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战龙亲自带领着一队战士,小心翼翼地将重伤员抬起,他们的动作轻柔而谨慎,仿佛手中捧着最珍贵的宝物。“轻一点,别碰到伤口!”李战龙不断地提醒着战士们。
对于伤势较轻但仍需要搀扶的战俘,魏大勇组织了一批战士,两人一组,搀扶着他们慢慢走向车辆。魏大勇一边帮忙,一边鼓励着战俘们:“坚持住,马上就能安全离开了!”
而那些身体状况良好、能够自行行走的战俘,则在段鹏的引导下,有序地排成队列。段鹏手中拿着指挥棒,大声说道:“大家保持秩序,不要拥挤!”
在安排上车的过程中,李战龙始终站在车旁,指挥着战俘们上车。他伸手拉上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眼神中充满了关切:“快,一个一个来!”
魏大勇则在车下维持着秩序,确保上车的过程平稳有序。他的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以防有任何突发情况。
段鹏则忙碌地在人群中穿梭,核对名单,确保没有遗漏任何一个人。他的额头布满了汗珠,但手中的工作一刻也没有停歇。
对于国军的长官们,李战龙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他亲自与几位长官交流,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需求。“长官们,请放心,我们一定会保证大家的安全。”他的语气诚恳而坚定。
在安排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小麻烦。有几位战俘因为紧张和恐惧,情绪有些失控。
李战龙立刻走上前去,安抚他们的情绪:“别怕,我们是来救你们的,很快就能离开这里了。”他的话语如同温暖的春风,渐渐平息了战俘们内心的恐惧。
经过一番紧张而有序的忙碌,大部分战俘都已经登上了车辆。李战龙、魏大勇和段鹏等人顾不上擦一擦额头的汗水,又开始检查车辆的状况,确保车辆能够顺利出发。
“检查一下物资是否备齐,不要有遗漏!”李战龙再次下达命令。
魏大勇和战士们迅速行动,对每一辆车进行仔细的检查。
段鹏则在一旁统计人数,确保没有人员落下。
终于,一切准备就绪。车辆缓缓启动,李战龙站在队伍的前方,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目送着车队渐行渐远。
监狱内战斗的号角刚刚吹响,李战龙便展现出了他的果敢与决断。他目光如炬,迅速派遣了一名身强体健且头脑灵活的传令兵,向着太原机场的方向疾驰而去。
他深知,这一指令的传达对于即将展开的太原机场战斗至关重要。而另一边,陈振华早已在夜晚 10 点之前,就率领着队伍悄无声息地抵达了机场的周边。
许副旅长等一众将士也都严阵以待,每个人的眼神中都燃烧着坚定的斗志和对胜利的渴望。
此刻,陈振华深知统筹布局的重要性。他将兵团骑兵团的战斗指挥重任郑重地交托给了经验丰富、沉稳老练的许副旅长。
许副旅长挺直了脊梁,眼神坚定,向陈振华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以示他必将不辱使命。
同时,至关重要的火炮攻击任务则托付给了心思缜密、善于谋划的李有才。陈振华目光严肃地看着李有才,详细地向他交代着每一个细节和可能出现的情况。李有才频频点头,眼神中透露出绝对的专注和决心。
在向两人交代清楚具体的行动方案和隐蔽动作等关键事项之后,陈振华决定孤身涉险,独自一人悄悄地潜入小鬼子的太原机场进行深入的探查。
毕竟,时间紧迫,此时已经临近夜晚 9 点半。陈振华身着小鬼子小队长的服饰,步伐从容地直接进入到太原机场内部。他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目光如电,敏锐地观察着四周的一切。
他首先注意到的是那些排列整齐的飞机。一架架飞机在月光的映照下,泛着冰冷的金属光泽。
陈振华心中默数着,一架、两架、三架……数量竟然多达 120 架。这些飞机的机翼宽大而有力,机身修长而坚固,仿佛一只只等待出击的猛兽。
他仔细观察着飞机的型号和外观,判断着它们的性能和用途。有的飞机机翼下挂载着炸弹,那沉甸甸的分量让人不寒而栗;有的飞机机舱内装满了弹药,仿佛随时都能倾泻而出,给敌人带来致命的打击。
接着,他的目光转向了机场的跑道。跑道宽阔而平坦,地面上的标线清晰可见。但陈振华敏锐地发现,跑道的某些地方有细微的磨损和裂痕,这或许是频繁起降造成的。
他心中暗自思量,如果在战斗中能够破坏这些跑道,就能有效地阻止小鬼子飞机的起降,为我方争取更多的时间和优势。
陈振华继续前行,来到了油库附近。油库周围戒备森严,有不少小鬼子士兵在来回巡逻。他小心地避开巡逻队的视线,从远处观察着油库的情况。
油库的规模很大,储存着大量的燃油,一旦被引爆,后果不堪设想。他在心中默默记下了油库的位置和周边的环境,思考着如何在战斗中对其进行有效的攻击或防守。
随后,他又留意到了机场的防御工事。那些坚固的碉堡分布在机场的关键位置,机枪口黑洞洞的,仿佛随时准备喷射出致命的火舌。
铁丝网纵横交错,形成了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障碍。陈振华仔细观察着碉堡的射击角度和铁丝网的分布情况,思考着如何突破这些防线,减少我方的伤亡。
在观察的过程中,陈振华还发现了小鬼子士兵的状态。他们有的神情紧张,有的则显得疲惫不堪。
但总体来说,他们的警惕性依然很高,丝毫没有放松对机场的防守。陈振华心中明白,要想成功夺取机场,必须出其不意,以雷霆之势迅速突破敌人的防线。
陈振华继续在机场内穿梭,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看到了通讯设施、后勤补给仓库、维修车间等等。
每一处都可能成为战斗中的关键节点,每一个发现都为后续的作战计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他走到一处角落,看到几个小鬼子士兵正在低声交谈。他悄悄靠近,侧耳倾听。
只听得其中一个士兵抱怨着战争的残酷和对家乡的思念,另一个士兵则在担忧着即将到来的战斗。陈振华心中冷笑,这些侵略者终将为他们的罪行付出代价。
最终,陈振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将整个小鬼子的太原机场里里外外、仔仔细细地转悠了一遍。
在这一过程中,他的目光如同敏锐的鹰隼,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自然而然地,他对整个机场内的方方面面都有了清晰且深入的了解。
他先是对机场的整体布局进行了观察和分析。从跑道的位置和走向,到停机坪的分布,再到各个功能性建筑的安排,他都在心中默默绘制出了一幅精确的地图。每一处设施的位置和作用,他都牢记于心。
随后,陈振华把重点放在了对机场飞机的检查上。他逐架飞机查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从飞机的外观是否有损伤,到机翼和机身的连接是否稳固,再到发动机的状况,他都进行了极为细致的评估。
他抚摸着飞机冰冷的金属外壳,感受着其坚固与力量。看着机翼上的标识和编号,他心中默默计算着数量。这些飞机一架架整齐地排列着,仿佛在等待着新的使命。
想到即将能收获如此众多的飞机,陈振华的内心充满了喜悦。要知道,之前在其他的战斗中,他仅仅收取了 30 架小鬼子的飞机。而此次在太原机场,所能获取的飞机数量显然要多得多。
这一巨大的收获让陈振华兴奋不已。他深知这些飞机对于八路军来说,意义非凡且极其重要。
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空中力量的薄弱一直是八路军面临的一个难题。而现在,眼前的这些飞机无疑是雪中送炭,为提升八路军的空战力量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在陈振华的眼中,这些飞机不仅仅是冰冷的机械,它们更是未来战场上的希望和力量。有了它们,八路军在空中作战的能力将得到极大的增强。
能够更加有效地对敌人进行侦察、轰炸和掩护,更好地保卫祖国的领空,抵御敌人的侵袭。
一想到这里,陈振华的内心就如同燃烧着一团炽热的火焰,充满了喜悦和期待。他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战场上,八路军的飞机编队在空中翱翔,英勇地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战斗,为保卫祖国的山河立下赫赫战功。
然而,不得不说,这样的收获也让陈振华感到十分惊讶。他未曾料到在太原机场能有如此丰富的“战利品”。
当他最初潜入机场时,心中虽然有着期待,但眼前的景象还是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这种意外之喜,让他在兴奋的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期待和憧憬。他深知,获取这些飞机只是迈出的第一步,后续还有诸多艰巨的任务等待着他们去完成。
首先,需要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飞行员。这些飞行员不仅要有勇敢无畏的精神,还要具备精湛的飞行技术和敏锐的战斗意识。他们要能够熟练地操控这些飞机,在战场上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其次,建立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也是至关重要的。飞机的维护、修理、燃油供应等都需要有专业的人员和充足的物资来保障。只有确保飞机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