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禾礼貌微笑:“你们好。我是高燕,燕子的燕,我来自A市。”
李秀娟一边走着,一边说:“我看你年纪不大,细皮嫩肉的,你家里人怎么把你送来下乡?”
春禾心想,自己也不认识她们,没必要说太多。于是笑了笑说:“我想出来锻炼一下,所以就来了。”
李秀娟有些不理解,这年头还有人专门到乡下锻炼的啊,怕不是脑子坏了吧?然后又问:“你知道我们要去的地方吗?听说那里条件很艰苦,没有电,没有自来水,还要自己种地……”
春禾从兜里掏出刚刚买的水果糖,随意地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道:“响应国家号召,人人有责嘛。而且咱们又不是来吃苦的,是来建设农村的。怎么听你的意思,下乡好像是件苦差事似的。”
李秀娟被春禾这一番又红又专的言论给噎住了,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春禾嘴里的糖果上,悄悄地咽了咽口水。
这时,坐在边上的男知青姚安国立刻出声附和道:“高知青说得太对了!我们不能总是抱着吃苦、牺牲的心态下乡,我们可是新时代的开拓者,是先锋队,更是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啊!”
春禾:“……”心想,行吧,你觉得是就是呗。
李秀娟感觉自己有些下不来台,连忙解释道:“哎呀,我只是看你和我们不太一样,你瞧我们一个个都晒得黝黑黝黑的,手上的皮肤也粗糙得很。所以才会随口问问,真没其他什么意思。”
随后,其他知青们也纷纷将目光投向春禾,仔细观察后发现,春禾无论是衣着打扮还是外貌长相,确实与他们有着明显的不同。春禾身上穿着一件干净整洁、没有补丁的衣服,看起来崭新而亮丽。她的皮肤白皙细腻,仿佛从未经历过风吹日晒的洗礼,透露出一种被家中宠溺呵护的感觉。
面对这些打量的目光,春禾选择了无视那些好奇的眼神,加快脚步向前走去。
李秀娟紧跟其后,试图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她再次开口问道:\"你觉得大屯村会是什么样呢?我们来到这里人生地不熟,如果能凑一块儿,不是更好吗?我还听说啊,之前有些村里的知青被当地村里的人给……那啥了,最后留在了村里,都没回城……\"后面的话越说越小声。
春禾心中明白李秀娟的意图。在李秀娟下乡后,她的家人几乎没有给她寄过任何物品。在原着剧情中,李秀娟总是巴结那位家境优越的女配鲁美如,并通过讨好她获得一些好处。如今,李秀娟看到春禾购买了许多东西,认为她的家庭条件较好,便想要扒上春禾这条船。
然而,春禾习惯了独来独往,并不愿意和其他人一起行动,而且她也没有那么好心,想要扶贫。她并没有回应李秀娟的提议,而是加快了前进的速度。很快,她便走到了队伍的最前方。
大队长在前面喊着话:“都走快点!磨磨蹭蹭的,天黑之前都不一定能到!你们几个大男人,怎么还不如人家小姑娘走得快呢?都快点!”他边说边回头看了一眼队伍中的人。
由于加快了脚步,他们很快便抵达了大屯村。大队长将这些知青们带到了知青点,并向他们介绍道:“这里就是你们的住处,条件比较简陋,请大家多担待些。”
知青点位于村子里的一所小学旧址,周围环境清幽宁静。院子里有一排排整齐的平房,屋外是一片宽阔的空地,空地上竖着一根用于升旗的旗杆。大队长将他们送到后,对众人叮嘱道:“你们初来乍到,暂时还没有工分,所以也没有办法分配到口粮。如果你们自己没有携带足够的粮食,可以先向大队预支,等到年底再拿工分抵。好了,需要领取粮食的跟我走,其他知青可以先整理一下行李物品。明天记得早起,来找我,我会给你们安排具体的工作任务。”说完,他便带领那些需要领粮的知青离开了。
春禾已经买了粮食,就不需要再去领粮食。所以知青点只剩春禾留了下来。她拎着行李走进去,知青点的人听到外面的人声,也走了出来。
看到春禾,一个国字脸的寸头男知青出声道:“是新来的知青吧,快进来,我是大屯村知青点的负责人,我叫宋爱民。行李我帮你拿……”
宋爱民刚准备上前帮春禾接行李,春禾已经拿着行李走了过去,嘴里还问着:“宋知青好,我叫高燕,燕子的燕。女知青住哪?”
这时,一个房间的门打开,一个留着中分齐耳短发的女知青走了出来:“是新来的?来,到这边,我们住这儿。”
春禾立刻走过去。女知青连忙上前帮着春禾扶着行李走进去。宋爱民站在门边上对春禾说:“这是周芳,主要负责女知青这边,你有什么事可以找她。”
春禾一边跟周芳进房间,一边回头看了一眼宋爱民,笑着说:“谢谢宋知青,以后麻烦您多关照啦!”说完,她跟着周芳走进了房间。
宋爱民见没什么事,就回了男知青那边。
春禾进屋打量,进门正对着门、靠墙的位置有一个宽敞的火炕。炕上整齐地摆放着四个被子和枕头,显然这是供人休息睡觉的地方。接着,她将目光转向右手边的墙边。那里摆放着几个木质箱子,看起来有些年头。这些箱子上方放置着水盆和一些洗漱用品。靠门左手边的桌子上摆放了几个水杯和暖水壶、饭盒等。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从门后的墙角延伸出一根绳子,一直拉到正对门的墙壁上。这条绳子上悬挂着几条毛巾和衣物,让整个房间显得有些凌乱但又充满生活气息。
房间里空间不大,但收拾得很整洁。
春禾看大炕上两边已经睡了人,只有中间的位置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