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她为自己辩解道:“农村孩子出来见到了城里这么多的好东西,见识到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见识到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他们就会回去努力学习,去考大学,就算考不上大学,也会来城里打工,用奋斗改善自己的生活。这怎么叫没有帮助?我觉得这就是我们节目的意义。”
沈月恒听了,嘲讽一笑:“方乔,大家不妨坦白点。你不要忘了,你节目里的都是一些孩子。连成人都不能保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何况作为没有成熟的分辨能力和自控能力的未成年人?习惯了优越的生活,再回到曾经穷苦的生活,心理是不可能没有落差的。或许会有某些孩子心理足够强大,因为哪里都不缺充满野心和斗志的人,受了刺激,发愤图强,取得了成功。但是只要有一个人会感觉到难受和失落,有一个人会觉得受到伤害,这个节目就不应该存在。”
“还有,你我都在社会上混了这些年。扪心自问,难道努力就一定会成功么?或者说,现在社会上那些风光的大人物,真的都是依靠勤劳智慧,依靠双手和汗水成功的么?所以励志可以,不要灌毒鸡汤!”
方乔听了有些恼火,她豁然站起:“沈月恒,我不许你贬低我的节目!你思想是太保守了!现在这个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压力这么大,弱肉强食,优胜劣汰,所以早一点让孩子们认识到社会的现实,认识到世界的真相,意识到阶层的鸿沟,意识到贫富的差距有什么不好?”
“我是给了他们一个开阔眼界的机会,一个刺激他们奋斗的机会!如果他们珍惜了,那以后成功了一定要感谢我。如果他们被刺激得只会哭天抢地,郁郁寡欢,那说明他们根本就不配成功。就像是一只鸵鸟一样,把头钻进沙子里,不管外界的变幻,一辈子只窝在穷乡僻壤里面就算是成功么?就心态平和了?那是懦夫!”
“不说别人,就说我自己,你知道我的家境很普通,我从小就看到了很多豪车接送,穿金戴银的同学。放暑假,我只能去乡下摸鱼,那些人却可以去迪士尼。所以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告诉我自己,我一定要努力,我要改变我自己的命运!”
“如果当时有这样的一档节目,我一定会参加!”
“沈月恒,你不要又拿大学时的那件事说事,我承认,我当时牺牲了你,但这就是我奋斗的代价!”
道不同,不相为谋。
话说到这里,就有些进行不下去了。
两人都对视着。等待对方先开口。
过了几分钟,方乔长出了一口气:“所以沈月恒,你是不会和我合作了?”
“当然,这就是一个服务城市富二代、服务有猎奇心观众的节目,拿出几万块赞助学校,换来收视和关注,既不公益,也不人性,更谈不上教育意义,如果有,也是建立在牺牲别人的基础上。这对农村的孩子是极不公平、非常残忍,我就是乡下的孩子,我绝不会做这样的节目。”
“我不但自己不会合作,我也劝你最好不要做这样的节目。”
“方乔,收视率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沈月恒,我之前以为你是一个大男人,但现在我鄙视你,我觉得你就是在嫉妒我的成功!”
“方乔,我从不嫉妒别人的成功。我还可以坦白对你说,如果你的节目播出了,我一定会批判它。到时候你可不要说我因为得不到你由爱生恨,公报私仇。”
“好啊,那我们走着瞧。”
“拭目以待!”
至此,方乔与沈月恒的谈话,不欢而散。
世界不会围着一个人转。
也不会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尽管沈月恒不喜欢,但《蜕变吧少年》还是如期播出了。
青檬视频高层对这档节目很重视,在开播前,利用各种广告、预告片刷屏宣传,造足了声势。
公交、地铁上,都是节目铺天盖地的宣传语-体验不同人生,达到改善关系、解决矛盾、收获教益。
等到正式开播,又是黄金时段。
可以说,为收视长虹打下了坚实基础。
沈月恒也看了节目。
不只是第一期,每期都看了。
和策划案上描绘的一样,节目基本的套路都是这样的。
塑造一个城里面来的孩子非常不听话的形象,他们在城市里时会花天酒地。
城市主人公出场,一定会有一个主人公和父母吵架、打架或者是要钱的镜头。
农村主人公出场的时候一定会干活、或者帮家里干家务、带弟弟妹妹的镜头。
城市小孩在农村时嫌弃农村条件不好离家出走。
城市的孩子被农村的父母感动浪子回头的套路。
一起去参加《蜕变吧少年》的伙伴在刚组认识的时候一定都发生矛盾,打一架或吵一架。节目的最后,节目组会安排几个身世很惨的农村孩子讲自己的故事,然后城市主人公幡然醒悟,瞬间变成乖孩子了。
还有一个最常用的套路就是农村父母用尽自己的钱或者杀掉自己的家禽来给城市来的小孩最好的条件和饮食。而城市主人公一开始会很嫌弃,但是最后发现是农村父母用尽全力给自己最好的东西的时候他们便会感动,而且变得懂事,还会去工作为农村父母赚钱。
尽管这些套路幕后操作的痕迹很明显。
但因为有话题,有噱头,所以从第一期开始,节目的点击、人气和讨论都很傲人。
在青檬视频的节目点击榜上,排名第一。
相关话题讨论充斥着微博、论坛、朋友圈。
甚至朋友聚会你不说上几句《蜕变吧少年》,你都不好意思和人说话。
在最开始的网友评论中,大多还都是对节目持肯定态度的。
“这节目形式很新颖。”
“好久没有看到这么有创意的节目了。”
“最吸引我的就是节目的真实、接地气!”
“求问怎么报名?我家那个混小子天天玩手机,我也想把他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