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无论如何,修路总归是好事一桩。

此次多路大军出动,虽说多为精兵强将,但后方所征发的民夫劳役数量亦是极为庞大。

之所以能够畅通无阻且毫无怨言,主要缘由在于存有大量的饥民与流民。

如今充当劳役可得管饭,这些人自然是争着抢着前来干活。

在正常的太平时节,谁又愿意干这等苦差事呢?

积极主动地去干与被逼无奈地去干,其间差别可谓极大。

听闻现今劳役们干活之时还开心地唱起山歌呢……

如今三辅已然稳定,凉州最大的两个叛贼也已投降,平定凉州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如此一来,省出的大量劳动力用来修路,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毕竟即便不修路,也得管他们吃饭不是,虽说吃得少一些……

这时,尚书令贾诩忽然又开口道:“陛下,征发劳力修路一事,在我们尚书台早有谋划,相关条文也早已在拟定之中。

今日在此地此时,想来陛下是有更为要紧的事情与我们商议。”

这话虽说得客气,可不少人却没来由地心中一紧。

卢植看向贾诩,又望向天子,征发劳力修路早有成算?

自己怎么全然不知呢?

他本想询问一番,可巧的是,今日尚书台好像就贾诩一人在此。

总不能现在就把高诱喊过来揭穿贾诩吧,那样的话,无疑是当众打天子和尚书台的脸,同时也会打击自己的权威性……

毕竟身为录尚书事的自己却对此事一无所知。

看来,随着局势逐渐稳定,天子插手政局的动作也是越来越多了。

想到这里,卢植并未表露声色,毕竟修路实在只是一件小事。

但心中难免有些龃龉。

与此同时,大司农朱儁神色古怪地看了一眼贾诩,他有种预感,接下来要说的紧要之事,与他有关。

谒者仆射荀彧同样心中一动,他看了朱儁一眼。

其实,早在天子刚开始召见他的时候,荀彧就曾建议过免除口赋、减少算赋,同时增加田赋,以告示天下。

天子接受了一半的建议。

今日说来说去,问题肯定还在这里,毕竟除了军事,现在肯定要关注税收。

果不其然,在贾诩的配合下,刘辩缓缓说道:“如今屯田虽遭受了战乱,但效果依旧明显。

秋收过后,我去看过太仓,虽说称不上富裕,但支撑到明年夏收倒也无大碍。

不过,绝不可掉以轻心,大司农。”

“大司农臣儁在。”

朱儁早有准备,当即出列。

刘辩继续说道:“税赋的征收,务必按照之前的公告执行,要留一定的粮食在民户手中。

手中有粮,他们才会安心。

但是呢,我们可以多多采购余粮,一来准备用于平准市价;

二来,充实仓廪,以备急用。

另外,在雒阳和各地郡治修建仓廪,日后,我们的粮食会越来越多。”

朱儁小心地回应道:“臣遵旨。”

这话听起来有些干瘪,他又开口道:“自陛下税赋减免的诏书一下,天下百姓,无不烧香祭拜。

各地流民、饥民更是蜂拥入关中,如今不少饥民流民自发开垦荒田,实在是千古难有的盛事。”

这,不动声色的拍了个马屁......

刘辩颔首,道:“千古盛世还差得远,还望诸君与我一起努力,能做到昭宣中兴,我也就对得起列祖列宗,诸位也能名垂青史了。”

说到这里,刘辩的神情愈发兴奋起来,似乎有些激动的说:“嗯,我意彻底删除口赋,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就好像被朱儁夸了一句,而得意忘形的样子。

这一下,朱儁直接愣住了,他很想解释我说的是千古难有的盛事,而不是千古盛世,这个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好不好。

与此同时,不少人也是大惊失色。

贾诩嘴角一抽,努力的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天子的演技实在是太好了,老臣我有点忍不住啊。

见没人接话,刘辩也不在意,他好像已经进入了状态,直接站起身来,接着大声说道:“如今田地减产,税赋难收,根本原因在于缺少人力。

没有人,即便有宝山宝地,我们也只能望洋兴叹。

而普通老百姓,他们生子便要交纳口赋,太平盛世之时还好,一旦无力供养,杀婴陋习便会滋生。

如今,我考虑免去口赋,百姓自然会多多生育,此消彼长之下,可再兴大汉。”

这一下,高帽子顶起来,我看你们群臣不跟上?

果不其然,刘辩话音刚落,司徒卢植便站了出来,恭敬地拱手道:“陛下圣明绝伦,实乃万民之福主。

这口赋一免,实乃利民之良策,其好处不可胜数。

百姓无需再为生子交纳口赋,那必然会减轻家庭的负担。

如此一来,家境贫寒者也敢于生育子女,人口数量定会逐步增长。

人口增多,则劳力便增多,荒地得以开垦,从前因人力不足而荒废的田地将重新被耕种,粮食产量自然会随之增加。”

实际上,刘辩刚开始说那一句的时候,很多人之所以没有附和,也是没有搞清楚天子是真的要减税,还是激动了随口一说。

现在见天子是真的要永久废除口赋,那这种政治正确的事情,卢植又怎么能不大力褒赞呢。

不然的话,要青史留骂?

更何况,卢植也是真的有政治抱负。

果不其然,随后司空马日磾也赶快紧接着说道:“陛下睿智非凡,此举乃是着眼于大汉的长远之计。

口赋的免除,不仅能促使人口繁衍,对于百姓的民心所向亦是大有裨益。

陛下仁爱之心,如春风拂面,百姓感恩陛下之恩泽,必将会更加忠诚于陛下,忠诚于大汉。

民心所向,则国家根基稳固,这是比金银财宝更为珍贵的财富。

而且,新生儿的增多,意味着日后可选拔的贤才也会更多,这将为我大汉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使得我大汉在各个方面都能蓬勃发展。

陛下之英明,实乃千古罕见。”

三公中的两位都发了话,管祭祀和教化的太常赵岐又怎么会落后,他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陛下深谋远虑,免除口赋实在是一项高瞻远瞩的决策。

陛下之仁德,如璀璨星辰照亮大汉。于百姓而言,这是给予他们生活的希望。那些本因惧怕口赋而不敢生育的百姓,现在可以放心地养育后代。

有小家方有大家,小家不稳,大家不宁则国家不定。

再者,百姓多尔,商贾繁荣。

毕竟,更多的百姓意味着更多的需求,从衣食住行到各类器物,这将刺激各行各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大汉蓬勃向上。陛下之决策,真乃神来之笔。”

也就是他年纪大了,现在脑子没有以前好用了,不然的话,现在肯定即兴作赋。

光禄勋盖勋也附和道:“陛下之策,恰似久旱甘霖,大汉的复兴指日可待。”

他生性耿直些,知道好,但也不喜欢多说恭维的话。

其他官员也纷纷点头称是,你一言我一语地夸赞着刘辩的决策,西园之中满是对天子英明决策的颂扬之声。

人群中,唯有一人脸色不太好看,那便是少府唐瑁。

究其原因,在于大汉的税收制度。

大汉的税收除了主要的田税之外,第二个重要的便是人头税,分为算赋和口赋。

其中,田租是交给国家,也就是由大司农管理。

大司农作为管理国家财政的重要机构之一,主要负责田租和算赋的征收。

算赋,是针对年龄在十五至五十六岁的成年男女征收,每人每年需缴纳一百二十钱。

这部分税收属于国家收入,由大司农管理,用于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包括军费等。

算赋的征收和管理是由大司农负责的,而不是交给皇帝。

但是人头税里的口赋,乃是专门针对三岁至十四岁的儿童征收的人头税(有时是七岁),这个钱,则是交给皇帝,或者说大部分交给皇帝,大司农只会收取很少的一部分。

此时,管理财政收入的机构主要有少府和大司农。

其中,少府负责收取工商税等供皇室使用,而大司农则负责收取各种农业税,主要用于国家建设和战争等开支。

刘辩要彻底减免口赋,此一举动无疑是拿掉了少府的一大笔收入进项。

故而,唐瑁心中不由得急躁起来。

在他看来,刘辩似乎是在群臣的恭维与吹嘘之中,迷失了自我。

毕竟,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啊!

而在这个时候提出减免口赋,着实有点政治正确的感觉。

如此这般想着,唐瑁忽地跪在地上,放声大哭起来。

“舅父,何故如此?” 刘辩心中虽心知肚明,却故作一脸糊涂之态看过去。

众人也皆循声望去。

唐瑁见众人目光皆汇聚而来,便开始了他的表演:“陛下心怀百姓,仁泽广布,此诚为社稷之大福、吾等之洪福也。

陛下以苍生为念,欲免口赋,恩泽万民,实乃圣德昭彰之举。

然陛下如此为百姓谋福祉,却独独苦了自己。

陛下克己奉公,心系天下,每每思及陛下之仁德圣行,臣便感怀至深,是以忍不住痛哭流涕也。”

刘辩微微一笑,摆摆手道:“舅父,何至于此,我宫中尚有郎官宫女上千人伺候,哪里会苦。”

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点凡尔赛之味,但实际上落在百官耳中,更像是在诉苦。

毕竟先帝刘宏在时,单宫中宦官就有三四千之多,再加上宫女,总数可达万人。

如今天子即位,不断裁撤之下,宫中居然仅仅有千人。

众官员闻此,皆面露感慨之色。司徒卢植叹息道:“陛下如此克己,实乃万民之幸,然陛下之苦,臣等亦感同身受。”

司空马日磾亦道:“陛下为百姓谋福,却委屈自身,此等圣德,令人敬仰。”

太常赵岐捋须道:“陛下之仁德,如明灯照亮大汉,然陛下之清苦,实让臣等痛心。”

光禄勋盖勋更是面色一肃,转头责问唐瑁道:“唐少府,陛下如此为百姓,为社稷,却清苦至此。

你身负少府之职,掌管皇室用度,怎可让陛下如此艰难?

你当自省,当思如何为陛下分忧,如何更好地管理皇室财物,以保陛下生活无忧,方能不负陛下之恩,不负社稷之托。”

这话一出,朱儁心中顿时察觉到不妙,原来说了半天,是要搞我。

果不其然,唐瑁直接激愤地怼了回去:“先帝在时,平准、营造、马匹,此三处大项收入皆收到宫中,即便如此,在平定天下之时,费用依然不足。

如今,陛下感念国事艰难,将平准、营造、马匹三处进项,全部发还本处。不但如此,山川沼泽之税收也皆交给大司农。

逼得太后的永乐少府,都开始行商贾之事。

如今若再减免口赋,臣实不知还能否发得起黄门的俸禄。”

朱儁闻唐瑁之言,面色凝重,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非是臣等不愿为陛下分忧。

如今战事频繁,各方大军调动,粮草军需耗费如流水。

兵甲之制备、士卒之饷银、劳役之费用,处处皆需钱财。

且此次三辅之战虽定,然山东之乱未平,冀州、青州、兖州、豫州、徐州、扬州和荆州的税赋,现在可都没有。

后面战事,开支巨大,实乃让臣等倍感压力。

臣掌大司农之职,虽竭力筹措,却也常常捉襟见肘啊。”

唐瑁见朱儁诉苦,亦不甘示弱,再次开口道:“陛下明鉴,臣掌少府,本就艰难。

如今陛下欲免口赋,少府收入骤减。

皇室用度、宫中修缮、各项礼仪之花费,皆不可缺。

臣亦是绞尽脑汁,却难以维持。

陛下之仁德,臣等深知,然这诸多难处,也实难忽视啊。”

朱儁又道:“陛下,如今各地屯田虽有成效,然要支撑起这连绵战事,依旧艰难。

每有战事,百姓亦受影响,田亩或遭破坏,税赋征收更是困难重重。

臣等为这战事开支,日夜忧心,实不知如何是好。”

唐瑁断然说道:“陛下,少府所掌工商之税,本就有限。

如今陛下诸多举措,让少府更是难以为继。

宫中各项用度若无法保障,亦是有损陛下之威严。

山川沼泽之税收必须返还少府,不然的话,老臣请辞,乞求骸骨归故乡。”

闻言,朱儁的脸色愈发难看,但这个时候,也不好再说什么。

毕竟,要是把天子的舅父,堂堂外戚给逼的辞职了,那他这个大司农就算再干下去,那也没什么前途了。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裂阳残血我在秦朝当神棍大秦第一熊孩子大炎帝国,吾济苍生三国之小兵传奇穿越之从逃婚开始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魂穿大唐朝激活修仙系统混大唐崇祯十五年:召唤猛将蝉动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历朝皇帝降临从暴揍嘉靖开始让你当赘婿你成了十国第一才子傲娇少爷要上位华夏网游【强到只剩开挂】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大明:被迫登基锦衣当国诸天:从清穿造反开始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逆天明末三十年穿越之赵云传魂穿成苏辙老婆亮剑:签到亿万物资,成为西北王以吃货之力改变世界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农门状元他来自秦朝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穿宋大忽悠史记大争之世穿越大宋之倒爷为王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甲午崛起天唐锦绣平原大时代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明末平倭录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明末之木匠天子执手春江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大唐第一熊孩子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中世纪崛起日月山河无恙战贞观权行天下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徐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红楼如此多骄三国之曹家孽子重生之妖孽作家美漫丧钟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