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嬷嬷说,“娘娘新嫁,第一年京内的宗亲必须过来请安的,往后会递牌子,娘娘同意方可觐见。”
“明年起就全推了吧。”
王嬷嬷忍不住看崔嫣了。
崔嫣问,“不能推?”
王嬷嬷说,“娘娘,这是恩赐,是圣眷啊。”
若不然,一样的俸禄,京官为什么这么吃香,不就是能见天颜?同样是调遣,左迁是贬,右迁就是晋升,不就是离皇帝更近?
崔嫣顿时就有些恹恹的了。
是恩赐,是圣眷,所以,除非她跟卫明珠一样抱病,完全不理事,最好不要轻易回绝。
“寻常百姓呢?”崔嫣问,“寻常百姓都如何过年?”
“年对大周民众来讲,有着非同一般的含义,就算不是皇族,不是大家,也十分重视。”王嬷嬷顿了顿,又道,“初一一早,要祭拜先祖,中午开始可以相互走访问候,将生气、朝气,带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初四接神,十五上元灯节,家家户户张挂花灯。二十天仓,路祭仓神,然后家中长辈会带着晚辈去祠堂祭祀。一方面,表达对先祖的缅怀之情,另一方面,祈求来年可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家人有衣穿有粮吃。”
王嬷嬷忍不住有些心疼了,这些都是常识,可是崔嫣一点都不了解。可见,在相府时,崔家对这姑娘就没起过好心。
“那些士族大家也要祈求五谷丰登?”
王嬷嬷笑了,说,“就算不缺衣食,吃的五谷总是农丁种来的。这种习俗,自古便有,家家户户都这样。”
崔嫣凝眉,原主记忆里,走得最远的地方,也就是相府书房。过年她有印象,路祭什么的,当真全然不知了。
“那我们如何祭祀?”既然决定在这里好好生活,这个世界的风俗人情,她也需要了解。
皇家放置灵位的地方在太庙,祭典多于天坛举行。君子不立危墙,皇族之人身份贵重,老是外出涉险不好吧。
“按照惯例,二十那日,会有祭司进宫主持,不过,皇上大婚次年,祭礼都是大祭,天仓礼需要皇族宗亲和文武百官亲临天坛。”王嬷嬷很有耐心地跟崔嫣解释。
“我也要去呀。”比起祭天内容,崔嫣更关心这个。
“娘娘是大周国母,自然要去。而且,部分礼仪需要娘娘亲自主持。”
王嬷嬷想说,后宫的女子,能和皇上并肩的只有你了,你不去谁去啊?
崔嫣瘪嘴,没接话。
一整年都是大祭!
怎么办,今年才刚刚开始,才初一,她已经觉得任务繁重了。
见崔嫣忧心忡忡的,王嬷嬷安慰道,“娘娘放心,会有礼官跟您详说的。”
“大祭小祭都有什么说道?”
“大祭须由皇上皇后亲自主持,礼仪繁复,小祭可由身份尊贵的宗亲、朝廷三品以上的大员与礼部官员协同主持,礼仪从简。就拿籍田亲桑来说,大祭需皇上亲耕藉田祭先农,娘娘亲养亲织祭嫘祖,小祭设观耕台、观蚕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