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作为球员,福格茨为门兴效力了14年,出战419场德甲联赛。
而他的传奇故事远不止是几个数字……
作为球队队长,福格茨帮助门兴两次拿到联盟杯冠军。
他同时也是五次德甲冠军得主。
另外,他还为德国队出场96次,并帮助球队拿到了1972年欧洲杯和1974年世界杯的冠军。
他还是1978年世界杯上的德国队队长。
在结束球员生涯后,福格茨开始了自己作为教练的阶段。
他执教过数支国家队:德国、科威特、苏格兰、尼日利亚和阿塞拜疆。
他教练生涯的最高光时刻当属1996年的欧洲杯带领德国队夺冠。
如今,福格茨已经淡出了足球领域,他把自己的时间都献给自己的家人们。
他的孙女埃米丽来到了这个世界,福格茨也因此成为了爷爷。
尽管如此,福格茨的名字早已深深地刻进了门兴的历史之中。
为一家俱乐部出场419次德甲比赛——几乎没有人比他更多。另外,他的33个进球也会被人记住。
福格茨自己也聊过这一点:“我把任意球都让给高个子踢了。”
高个子指的是门兴传奇内策尔,当内策尔在前场呼风唤雨的时候,福格茨则化身一条猎犬,与对手的箭头缠斗。
福格茨是孤儿,年幼的他在姑姑莉亚的抚养下长大。
生活在布特根的他实际上是杜塞尔多夫的球迷,他不会错过一场杜塞尔多夫的主场比赛,而福格茨原本的目标也是成为杜塞尔多夫的球员。
不过,福格茨随后得到了自己的教练迪特玛-克拉默的建议:“去门兴吧,魏斯魏勒是年轻球员们的伯乐。
在杜塞尔多夫你很难得到这样的机会的,”福格茨听从了他的建议,显然,福格茨会庆幸自己如此选择的。
福格茨接下来取得的成绩说明了一切:世界杯冠军和欧洲杯冠军,五次德甲冠军、德国杯冠军和联盟杯冠军。
福格茨为门兴奉献了一切,即使是他在1978年遭遇严重的腿部伤势后,他也尽己所能回到了球场。
“我让门兴不至于很快崩盘。当贝肯鲍尔邀请我去纽约时,门兴为我标价100万马克——即使我的合同都快到期了。这是出于我14年的忠诚。”如今回忆起这一切,福格茨还是有些许遗憾。
当福格茨在1990年出任德国国家队教练时,他得到了贝肯鲍尔的鼎力支持。
而当东西德统一后,福格茨手下的牌更是变得无比出众。
福格茨显然清楚这一点,他带领德国队打进了1992年欧洲杯的绝杀,然而德国队最终却只是成就了丹麦人的童话。
对此,福格茨曾表示:“我真的不能理解随之而来的嘲讽与恶意。我真的不把欧洲杯亚军看作是一种耻辱……”
不过,当德国队拿下1996年欧洲杯的冠军时,风向又转变了。
而期间,德国队在1994年世界杯上输给了保加利亚。福格茨说:“有些球员并没有投入其中。”
当然,我们都知道他在说谁。
在卸下德国队教练的担子后,福格茨先是去到了勒沃库森担任球探,随后则是科威特和苏格兰的主教练。
而对于执教阿塞拜疆的经历,他说:“我尽力让他们的FIFA世界排名上升到两位数了,但是他们对足球的热情确实不如搏击。”
在那以后,福格茨就不再出任主教练了i
德国国家队经历1994年美国世界杯的惨痛失败,以及埃芬博格和伊尔格纳永久退出国家队。
士气低落的德国队,人员捉襟见肘,阵容明显老化,但他顽强、老而强。
在连决赛都难以征集到18名人大名单的绝境下,金球击败了捷克队,成为1996年欧洲杯的冠军。
马特乌斯被赶出德国国家队,克林斯曼被确立为德国队队长和精神领袖,福格茨,将萨默尔确立为德国队,战术核心,取得了拨乱反正的成功。
精神焕发的德国队,也推动乌克兰队和葡萄牙队成功晋级欧洲预选赛。
德国队在1996年赢得了欧洲杯冠军。
主教练福格茨,是1974年世界杯冠军球员时期的主力右后卫。
在“足球皇帝”贝肯鲍尔, 1990年率队夺冠并退役后,前德国青年队主教练福格茨,被任命为德国国家队教练。
勤奋、友善、在战术指挥和临场调度上独树一帜的福格茨。
在1994年止步八强后,主动调整了以1990年世界杯冠军为班底的队员,在拨乱反正、赶走一帮捣乱分子后,以顽强的作风和钢铁般的意志赢得了1996年的欧洲杯冠军。
而骨子里是典型德国人的福格茨,在战术上相对保守,导致优劣势明显的德国队,未能通过有效的战术变化和调整,将自身优势发挥到极致。
这也是福格茨没能成为一个世界级名帅的根本原因。
巨大的隐患在1997-98赛季,萨默尔。
这位1996年欧洲金球奖冠军、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自由人和年仅31岁的球员,在为多特蒙德打了6场比赛后。
因严重的膝伤被迫退役,这对奉行自由人战术的德国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匆匆入院的福格茨,最终选择了已经过了巅峰时期的奥拉夫-唐恩,接受了37岁自相矛盾的马特乌斯,回归,以延续经典却过时的自由人战术。
此外,作为布雷默,接班人的左前卫齐格,在1997年夏天转会Ac米兰的黑洞时期犯了一个错误,与米兰传奇马尔蒂尼竞争主力左后卫。
处于衰落状态的齐格,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勇猛,德国队也失去了最具攻击性的侧翼杀手。
绍尔,这位极具创造力的中场球员,在世界杯开赛前两个月因重伤遗憾无缘世界杯,这让创造力不够的德国队,雪上加霜。
最后,作为1998年法国,世界杯最老的球队德国战车,平均年龄超过30岁,经验丰富,意志坚强,但新人和变化不够。
当面对冲击力强或者防守反击快速犀利的球队时,已经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
在人员和战术上使用自由人战术的德国队,有一套使用多年的成熟的3-5-2阵型。
在门将的位置上,时年36岁的科普克发挥稳定,心理素质优秀,但职业生涯从未效力过大俱乐部,能力并不突出。
他成为主力门将是通过他的资历和欧洲杯在1996年夺冠时的出色表现。
“狮子王”卡恩,以及未来在阿森纳有着辉煌职业生涯的莱曼,都是替补门将,他们都在板凳上努力获得参赛资格。
防守位置上,身体强壮,防守有力,正面防守突出,但总是预判慢,读读慢,转身追慢的沃恩斯,担任主力中后卫。
科勒尔,一个身材高大,盯人和抢断能力出色,但防守动作很强的“铁橡胶”。
与精力充沛,高大强壮,作风顽强,能胜任多个位置,稳定,但因为神经系统疾病职业生涯已经毁于一旦的马库斯-巴贝尔,争夺另一个主力中后卫位置。
能从左到右,勤奋顽强但能力一般的海因里希,担任主力右后卫。
高大低调谦逊,风格简约,传球和远射出色,但速度一般的塔纳特,主力左后卫。
能力一般的奥拉夫索恩,经验丰富但身体机能严重退化的马特乌斯,主要竞争对手自由人。
在Ac米兰日渐衰弱的齐格,充当了替补左后卫;鲁伊特,身体强壮,体能出色,助攻出色,但体型欠缺,担任替补右后卫。
防守强悍、远射出众但球场覆盖能力一般的哈曼,和经验丰富但能力一般的海尔默,以及作风勇猛、防守凶狠、战术执行能力突出但进攻能力一般的耶雷梅斯竞争主力后腰。
完成了从沙尔克04转投死敌多特蒙德、但能力一般的弗伦德担任中场替补。
技术和脚法出色、速度奇快且身体对抗能力突出的“矮脚虎”哈斯勒和颇具大将之风、脚下技术和得分能力出色但组织串联能力一般、性格怪异的安德烈斯-穆勒竞争主力前腰。
锋线位置上,时年已33岁但仍宝刀未老的“金色轰炸机”克林斯曼和30岁的世界杯大龄新人、具有史诗级头球能力和对抗能力、但脚下技术一般的比埃尔霍夫作为主力锋线组合。
配合能力和得分能力出色但身体素质和技术能力一般的的基尔斯滕,和大器晚成、世界杯前状态出色、作为凯泽斯劳滕奇迹主要功臣的马绍尔担任锋线替补。
这支德国队,中场多人实力接近,但缺乏创造力和进攻威胁,且普遍技术特点不突出。
另外,缺少边路突破和反击好手,更是在这个防守反击大行其道的年代难以形成极具威力的攻势。
锋线上的两个大杀器,就在这种拉胯的进攻组织和威胁能力下威力打折。
小组赛第二场比赛,德国队迎战本组的狠角色南斯拉夫队。
时隔八年再次重返世界杯舞台的南斯拉夫队。两支彼此熟悉的球队,开场后就展开对攻。
运气更好的南斯拉夫队,利用科普克的状态不佳,通过斯坦科维奇和斯托伊科维奇各入一球,取得了2:0领先。
比分落后的德国队展示了自己的顽强斗志和破大巴能力,塔纳特的大力任意球造成米哈伊洛维奇的自摆乌龙,比埃尔霍夫利用角球机会头球攻入了个人在世界杯的第一粒进球。
2:2,德国队神奇地将比分扳平。
比赛临结束前,米哈伊洛维奇的任意球击中做人墙的克林斯曼,导致克林斯曼被担架抬出场。
已经用完换人名额、只能十人应战的德国队,挺过了最后的艰难时刻,保住了平局。
但门将能力不足、进攻缺少变化的德国队,在本届世界杯的前景并不乐观。
小组赛第三场比赛,德国队迎来只有取胜才能顺利出线的伊朗队。
实力明显更强的德国队,由比埃尔霍夫和克林斯曼各进一球,以2:0兵不血刃地取得胜利,并顺利地小组出线。
而克林斯曼破门后的激情庆祝也成为了世界杯的经典回忆。
八分之一决赛,德国队与墨西哥队狭路相逢。
年迈的马特乌斯作为自由人、首发出战。
身高明显不足的墨西哥队,靠着坎波斯的神勇发挥和比埃尔霍夫的头球击中横梁,在上半场保住了0:0的比分。
严谨的德国人面对使用“蛙跳过人”的布兰科,在双人包夹布兰科时,采用了屁股向后封堵姿势、成功实现了破解。
下半场开始不久,状态神勇的墨西哥前锋赫尔南德斯就抓住机会、劲射破门,实现了1:0的领先。
领先后的墨西哥队,利用德国队阵脚不稳,由速度奇快的阿雷利亚诺长途奔袭,可惜被马特乌斯勉强破坏而击中立柱,错失良机。
比分落后的德国队,再次展示了自己的顽强。
克林斯曼和比埃尔霍夫双星闪耀,各入一球,帮助德国战车熬过了这一轮,艰难地挺进八强。
世界杯八强战,德国队与世界杯新军克罗地亚队展开厮杀。
马特乌斯再次作为首发出场。
面对脚下技术出色、防守反击快速犀利的克罗地亚队,德国队在上半场第40分钟露出破绽,在克罗地亚队的反击中,德国队最年轻的中后卫沃恩斯无奈放倒了达沃-苏克,被红牌罚下。
少一人作战、且球员年龄老化的德国战车,被充满活力的克罗地亚队轻巧地连入三球,最终0:3被无情淘汰。
这支本有机会成为世界杯四强的德国队,在主教练福格茨的固执和保守的执教理念下、在国家队缺少新人、阵容老化严重的客观事实下,最终倒在了世界杯八强。
1998年世界杯后,科普克、克林斯曼宣布从国家队退役,福格茨也于1998年9月从国家队辞职。
需要自我革命的德国队,迎来了历史上少有的低谷时期。但从不缺少勇气和方法的德国人,很快迎来了曙光。
只是,作为1998年世界杯时头球能力最强的锋线组合,再无机会展示威力了。
他们的出色表现,不仅仅是德国足球的光辉历史的一部分,更是全球足球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的成功,也将激励着更多的年轻球员,为德国足球的未来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