份量的大员替咱们说话。”

万历初期,支持张居正变法的,比如王崇古、张四维、杨博、王国光、马自强等,均是山西籍官员。

这些人在朝中手握重权,山西商人才有了保护伞,才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朝廷动向,做出最佳的选择和对策。

等到张居正病逝,从上到下开始对张居正进行清算的时候,张四维便从改革派迅速变成了反张派,商人嘴脸显露无疑。

由此可见,什么支持改革,不存在的。这些亦官亦商的王八蛋,都是为了官位权力,以及家族的聚敛发财。

现在的朝堂上,山西商人确实缺少了代言人。

本来江南的商人士绅会因为东林党的强势而发达,但皇帝却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一顿操作猛如虎,东林和三党在蒙圈中便被干成了二百五。

反倒是通州商帮被重罚后,却又异军突起,不仅得到漕路的便利,更手握国内银镜的独家销售,现在又掺和到物流和边贸上来了。

当然,现在的通州商帮已经更名为“大明商会”。从新名字来看,就知道其不太掩饰的野心,这是要南碾北压一统江湖的节奏啊!

范永斗环视厅中诸人,伸出一根手指沉声强调道:“民爵,当务之急是要获得一个民爵,才能与通州商帮分庭抗礼。否则,面对面便低了一头,如何争锋?”

没错,吴大章终于如愿以偿,在赶赴张家口办“皇差”之前,得到了大明第三个“民爵”的称号,比黄程还要早上几天。

这就拉开了身份上的差距,不管晋商曾经有多大的背景,已经是过去式了。现在,也没有哪个高官敢出来为他们站台。

“现在——”靳良玉摇头叹气,“太晚了吧?”

黄云发也皱紧了眉头,说道:“民爵皆是万岁所赐,我们纵有此心,也搭不上关系呀!”

范永斗苦笑了一下,说道:“某也知道难办,但总要去争取一下。就算今年拿不到许可证,那明年呢,咱们就这么放弃边外贸易啦?”

再次看了一圈陷入沉思的众人,范永斗继续说道:“好好研究一下万岁所赐民爵的这几个人,还是有迹可寻的。一是有钱,二是肯助朝廷,三是办差得力。”

黄云发轻轻颌首,说道:“这就是报上所说的‘义商’吧?”

范永斗用力点头,说道:“没错,就是义商。据某所知,江南的一些富商也在打民爵的主意,就是不知道他们准备如何去做?”

“不管他们怎么做,咱们先定下来章程才好。”靳良玉似乎看到了希望,精神振作起来。

王登库挠了挠头,说道:“也好。某觉得这是个办法,总比啥也不做要强。”七八中文最快^手机端:

范府外,几双警惕的眼睛在紧紧盯着大门、后门,注意着出来进去的人。

“范大福,范家老人,现为管家。”一个锦衣卫伸手指了指,对头领汇报道:“刚引进去的那个家伙,是蒙古人,出入边关数次了,应该就是敌人的间谍。”

骆养性点了点头,沉声道:“上面有指示,要在范府安插卧底,掌握其通敌卖国的罪证,并伺机实施反间计。这个范大福,先调查清楚,看能不能为我所用。”

“卑职明白。”锦衣卫答应着,脸上浮起几丝冷笑,“范大福的小妾刚给他生了个儿子,爱如珍宝……”

骆养性笑了两声,拍了拍这个锦衣卫的肩膀以示鼓励和赞赏。

东厂主内,镇抚司主外,万岁的安排已经非常明确。尽管也有交叉的时候,但大方向是不会改变的。

而对外战争的胜利,更会让万岁青睐,毕竟是关系到国家安危的大事。

厂卫既然都是万岁的亲信,就难免有争功之心。

骆养性是奉了圣命的,自然知道万岁对这件差使是怎样看重,他岂敢不殚精竭虑,力争完美地完成任务。

而且,他老子离退休也没几年了,下一任的指挥使如不出意外,将在他和刘侨之间产生。

这次出外办差,正是他好好表现,压刘侨一头的良机。

…………………………

江南豪商,蝗商八大家,这是两个大靶子,是朱由校早就瞄上的目标。

锦衣卫盯住蝗商八大家,因为是涉及到军国大事,涉及到对外战争。

而江南豪商则由东厂负责,把王国忠派到江宁织造,则是监视江南豪商的耳目。

江南豪商不卖国,却是附在大明躯体上的吸血虫。

他们的不法,他们的渗透,使大明财政窘迫,朝政腐败。从内部搞垮大明,他们也是罪魁祸首。あ七^八中文ヤ~8~1~ωωω.7\8z*w.còм <首发、域名、请记住

而扶持李旦、颜思齐为首的海商集团,吴大章的通州商帮,不仅是为了增加朝廷的收入。还能堵住蝗商和江南豪商的财路,削弱他们的经济实力。

此消彼长,蛋糕就那么大,商业上的竞争可比表面上看到的激烈的多。而上层的支持与否,则决定着哪个商业集团的兴衰。

张居正、王崇古、张四维等在朝时,晋商借边贸而迅猛发展;

东林官员占据朝堂时,江南商团则势力大张,并介入海贸,并成功阻击了晋商插手海上贸易的企图。

朱由校把海商集团拉拢过来,并相对独立,等于是削减了江南豪商的财源。尽管他们还是能把商货卖给海商,但利润哪有直接把持那么大?

就是这样,朱由校也不会收手。因为商税,他对江南豪商恶意满满,更对勾结或加入商团的官员深恶痛绝。

但在仔细调查分析之后,朱由校也不得不对江南豪商的精明表示钦佩,更意识到推进改革的深入,还不能操之过急。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斗魄星辰穿越从开荒开始农门小媳妇:随身带着APP帝凰之神医弃妃绝代宦爷盛世独宠:狼性王爷,你好坏铁血中唐明朝第一弄臣末世重生之黑暗国度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大秦之极品皇帝魔君霸宠:天才萌宝腹黑娘亲汉末之并州豪雄此去安都两万里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乐土之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永乐大帝:朱标大清巨鳄破晓之征晨曦吾乃世家子红楼野心家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穿越宁采臣1850美洲黄金大亨部落崛起从救活主角开始毒后妖娆:腹黑王爷宠上瘾烟火大唐开元内卫魂穿司马遹,地狱开局异世界三国风云之奇葩争霸秦时实践家我姐大将军,我每周刷新超能力世子请叛逆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我在大唐位极人臣指南剑三国:开局获项羽之力,武霸天下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唐之极品皇帝我只是夫子懒妃有毒大官人三杀令岳飞之血战中原图清龙魂凤魄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徐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红楼如此多骄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穿越古今,风流绝色女儿国谍战之我能危险预警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穿越三国,我成为了张角从成为悍匪开始重生回到家破人亡前,从赎罪开始短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红色震撼!狗肉换江山:创业吧!刘邦三国野史!三国伏生志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寒门科举小懒娃大乾边关一小卒乱世称王:为嫂逆袭逐鹿中原开局造反,先杀皇太孙我穿越来有八十万王军不过分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寒门小郎中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逐我出族?反手医圣震惊朝野!我在美利坚当兵王乱世枭雄,打猎养老婆开始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红楼:混在锦衣卫里财色兼收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女帝爱上胖流氓汉节我就上山打个猎,你让我争霸天下?手握十万精兵被赐死,叫朕如何是好?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一来开无敌挂大乾杀猪匠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大乾:逍遥皇太子花屋湘军传奇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