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灵越说完的时候,观众席响起了一片叫好声。
台上的刘一菲、赵小颖、热一扎等女同志们纷纷撇嘴。
陈子希则是笑的很开心,老板牛逼,这话放出去就是一个热点议题。
有位男性观众高喊:“杨导,经济这么困难,我们都买票支持你的电影了,你是投资天才,说点挣钱的干货呗。”
杨灵越哈哈一笑:“现在这行情,能把自己媳妇儿看好就算挣钱了。”
又是一阵哄笑。
不过杨灵越还是说了句正经话,也是之前说过的:“别信什么创业导师能带你挣钱的话,说这的不是骗子就是想挣你的钱,没有例外。行了,大伙儿和他们互动吧,别光问我,这么多美女呢。”
说完把话筒递给主持人,便也就下了台。
陈思成捧了句:“杨导这口才真是好。”
“都是听说的,我记性好。”
虽然有个小插曲,但整场首映顺下来之后,整个主创团队信心十足。
在场的绝大多数影评人和所有观众可没有媒体那么讲究,在说《人在囧途》好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刺陵》和《三枪》。
很显然,影评人们和杨灵越一样,都看了这三部片子。
主创们是没有看过的,于是乎在吃饭的时候,不免问出了那个问题。
“真的有那么烂吗?”
杨灵越实话实说:“《三枪》其实还可以看一看,当然看过《血迷宫》的就别去了,故事线没有改动,就是多了些二人转。”
徐征问:“《刺陵》呢?”
杨灵越没好气地说:“老徐,这可不像你了。你的人情世故呢?”
徐征哈哈大笑。
同桌的有些人一脸懵逼,不知何意,比如杨庆、黄小蕾、陶欣然、左晓青、朱一龙。
小桃红笑道:“你们愿意回忆自己的痛苦往事吗?”
这话说完这些人明白过来,也是低笑不语。
当然,还有一些小可爱不明白,比如:刘一菲、赵小颖...
左晓青小声解释:“杨导不提,不愿意想,可见这片子得多烂,都有心理阴影啦。”
小可爱们这才恍然,又很是默契地撇嘴。
刘一菲嘀咕了句:“没意思。”
杨灵越看着小女朋很是宠溺地说:“这是中华文化的含蓄美,我们文化的美就像那苏州园林,是一步一景,是要变着法的让人无法一眼看穿,得留白,得细咂摸,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知道了,杨灵越老师。”
众人没为杨灵越的话而有什么触动,反而看着这两人的神态而触动,真好啊。
当然有感觉酸的。
首映的招待晚餐,有7桌,主创及嘉宾三桌,媒体两桌,影评人及观众两桌。
从这个配置也能看出来,《人在囧途》的营销走的就是口碑路线。
没有那么大张旗鼓,要的就是发酵,后来者居上。
客人们自然明白,免不了时而有人过来要合照什么的。
杨灵越自然也免不了各桌走走,请大家真实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总之其乐融融。
晚宴持续时间并不长,也就两个小时。
陈思成才有机会把《北京爱情故事》的本子递给杨灵越,说是现实主义题材。
没看过这部剧,但大概知道是凤凰男失去一切的故事,所以陈思成说是现实主义题材也没错。
“最近没什么时间,我会让我同事看看,估计也得年后。”
陈思成连声说:“谢谢杨导,不急不急。”
离开饭店后,杨灵越把刘一菲送到了丽人行剧院,和小丽姐汇合,然后又安排了车送这俩人回顺义。
他则是回了四合院。
对此小女朋友没有表达任何不满,毕竟四合院的那两位明天就要飞三亚了。
而这两位没有表露出什么不舍的情绪,也顾不上,两人各自看着单子复盘有什么遗漏的物件和事项。
毕竟如今这月份在京城,孩子晒太阳都得是二手的。
直到杨灵越下楼上楼地瞅完了两个儿子,这两人才有时间和他聊聊天。
“灵越,那剧本有打拳击的,你这每天打沙包,没实战能行吗?”
“哈哈,傻妹妹,有武指的,真打的鼻青脸肿还怎么演戏。”
杨灵越笑道:“这片子的卖点就是茜茜的泪,还有我的肌肉。”
曾莉收起笑容:“老公,你现在说电影都谈卖点了呢。”
杨灵越一愣,讶然失笑:“看报告看的迷怔了,我没想那么多,也不全然就是为了茜茜或者有什么目的,想演就演喽,票房有没有都无所谓。”
于俐莞尔:“这样的想法真好呢。”
曾莉点点头:“也是,拍《火星》也没见你那么大的心气儿,我看着你都累。”
闲聊几句,各自安寝,杨灵越却是去了西跨院。
没有什么喜闻乐见的事情,聊聊儿子,聊聊晋投,相拥着也就睡去了。
第二天
杨灵越送别两人及两儿子后,第一次去了晋投集团在京的会馆,也就是展厅。
进了大门就是一幅巨大的砖雕图,四周则是玻璃柜墙摆放的各式各样精美异常的展品,不过杨灵越并没有什么欣赏的兴趣。
而是在武叶的引领下进了一处包厢。
包厢内很有晋省明清时老财主家的味道,青砖铺地,走起来很是舒服。
正北是炕,中心是圆桌,里间是茶室。
开门进到茶室,有三人起身笑脸相迎,一是老谋子,一是他的助理庞丽微,另一位是茶座主位上的茶艺师,自然盘靓条顺。
“恭喜张导啊,《三枪》一天半就上3000万了。”
老谋子强笑一声,显然对这个没多大兴趣。
很直接地说:“咱俩单独谈谈?”
“可以啊。武叶,领着庞助理去转转。”
“好的杨总。”
...........
茶室剩下两人后,老谋子反而不急了,感叹一句:“是真没想到你的产业做这么大。”
“可不敢乱说啊,也就一点股份,而且这是我女人的。张导,咱们也打过一次交道,应该知道我啥人,有啥事儿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