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功三转,所有边军都疯狂起来。
大乾军队有军队的荣勋,但凡出战便有赏格,可分大功,小功,平功。
大功为上,平功最次,大功一次可记一转,小功三次可记一转,平功六次可记一转。
大功以斩将夺旗为上,先登陷阵次之,先锋破阵,跳荡杀敌为最次,其余不论,小功以杀敌计功,对外荡寇五首可记一功,对内剿匪十首可记一功,其余不论。
平功为随军出征,得胜归来,以将主记功为凭,完成朝廷军令便可。
此次征讨虎踞山,便是对内剿匪,功成当以平功论。
六次平功可抵一次大功,而军功三转,相当于三次大功,十八次平功,这是极为上等的赏赐了,换算成丹药功法,平民可入六品,换算官职,平民之身可得通判。
上柱国之称,便是军功至盛,记功十二转所得,也是呼定疆无数次斩将夺旗,先登陷阵得来的荣勋。
信侯一次先登便赏军功三转,已是极为慷慨的赏格。
原本鏖战几日,已见疲态的边军一下子打了鸡血一样,疯狂冲锋起来,金光符或许难破,不代表完全没有办法,竟有军士直接凶横对撞,以蛮力将持符武者撞出险地的疯狂举动。
不等那位被撞出去的武者起身,四面八方便迎来无数刀剑,八品、六品、五品,哪怕金光罩坚固,也没有挡下太久,十几息后,便被潮水般的边军淹没。
方法有效,立时便有其他边军效仿,一条命换一次机会,在这帮杀坯看来很合适,哪怕这条命至少是七品武者。
战阵起时,血气震荡,从不乏豪勇之士,莫说十丈八丈危台,二十丈的第二平台处也有五品武者出手搏命。
双方原本激烈的交手愈发变得残酷起来,为了抵住对方这种拼命,虎踞山这边也有武者开始不惜代价。
每当有武者想要冲击金光罩,其身后或是弓手,或是近战武者,直接越出,抱着对手冲向旁边万丈深渊,只留地上孤零零的武器。
不是只有边军可以为了军功不畏生死,这些家族被灭,孤魂野鬼般的武者死志更强,拼掉对方下去体体面面见家人,或者虎踞山被破,被人如猪狗一般屠掉,这是不需要选择的取舍。
武者之间一旦开始搏命, 是极为疯狂的,心智越是坚毅之辈,越是清楚自己为何生,为何死。
双方此时都是输红眼的赌徒,赌的就是对手手里的牌没自己的大。
一个换一个,朝廷稳赢,这便是底气,面对下面近乎惨烈的同归于尽,领军将帅们冷眼旁观,莫说是寻常兵士,需要时候,将主也得填进去。
久攻必破,久守必失,防御的再好迟早也会出现漏洞,出其不意,边军中一位五品武者突然掏出一道符箓破掉第二平台武者的金光罩,随后身体在空中突然停顿片刻,错开同归于尽的武者,骤然落在平台处。
弓箭手和那位失去护罩的武者只撑了一个呼吸被对方解决。
这位武者迅速拾起地上弓箭向下解决低处的敌人,转瞬之间,第一第二平台同时失手。
下方边军传来震天的欢呼。
此处关隘最险便是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处,之后的山头虽然也算难行,但也只是狭窄,强攻一段便可到山头开阔之地。
上面最多不过几百武者,这处险隘,破了!
蜂拥而上的武者很快向山头退去,原本驻守中线和大乾高手对线的虎踞山武者也发现眼下危局,想要回援,却被死死缠住。
“几位投降吧,大势已去,何必负隅顽抗!”
上柱国嘴角含笑,出言劝降。
“呸!”
“狗贼!”
还是李默白更厚道一些,开口做了个注释:“马不知脸长,也不看看大乾如今什么名声,投降,放下刀让你们杀的时候更方便一些?”
战场也确实如几人表现一般,哪怕险地已失,这些逃到虎踞山的武者也没有丝毫撤退的意思,硬生生的顶在前面和边军死拼。
上柱国和信侯松了几分的心神再次紧绷起来,国朝这次杀戮太盛,人心损失何止三分,到了虎踞山这一步,和大乾已是血仇,诱降劝降这些手段已是无用。
双方仇恨之深,虎踞山甚至无需甄别,只是提一句大乾眼神里那种铺天盖地的冰冷都能分辨出武者的敌我,眼下的虎踞山,最不缺的便是敢死队。
不止此处山头,距离不远处其他山头都有武者源源不断赶过来和大乾拼命,慨然赴死,或许是那些武者最后的荣光。
哪怕拿下最险峻的两处险地,和虎踞山的交手依然持续了小半天时间,直到边军们完全占据山头大部分位置,这些武者才不情不愿退去。
遍地尸体,没有一具是向后逃跑的,边军损失同样惨重,明明实力更强,但双方近战阶段损失比接近一比一,仇恨,在战场上真的是一种力量。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李默白和王欣儿是最后撤退的,他们的实力最强,也最适合断后,寻常兵士上前就是送菜,直到己方最后的高手撤离,他们才被信侯和上柱国礼送出去。
虎踞山最险,也是最大的一座山口失守,之后山头虽然也不好打,但已不是完全没有机会,至少,很多地方大军已经可以成势。
牢牢咬住对面的撤退的步伐,边军军势展开,如水银泻地,有些军伍已经组成战阵,信侯在前,数十位三品四品武者压阵,一口气,便有两座山头被攻破。
“军主,山势险峻,可否暂缓攻击,以防不测。”
信侯心腹中有知兵之人不乏忧虑的提醒。
“无妨,兵贵神速,战阵之事,也不止他虎踞山有后手。”
兵力优势之下,没有武者能挡住边军杀伐。
熟练的技巧,精纯的配合,第四座山头,第五座山头也被攻了下来,战线越拉越长,需要的兵力也越来越多,渐渐地,边军大部人马已经深入虎踞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