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说,一边与霁雪并肩往回走。
待二人落座后,昆吾明颇为殷勤地为霁雪倒了一杯热茶,这才缓缓开口道:“其实,小王并非不信任你,也非不感激你。
只是……
当日你的手下出现得太过及时,让小王不得不防啊。
你说小王多疑也好,说小王谨慎也罢,小王想做的也不过是为了最大程度保证自己的安全罢了。
毕竟,傅玉棠那家伙可是心心念念要小王死。
那时候小王孤身一人,身边又没有护卫保护,一旦落入她的陷阱里,必死无疑。”
面对昆吾明的卖惨,霁雪内心毫无波动,甚至有点想笑。
顿了一下,很是直接地说道:“所以,你便怀疑霁某和傅玉棠是提前串通好的?
霁某让小言出手救你,只是为了博取你的信任,好协助傅玉棠将你的人一网打尽?
连带着你方才的百般试探,也是因为你怀疑我与傅玉棠是一伙儿的?”
“是。在一刻钟前,小王确实一直存有这样的怀疑。”
昆吾明没有任何隐瞒,不闪不避地看着霁雪,不愿意放过他脸上一丝一毫的细微神情,颔首道;“因为自小王进城以来,小王发现他并非像霁公子说的那样想要危害大宁。
相反的,这些年来,他做了不少利民之事。”
他甚至怀疑傅玉棠在护国寺说的那些话,全部都是在诓骗他。
但是他没证据。
所以,想着从霁雪身上下手,看能不能发现点蛛丝马迹。
毕竟,比起善于伪装的傅玉棠,霁雪明显生嫩了许多。
不曾想,霁雪听到他的话,顿时面露无语之色。
看他的小眼神就像是看神经病一样,仿佛在说:“你没事吧?脑子无恙否?”
只是碍于良好的教养,没有特别明显表现出来。
默默地低头喝了口茶,过了好一会儿,方才管理好表情,分外委婉道:“智者善思。
二王子有此猜想也是正常的。
但是,如果依照霁某的看法,有时候想太多也不是一件好事,容易自我误导,继而钻入牛角尖,做出不自知的错误判断。”
“哦?”
昆吾明看着他,狐狸眼里闪耀着点点微光,请教道:“还请霁公子赐教。”
霁雪:“……”
这又是一次试探吗?
还是说,想从他身上得到什么信息呢?
霁雪飞快看了昆吾明一眼,估计前者占大部分,没忍住在心里探口气,替昆吾明累得慌。
话说,一个人怎么能多疑成这样?
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也难怪傅玉棠要对他与昆吾明百般设套了。
唯有如此,才能让整个事件自然发展,让昆吾明看不出破绽,打消心里的怀疑。
思及此,霁雪面无表情地回视,声音冷淡道:“这是二王子对我又一次试探,还是真正想听我的想法?”
如果是试探,那实不相瞒,霁某与傅玉棠确实是一伙的。
二王子今日实在不应该再邀霁某见面。
因为,待离开这里,霁某便会将你我之间的交谈告知傅玉棠,言明二王子你已经起了疑心,让他多加防备。”
昆吾明:“……”
还是第一次见到把告密说得如此理直气壮的人。
不过,也正是霁雪这样坦荡的态度,让昆吾明格外的放心。
毕竟,内心有鬼的人才会遮遮掩掩。
霁雪敢说这样的话,反而证明了他确实与傅玉棠没什么交情,对他也没有什么企图,所以无惧引起误会。
想到这里,昆吾明连忙解释道:“霁公子误会了,小王是真心请教,并无任何试探之意。”
霁雪“哦”了一声, 保持着疏离的态度,淡淡道:“二王子如果真想听我的想法,那霁某便会告诉你,那些利民之事,不是傅玉棠想做,而是他不得不做。
从他费尽心力将霁某的恩师与诸位同门师兄赶出朝堂这件事,就可以看出他很早以前就盯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之位了。
而大宁官员的选拔制度与西鸣大有不同。
官员想要升迁,需要一定的政绩。
若无,便无法服众。
即便背后有君王撑腰,亦坐不稳官位。
传到民间的话,名声、形象皆将受损。
傅玉棠自然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必然早早做了万全的准备。
你口中那些利民之策,说到底也不过是他为了登顶相位的筹码罢了。
更不用说,有些政策只是表面好看,实则对大宁毫无益处,仅仅是他阴暗内心的投射。
比如,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女子学堂。
在明知国库空虚的情况,他还大肆开办女子学堂。
比如,佛门改革。
佛教乃是大宁的国教,他打着为朝廷的旗号对佛门动手,佛门弟子以及天下百姓会怎么看待毁去他们信仰的朝廷呢?
他的种种行为,就像是裹着蜜糖的砒霜,吃下去只会让人命丧黄泉。
甚至让二王子你赞不绝口的普法活动亦是如此……”
霁雪稍微停顿了一下,神情凝重了些许,沉声道:“他与青蓉并没有什么母子情分。
甚至因为安南侯的关系,青蓉十分排斥他,对他极其冷淡。
而他,也从未往青蓉跟前凑。
他们母子二人虽然一起生活了六年,真正相处的时间却不超过一年。
如此浅薄的缘分,说他想借着普法活动,防止童年的悲剧再次发生,似乎站不住脚。
与其说是弥补童年的缺憾,倒不如说他是对幼年发生的事情耿耿于怀。
他在恨。
恨青蓉生而不养,恨生父安南侯不闻不问,恨这愚昧的世道。
这恨,让他不能对过往释怀,也使得他对世间充满恶意,一心想要将大宁拉入万劫不复之地!”
说到这里,霁雪微微喘了口气,眉心微蹙道:“若非为了帮恩师伸冤,霁某回京后曾与他数次交手,从他的言语间察觉到一丝端倪,继而发现他的险恶用心,霁某作为一介白身,根本不愿插手你与他之间的事情。
毕竟,站在霁某的角度看,放任你与他相斗于我并无坏处,不是吗?”
说不准,还能趁着他们二人两败俱伤之际,偷偷摸摸地躲在暗处捡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