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山的护山大阵,那可是由七宝砌成、经过万佛加持的坚固屏障啊!然而,在这道剑光面前,它却如同薄纸一般脆弱不堪,轻易地就被撕开了一道巨大的缺口。
剑光所过之处,虚空仿佛被撕裂开来,留下了一道久久不散的血色痕迹,就如同天穹被划开了一道深深的伤口,触目惊心。
“师尊……”道行罗汉的声音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气,变得异常低沉和沙哑。
他的面色如死灰一般,毫无血色,双眼死死地盯着自己那空荡荡的剑鞘,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这柄戮仙剑,对于他来说,意义非凡
。它不仅陪伴着他历经了封神大劫这样的生死考验,更是他投身佛门后的千年岁月里,最亲密的伙伴和最得力的武器。
就在今天,这把与他相伴千年的宝剑,竟然就这样离他而去,消失在了茫茫的剑光之中。
阿弥陀佛站在一旁,静静地望着剑光远去的方向,他的脸上没有丝毫的喜悦或悲伤,只有一种超乎常人的平静。
他轻轻地抚摸着手中那串出现裂痕的念珠,缓缓说道:“诛仙四剑本就不属于你,强留千年,终究只是徒劳罢了。”
说完,阿弥陀佛转过头来,看向道行罗汉,他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慈悲和怜悯。他轻声说道:“你既然已经投入我的门下,成为了佛门弟子,又何必再如此执着于那道门的法宝呢?”
道行罗汉沉默了许久,他的目光从最初的震惊,逐渐变得迷茫,仿佛失去了方向。然而,最终,他的眼神又慢慢恢复了平静,就像一潭深不见底的湖水。
他缓缓地抬起那颤抖的双手,在胸前合十,用一种近乎虔诚的语气说道:“弟子……明白了。”话音未落,只见他的周身突然涌起一股强大的佛力,那原本因为失去宝剑而显得有些黯淡的金身,此刻竟然变得更加凝实,散发出耀眼的金光。
那柄一直束缚着他佛心的戮仙剑,此刻的离去,反而让他真正地放下了心中的执念。
阿弥陀佛面带微笑,微微颔首,表示对此次法会的满意。他转身面向众多比丘,声音温和而庄重地说道:“今日法会至此圆满结束。金刚藏菩萨,你带领众人前去修补护山大阵,确保其坚固无虞。大势至菩萨,你则负责安抚山中众生,让他们安心修行。”
众菩萨恭敬地领受佛旨,然后迅速行动起来。金刚藏菩萨率领一群比丘前往护山大阵所在之处,开始检查并修复受损的部分。大势至菩萨则施展慈悲法力,安抚山中的生灵,让它们感受到佛法的温暖和安宁。
待众人散去后,阿弥陀佛独自一人端坐在金莲之上,目光凝视着东方天际,仿佛能穿透无尽的虚空看到遥远的地方。他轻声自语道:“通天啊通天,你这一招确实精妙无比。不过……”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似乎洞悉了通天教主此举背后的深意。
就在这时,一道血色剑光如闪电般从西方极乐世界疾驰而出,划破虚空,直直地朝着三十三天外的紫霄宫飞去。剑光中,隐约传来通天教主畅快的大笑声:“哈哈哈……准提老儿,你以为渡走我几个弟子,就能占尽便宜?今日先收回一剑,来日再与你算总账!”
这道血色剑光速度极快,犹如流星划过天际,转瞬即逝。
而在剑光之后,须弥山巅,道行罗汉静静地立于风中,他的身影在狂风中显得有些单薄,但他的眼神却异常坚定。
他望着自己空悬的剑鞘,忽然轻笑一声,将剑鞘抛入八功德池中。
随着";噗通";一声轻响,千年执念,就此沉入水底。
在玉泉山金霞洞内,一股浓郁的丹气如云雾般缭绕。玉鼎真人端坐在八卦丹炉前,他双手掐着子午诀,全神贯注地观察着炉中的九转金丹。这颗金丹已经到了炼制的关键时刻,任何一点细微的火候变化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就在玉鼎真人全神贯注地掐算着火候时,突然间,他腰间悬挂的乌木剑鞘毫无征兆地剧烈颤抖起来,发出一阵低沉的“嗡嗡”声,仿佛是金属在共鸣。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玉鼎真人面色剧变,他手中的法诀差点因此而出错。
他定睛一看,只见那柄原本安静地躺在剑鞘中的青碧色“陷仙剑”竟然自行出鞘了三寸,剑身闪烁着诡异的青光,而剑身上刻着的“陷仙”二字更是显得阴森可怖。更令玉鼎真人心惊胆战的是,剑格处镶嵌的那枚定魂珠竟然出现了细密的裂纹,仿佛随时都会碎裂开来。
“不好!”玉鼎真人心中暗叫一声,他来不及多想,立刻一挥袖袍,十二道玉符如流星般疾驰而出。
这些玉符可不是普通的符咒,它们乃是元始天尊亲自赐予的宝物,每一道都蕴含着周天星辰之力,威力惊人。
玉鼎真人双手掐诀,口中念念有词,只见那十二道玉符如同被赋予了生命一般,在空中急速飞舞,眨眼间便交织成了一个复杂而神秘的阵法——“十二元辰锁仙阵”。
这个阵法宛如一张巨大的网,将躁动不安的陷仙剑牢牢地困在其中,任凭它如何挣扎,都无法挣脱这道束缚。
然而,陷仙剑似乎并不甘心被束缚,只见它微微一颤,剑身之上猛然迸发出一股强大的青光,如同一股汹涌的波涛,狠狠地撞击在玉鼎真人布下的阵法之上。
那些原本足以困住大罗金仙的玉符,在这股强大力量的冲击下,竟然像是脆弱的瓷器一般,接连炸裂开来,化作无数细小的齑粉,飘散在空气之中。
玉鼎真人见状,脸色骤然一变,口中闷哼一声,嘴角溢出一丝鲜血。
这十二道玉符与他心神相连,此刻被毁,他的元神也受到了不小的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