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总部,
此刻弥漫着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
一封封加急送来的电报,就像雪片般纷纷扬扬地落在办公桌上。
负责接收和传递信息的通信兵们脚步匆匆,他们手中拿着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纸张,更是前线战士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胜利果实。
原本表情紧张严肃、眉头紧锁的几位首长,此时也终于松了一口气,那紧绷已久的面庞逐渐舒展开来,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笑容中蕴含着欣慰与自豪,仿佛冬日里穿透云层的暖阳,温暖且充满希望。
参谋长拿着一份电文大声念道,
“终于结束了,廖耀湘的指挥部在康家屯遭到7纵和8纵的联合围殴,护送廖耀湘的老虎团64团被敲掉,新22师也全军覆没,廖耀湘本人被俘!”
“这次3纵打得真漂亮,不但率先冲击了廖兵团的司令部,打掉敌人的通讯系统,还打掉了新1军的军部,今天又相继打掉了新1军新30师师部、新3军第14师师部!”
“围歼廖兵团,第1突击群率先发起了攻击,昨天就冲破49军防线,打掉了一个师部,又跟新3军激战到了天黑,今天又冲到了励家窝棚,俘获敌军近万人!”
“还有6纵,这次血战励家窝棚,拦住了敌军撤回沈阳的退路!”
“别忘了8纵和独立2师,是他们率先拦住了廖兵团南下营口的路线!”
“第1空打群和东北航空1大队平均每天出动了两百多架次的飞机,对敌军不断进行空袭,立下了大功啊!”
“功劳和战果就回头慢慢统计吧,这次国民党军五大主力,被我们吃掉了两个,东北也就只剩下沈阳一个孤城了!命令6纵,8纵打扫战场,看管战俘,其余各纵队立即赶往沈阳,准备攻城!是!”
没过5分钟,
一个参谋跑了进来,
“报告总司令,木兰军分区尹司令急电!”
“念!”
“各位首长,当下,敌东进兵团气势已衰,实力大损,营口也只剩下52军,现我已掌握制空权,建议自即日起对营口,葫芦岛港口进行空中封锁,击沉所有军舰和渡轮,彻底歼灭两地敌军!”
“好家伙,胃口真不小啊,这是压根就没把沈阳的敌军放在了眼里!”
“参谋长,重拟电文!”
“是!”
“前电作废,以6纵,8纵加1个独立师打扫战场,收容战俘!以12纵加两个独立师围困沈阳,以1纵,3纵,5纵,9纵,第1突击群加三个独立师奔袭营口,以2纵,4纵,7纵,10纵,11纵,第1战斗群加四个独立师奔袭葫芦岛,命令空军部队加强对两地港口舰船的空袭!”
“是!”
“首长,尹司令还有一封电报,是关于在长春,沈阳建立兵工厂的建议!”
“哦,这个我们要讨论一下!”
到了晚间的时候,更为详细的战果被统计了出来,廖兵团共计人被围歼!其中被俘的就有人!总部再次爆发出来了一片的欢呼声!
整个东北国民党军的精锐主力至此已经被消灭干净!现在东北仅仅剩余了沈阳的53军和营口的52军,但是这两个军战斗力都比较弱,其主力师也遭遇过东野多次沉重打击,部队里大多都是抓来的壮丁!
木兰兵工厂,
尹新军已经回来了,这一回他把长春的那架p51战斗机开了回来,下一步就要开始复制这架飞机了!
他从内心里超喜欢这款多用途战斗机,尤其的对地攻击的超强火力!
办公室里,
发完了电报之后,
尹新军在闭目沉思,
他之所以提出来关门打狗的建议,
一个是营口的52军,后期将会在金门岛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麻烦,
第二个就是东进兵团,也有好几万人,如果放跑了,也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在脑海里,尹新军把这次的战斗历程又捋了一遍,
从9月12日出击北宁线,到今天歼灭廖兵团,一共过了23天!
在机械化部队,空军的参战下,这个进程大大加快了,而且从伤亡的角度来说,各参战部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这就意味着,部队休整的时间也会大大缩短,大量的年轻战士活了下来,可以继续为解放全中国而奋斗!
不过,这一次,各纵队的战车损失都比较大,好不容易生产出的战车,几乎损失了七成,但是,圆满实现了用钢铁换人命的目标!
而下一个目标,就是要继续加快工业化进程,在东野入关之前,再给部队提供一大批的重型装备!
还一个就是空军,在国民党华北空军遭遇重创之后,已经完全取得了东北制空权,现在两个空军作战部队的各式作战飞机达到了45架!等到入关的时候,这个数量肯定要超过一百架了!
一念及此,尹新军的心中顿时充满了自豪感,自己的工业化举措终于开始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来!
“叮,检测到主人建议被首长采纳,特奖励矿山一座,和机床生产线一条!”
尹新军蹭的就站了起来,他激动的浑身有些颤抖,真是想什么来什么,这个机床生产线来的太及时了!
自己从日本人和德国人手里弄来的三万多台机床已经全部派上了用场,原本已经把图纸给画了出来,机床工厂也打算投产!
但是,系统空间里奖励的机床生产线可是当今最顶级的生产设备,生产的产品也是当今最顶级的产品。
所以,整个生产线从系统里直接复制过去是最强的,最先进的!
就是图纸还得重画,不过现在尹新军画图的速度比刚刚开始已经快了十倍,而且记性极好,空间里的东西,自动生成了图纸储存在了脑海里,似乎这也是一个自动增长的能力。
尹新军急忙钻进空间里,看了一下生产线,参数如下,
每天可以生产各类机床300台,如车床,钻床,铣床,刨床等等,比例还可以自行调节。
产量是有点偏低,
德国人的机床在1943年可是就有30万台的产量!
不过不要紧,有了这条生产线,只要花个一年时间,再复制到现实中一条,产量就会翻一倍,工业化的进程就会大大加快,而且自己可以无限制的复制!只要有矿山原材料的支持和工人即可!
别的不说,就拿飞机制造厂,只有木兰这一家,到了朝鲜战争肯定是跟不上用,而且过于集中也不安全,
尹新军的目标,就是明年,至少再增加两家飞机工厂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