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心绪万千(感谢入喉的1张催更符)
曾经的阎苍,内心深处对于自己的这位父亲有着诸多不满和质疑。
在他看来,如此这般毫无温情可言、对子女们漠不关心的父亲实在算不上称职。
倘若阎袭能够稍稍肩负起一些身为一家之主应尽的责任,又怎会狠心将膝下所有的子嗣统统推向生死难测的战场呢?
尽管阎良当时因为年龄尚小未曾踏上那片硝烟弥漫的疆场,但依照阎袭的意思,待到其成年之际,即便自身的拳脚功夫稍显逊色,也必须投身军旅。
用阎袭的话说:“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一番就好了,前线那些士兵们真正拥有精湛武艺的其实寥寥无几,大多数人的身手都是在一次次直面死亡的磨砺中练就而成的。”
这种老一辈的观念和想法常常令年轻一代感到难以理解甚至心生抵触。
在这些长辈眼中,似乎只要能够为国效力、尽忠职守便足矣,至于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是否得当正确,他们全然不以为意。
“如今不仅我孩子已经有好几个了,就连阎瑶和阎良也都各自成婚,并拥有了自己的后代。
如此一来,我们也算为阎家的繁荣昌盛成功地开枝散叶。
阎远,我没有办法,他不能理解我的意思,就算我想帮他都难,只能让他就这样在府里无忧无虑的成长。
对了家里给他安排了几个侍女做妻妾,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努力有个好的结果...”
阎远,字启悟,三兄阎宇之子,他们这一辈是启字辈,因为希望阎远有一天能够清醒过来,恢复神志,因此给他取了这个字。
说起家中为阎远所做的安排,倒也算是用心良苦。
早在他年满二十之时,便特意挑选了几位身家清白且心甘情愿照顾他一生一世的良家侍女作为妻妾。
这些女子皆来自阎家仆役的家庭,彼此之间知根知底,也让人放心不少。
原本以为这样的安排会给阎远带来幸福美满的生活,可谁曾想到,尽管他早已与那几位妻妾行过房中之礼,但至今仍未有一子半女降临人世。
想来或许是由于阎远自身身体发育存在某些问题所致吧。
每每念及此处,阎苍心中总不免为他感到一丝惋惜。
众人心里跟明镜儿似的,这事儿十有八九就是阎远的问题。
为此,他们不仅请来了各路名医前来诊治,可这么些年过去了,依旧毫无起色。
就连见多识广的阎苍也觉得,或许是当下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实在有限,根本无法攻克这样棘手的难题。
既然如此,倒不如顺应自然,只要能让阎远开开心心地活下去,也就足够了。
“大哥!前些日子大嫂她……她走了。唉,我真是个不称职的弟弟,居然没能守在大嫂身旁送她最后一程,我对不住您和大嫂啊......”
阎苍一脸愧疚地说道。
那时,正值他在外征战元州之际,噩耗传来——他的长嫂阎范氏与世长辞了。
要知道,长嫂已然年逾花甲,在这个年代,对于一个女子来说,能活到这般岁数,已算得上是高寿之人了。
自从王莹环接手了管家大权以后,那几位嫂嫂便安心待在府中,悠闲度日,安享晚年。
平日里既不用劳心劳力操持家务,又无病痛缠身,可谓是无忧无虑,万事不愁。
然而,谁能料到,阎范氏竟会因急火攻心而骤然离世呢?
原来,竟是她的长兄范术不幸病故于家中所致。
想当年,这位阎范氏的兄长可是曾大力扶持过阎苍的,甚至不辞辛劳地为他四处张罗婚事。
如今,范术突然撒手人寰,这怎能不让阎范氏痛心疾首呢?最终,过度的悲伤与焦虑终究还是压垮了她,使其含恨离去。
范术是因胸痹之症离开了人世。
这种病症从本质上来说与现代医学中的心血管疾病颇为相似,其致病根源乃是过度肥胖所致。
范术身为丞相派系的官员,自从王邯的权力遭到分割以后,便如同失去了羽翼的鸟儿一般,手中再无多少实际权力。
于是,每日前往相府不过是例行公事般地打个卡罢了。
由于工作变得极为清闲,加之在家里又毫不节制饮食,范术的体重相较阎苍初次见到他时,已然暴增数倍不止。
据他的妻子透露,范术离世之时,体重大约在二百五十斤往上,如此惊人的体重对于一个已过花甲之年的老者而言,无疑意味着身体内潜藏着诸多心血管方面的疾病隐患。
因此,此次因病逝世倒也算在意料之中,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然而,阎范氏却并非这般想法。
多年以来,她始终认为阎家对范家存在一定程度的亏欠之情,所以对于范术这位兄长向来关怀备至。
如今范术骤然离去,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令她难以承受,情绪瞬间崩溃,导致血压急剧升高且久久未能恢复正常水平。
最终,阎范氏竟也追随兄长而去,撒手人寰。
当阎苍得知这个消息时,他正身处永州小院静心养伤。
那一刻,他的内心被复杂的情感所充斥着,其中既有深深的愧疚之情,又夹杂着几分难以言喻的感慨。
事实上,自白衍登上皇位之日起,阎苍便已然与丞相一系处于对立之态。
这不仅仅源于他们彼此之间政见的分歧,更因为身为帝王的白衍绝不允许阎苍与丞相一派相安无事、和谐共处。
然而,对于这些权谋争斗背后的真相,阎苍也是在经历诸多波折之后方才逐渐领悟明白。
而范术,早在很久之前便已做出抉择——悄然疏远阎家。
或许那时的他早已洞悉,终有一日,阎苍将会与他站至敌对立场。
“阎文确实是一个值得信赖之人,至少比起阎安来要可靠得多……”
话说至此,阎苍不禁稍稍停顿下来。
回想起最初之时,其实他原本有意将阎瑶许配给阎安,但未曾料到,阎安此人极具主见,完全无需阎苍为其筹谋安排。
话说当年,阎安尚未被调任至永州之时,他便在保州当地寻觅到了一户名门望族,并迎娶了该族之女作为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