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感受到沈慕容努力憋笑的心情。
为了掩饰住自己的表情,他也选择起身给自己倒了杯水。
虽然贺涵旁边的我脸上毫无波澜,但这并不能证明我的忍耐力就比沈慕容优秀得多;这件事儿只能证明,跟他相比起来,我显然听过更多贺涵的鬼话,并已经对此形成了面不改色的免疫能力。
“就是这个道理。”我一脸认同地对着贺涵附和道,“你明白这一点,接下来的事就好说了。简单来说,就是容哥凭着他的职业素养,按着我的剧情大纲,代替小马,补上了男主这个位置。借着容哥的帮助,我也终于能把这个故事给讲下去,这会儿差不多就快结局了。”
“哦……”贺涵托着下巴沉思了一会儿,“就是沈总友情出演了你前男友,然后陪你谈了个恋爱?”
可怜的沈总,原本正为着压住自己想笑的欲望而选择喝水,突然又被cue到,终于避无可避地呛到了自己。
“沈总您慢点喝,这还有一桶呢。”贺涵向他投去了关心的目光。眼看着沈慕容摆了摆手,说没关系,并且又一次举起水杯试图喝口水顺一顺气的时候,贺涵又沉思了一下,“哦,是不是我刚刚说的不太准确啊?你刚刚说,这本书最后是要结婚的,那就是沈总还顺带着陪你结了个婚?”
我同情地看了一眼第二次被呛到的沈慕容。
事实证明,喝水的时候千万别想着说话,不管你有多急迫地想解释,也千万别再水没咽下去之前开口,不然很可能就会发生被连呛两次的悲剧。
但这更加加重了贺涵的疑惑:“咋了沈总?不是这回事儿吗?哎哟您慢点喝,这杯子又不急着还给人家——哦对了,你俩之前还一起去拍婚纱照来着不是?嗨,我也是那两天脑子乱,都没想到这一点上去!”
看着贺涵的兴头,这个话题一时半会是结束不了了。为了防止沈慕容再次被呛到,我贴心地走回到沈慕容身边坐下,并且不动声色地顺手接过他的杯子,放在旁边的桌子上,又给他递过一张纸。
“咳……谢谢。”沈慕容接过去,脸色都咳得有些涨红起来。
他本来就不应该有这么大的反应,这也是贺涵疑惑的地方。以往贺涵没少开我们俩的玩笑,也没少连带着身边的人一块儿撮合我们,但即使她说得再过,出面解释的也只是我,沈慕容一直保持着温和看戏的姿态,不否认,不拒绝,给人留足了想象空间。
而如今他为什么突然对这个还不算太过分的话题抗拒起来——这甚至都不算玩笑,顶多算容易惹人遐想——他自己肯定是心知肚明的;同样地,正因为我也做过一样的,欲盖弥彰的蠢事,所以我也心知肚明。
唯一被蒙在鼓里的,只剩下一脸求知欲的贺涵——事实上她才算是最早发现事情真相的,起码比我发现的要早,但终归还是没有逃过我洗脑般的理论,被我三言两语就拨正反乱,板上钉钉地信了我俩的“兄妹情”。虽然我对此感到愧疚,但我也并不准备告诉她事情真相。两个人的心理博弈已经够累了,倘若再加上一个不仅八卦而且热心的贺涵,那无疑是在棋局旁又摆上一颗不定时爆炸的炸弹——这盘棋还是掀了算了。
“是,那次就是为了写结局,我毕竟也没结过婚,光看人家的也没什么感觉,估计这个还是得有环境氛围才能烘托出感受吧,所以想着去亲身体验一下。”我淡定地跟贺涵解释道,“只是还没感受出什么,就被小马的未婚妻横插了一杠子,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
“哦小马的未婚妻……”贺涵像是想起了什么,但很快又回到了话题上,“那沈总陪着你去的时候,不也等于是你未婚夫了?”
我看了一眼沈慕容,他似乎还没有从刚刚被呛的事故中缓和过来,依旧耳根通红。
“严谨点,顶多算是饰演我未婚夫。”我笑着纠正道,“而且认真来说,你也不能把我当做我,我不过也是饰演书里的女主角色罢了。”
“……你们这些文人真的是,一句话要拐十八个弯。”贺涵无奈道,“那这不挺好嘛,现在也出院了,上次没完成,这次就再去一趟嘛,我记得那家店不也是沈总家的?你还为结局愁个什么劲儿?看你从来了之后就魂不守舍的,知道的明白你是在构思剧情,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暗恋上哪家小哥哥了呢。”
我的脸突然也跟着烫起来。
“冉冉不想去了。”沈慕容像是终于缓了过来,开口道。
“为啥啊??”贺涵担忧地看向我,“是留下心理阴影了吗妮儿?”
我正想着她怎么什么问题都问的跟沈慕容一样,就听着沈慕容又帮着解释道,“不是,她是觉得,毕竟我们也不算正经拍戏,还是现实的感觉多些,所以一起试婚纱还是不太合适——女孩子可能都比较注重第一次做新娘子的体验。”
“啥玩意儿??那你们之前到底是不是在拍戏??突然又回到现实了??”贺涵一头雾水,又看向沈慕容,“沈总也就跟着回到现实了?那你介意陪着她试婚纱吗?”
“我?”沈慕容似乎没有料到贺涵会这么直白地问到他,略略慌了一下,但很快还是恢复了一贯的冷静,温和地笑起来,“我尊重冉冉的意见。”
这个回答简直滴水不漏,我眼睁睁看着这口锅又回到我头上——虽然我好像也确实就是始作俑者。
贺涵的一头雾水也不是没有原因。老实说,这个理由原本就很牵强,稍微往深里一想都经不起琢磨。别的不论,就光贺涵提到的,之前还好好地演着,突然就扯到现实了,怎么看都怎么离谱;当时不过是因为我料定沈慕容不会往深里推敲——我们本来就各怀鬼胎,互相揣摩,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所以才找了这么一个借口。
说是借口,却也有几分真心。
半真半假的东西,总是最容易让人相信。
但这世上无论什么局,无一不是当局者迷。而作为思路清晰的旁观者,贺涵的下一句话,直接戳破了我们俩之间那层小心维护着的窗户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