曜崽坐好后,也抬起头眺望道:“哇~汤汤还很好看诶!”
周依依听着弟弟们的喊声,放好筷子,也踮起脚去看离她有点远的汤盆。
她也问道:“哇,公太,这是什么汤啊?这颜色像茶水一样的?”
“羊肚菌瘦肉汤。承礼?你在干嘛?”
“公太,我在帮阿哥忙啊!”周承礼端着饭碗走过来,公太是见不到他在帮忙端饭是吗!!!
“诶,不错!”差点又冤枉孙孙了!
孙孙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今天给他们单独煲点汤水喝,以后还要多做点。
这钱是吃进肚子里的,舍得很!更何况是爱孙们滴~
还有蒸排骨,这排骨底下还有香芋的,所以今天中午是香芋蒸排骨,羊肚菌瘦肉汤,还有水蒸蛋和蒜蓉生菜。
“慢点慢点,先喝汤。”
周阿爷一个一个的给他们盛汤,崽崽们也是乖巧的等着,没有谁拿起勺子筷子先吃。
最基本的饭桌礼仪是学得明明白白的。
皓崽突然眺看他的碗,“公太,你的还没有哦。”
“诶,你们先吃。”
周承礼下巴抵着桌子,看向他的方向道:“公太,不可以哦。要等一起。”
皓崽曜崽:“对~”
周阿爷欣慰笑着答应。
开饭了!
因为家里就周阿爷和五个崽在家,所以周承义和周依依都主动的帮忙照顾最小的皓崽曜崽。
周承礼同学顾着自己就不错了,不过他也是爱弟弟的,帮忙夹在他前面的菜给他们,
周阿爷这会是真的轻松不少。
“公太,介个汤汤太好喝啦~”皓崽说完又低头吹吹,又吸溜了一口。
曜崽已经顾不上了,已经用勺子舀起羊肚菌咬上一口了。
“公太,这个汤好清甜啊~”周依依都喝得眯眯眼了。
周承礼嘴有点欠欠道:“阿姐,你甜到掉牙了吗?哈哈~”
周依依桌子下踢了他一脚,“你才甜到掉牙!”
“好了好了,好喝下次还给你们煲。”周阿爷看着他们都乖乖的喝,还很喜欢,自己内心也是很满足的。
也叮嘱他们不能只顾着喝汤。
曜崽看着阿哥夹过来的生菜,赶紧捂着自己的小碗。
“阿哥,我不要。”
“不行,二婶说不能挑食的。”
皓崽把头凑过去,“弟弟,你又不听话了?”
曜崽小脸皱巴巴的,“哥哥,我不想吃。”
皓崽把自己的碗放到阿哥面前,让他给自己,“阿哥,我来~”
“好,你也要吃。”
“阿哥,我也要。”承礼和依依也要阿哥帮忙夹到自己的碗里。
曜崽看着哥哥阿姐们都说要吃生菜,又看看自己的小碗,只有鸡蛋和排骨诶。
“阿哥,我也要一点点。”
“要吃生菜了?”
曜崽乖乖的点头,大家都吃了,他再不吃点,哥哥告状了,他的小屁屁就疼了。
周阿爷坐在旁边看着他们自己解决了问题,乐得开心。
果然小孩子的问题还是小孩子自己来解决。
——
今天沈安宁和周大嫂来店里来得晚了一些,但一点也不影响店里上午的开档。
昨天来问年三十那天酱油鹅卖不卖的好几个熟客又来了。
“老板娘,怎么样?”
“对啊,酱油鹅卖不?卖我就不买活鹅了。”
沈安宁:“不是,你们也太太太照顾我家生意了吧?”
“哪有?我们那是嫌麻烦啊,还要柴火的。要是有酱油鹅,那还不如直接买酱油鹅。”
“就是就是。”
因为昨天晚上都已经商量好了,所以沈安宁在他们再问的时候,答应那天上午十二点前关门店放假。
接受预订,但只接受二十只。
这么说,想要酱油鹅的就已经预订了六只了。
“诶,我赶紧回去问问。”
“我也回去问,靓仔哥,快帮我切上庄盐焗鸡。我赶紧着回去!”
方华赶紧从刚刚的场面反应回来,“哦,好。”
周大哥出来看,沈安宁已经登记了七只了。还有几只是活鹅。
“这么快?”
“是吧,到时候家里的大锅可能不够。”沈安宁有点愁了。
“这还不简单,祠堂厨房租用,给点租金。而且我们又不是天天用,就是这种情况用而已。”周大哥提议道。
“大哥,好主意!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不过还是先定二十只,要是可以,倒是可以酌情的加多一些。
之前玲姐和秦婶也问了,那就帮他们预留先,毕竟老熟客了,走点人情还是可以滴。
上午收档后,方华可是星星眼的看着老板娘。
“嫂子,为什么不接受预订多一点?”
“一个上午,你说能全部解决得了吗?”
方华摇头。
沈安宁解释道:“不就是了,人力不说,而且这个时间是什么时候,还有要用大锅煮等,等等因素都需要考虑的。
要是可以,谁会嫌钱少?”
“确实,还是嫂子你想得全面。”
“嗯,考虑问题不能只看眼前,所以为什么我昨天没立马答应或者拒绝也是因为要回去商量的。
有句话叫什么来着,三思而后行。”沈安宁拍了拍他的肩膀。
大嫂喊准备吃饭了。
他们夫妻俩一听,又多了几只活鹅还有活鸡,感觉现在动力都满满的。
吃过饭后,沈安宁要去买东西,周大嫂知道后,表示也要跟着去,不过她洗干净碗筷先。
沈安宁这期间,又和大哥商量了些事,主要是剩下十来只酱油鹅的分配。
还有就是活鸡活鹅,登记的时候,统一告知拿生禽的时间。
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嘛。
毕竟熟客都来帮衬生意了,还是比较人性化的。
周大哥和方华在店里休息,她和大嫂便出去逛逛。
“大嫂,我还以为你回去娘家了。”
“嗐,我回去太容易了,所以每次都是我最后回。不过跟着你一起买东西,肯定不会错!”
妯娌俩去了点心铺,水果档,还逛了一下药材铺。
“不是,你进来买什么?”
“买点老人家补身体用的药材啊,我们家留一点,拿一点回娘来,喊我妈没事煲点汤水喝喝。”
周大嫂:“阿姆吃盐多过我们吃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