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过后,朱红色的宫门缓缓开启,数百名\"天子门生\"逆着头顶的日头迈出了巍峨的宫城。
顷刻间,如狂风掠过一般,本就热闹喧嚣的京师更加沸腾,本是在茶楼酒肆安静等待的商贾和士子们也忍不住走上街道,不约而同的朝着各部署衙所在的棋盘街涌去,目光很是殷切。
按照过往的惯例,新科进士们于殿试取得最终的名次之后,便会由新科状元率领着诸进士们\"游街\",享受京师百姓的\"追捧\"。
自承天门至大明门的这一路上,早有手持兵刃的五城兵马司差役们在维持秩序,与身后摩拳擦掌的百姓一样,脸上同样涌现着溢于言表的向往。
毕竟往常时候,这\"游街\"一向是那些文曲星下凡的\"进士老爷们\"方才享有的特权,但今日却是多出了一批\"武进士\",让他们在潜意识里也觉得与荣有焉,起码日后多了个吹嘘的资本。
谁敢再说他们\"武人\"低人一等?
故此,此时人潮汹涌的街道上,除了些国子监的儒生们心中发酸之外,余下百姓均是翘首以盼。
\"来了,来了!\"
半晌,伴随着一道急不可耐的呼喝声,围堵在街道上的百姓们自发朝着两侧的坊市散去,将居中的道路让开,此时锣鼓声已是清晰可闻。
咣咣咣!
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只见得今科的文武进士们分别骑着一匹高头骏马,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正不断的朝着身旁欢呼的百姓们挥手示意。
天子竟是让文武进士同时游街?
只一眼,便有懂行的百姓们忍不住在心中嘀咕了一句。
此时傲然跨坐于战马之上的\"武进士们\"尽皆身着文山甲,左手紧握缰绳,右手紧握银枪,目光睥睨的催动着胯下战马,其魁梧的身躯无形之间便散发着一股豪迈肃穆之感。
而与这些\"淡然自若\"的武进士所不同,其身旁的\"文进士\"们则是显得狼狈许多。
毕竟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普通儒生,尽管胯下战马性格温顺,但行进之中也不免摇摇晃晃,令不少读书人都是叫苦不迭。
咚咚咚!
沉闷的战鼓声响起,正在缓缓向前的马队猛然停住脚步,扬起了漫天烟尘。
在战马唏律律的嘶鸣声中,只见得为首的\"武状元\"卢象升猛然举起其手中的长枪。
阳光下,黑青色的甲胄和兵刃好似散发着寒芒,令人心神为之一滞。
\"忠君为国!\"
\"大明万胜!\"
沉默半晌,卢象升便将手中高举多时的长枪重重落下,其低沉的呼喝声也是好似一道惊雷,骤然于街道上炸响。
\"大明万胜!\"
闻言,只觉血气上涌的武进士们纷纷有模有样,用尽全身力气,声嘶力竭的回应道。
其中,就连出自\"辽东将门\"的吴襄也是面色涨红,恨不得即刻便赶赴辽镇,以一腔热血回报天子的知遇之恩。
此时的吴襄,早已将\"姐夫\"祖大寿昔日要他进京\"打探消息\"的叮嘱忘于脑后。
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还未等寒窗苦读数十年的\"读书人\"实现其胸中抱负,但在场的武进士们却是将自身的勇武和忠心,展现的淋漓尽致。
见状,在场本是抱着看乐子心态的百姓,富绅豪商乃至于愤愤不平的士子们心中都是一颤,只觉一股热流猛然传遍了身体,脑海中形成多年的认知也随之摇摇欲坠。
或许眼前这群的武人们并不似读书人口中那般\"粗鄙\",同样能够报效国家,光宗耀祖?
\"继续前进!\"
人群中,与\"文状元\"宋应星并肩而立的卢象升全然不顾身旁各式各样的议论声,微微勒紧手中缰绳,便是下达了继续行进的军令。
按照天子的吩咐,他们这些\"武进士\"将会在京营\"打磨\"一年以上的时间,而后按照平日里的考核成绩,奔赴大明各地,实现儿时戍卫边疆的梦想。
唏律律!
一声令下,战马的嘶鸣声再度响起,新晋的百十名\"武进士们\"将腰板挺得笔直,于围观者或是向往,或是不屑的目光中,眼神坚毅的朝着远处街道尽头而去。
只眨眼的功夫,这群\"武进士们\"便是消失不见,只留下一众不知所措的\"文进士\"楞在原地。
呼。
几个呼吸过后,许是觉得终于没有人能够抢自己的\"风头\",很快便有读书人调整好心态,准备继续游街。
但不知怎地,往常时候久久不愿散去的百姓们却是在面面相觑之下转身离去,其中甚至不乏国子监儒生的背影。
见状,立于队伍首位的\"状元郎\"宋应星先是一愣,旋即脸上便涌现了一抹无奈之色,心中升起了一股怅然若失的感觉。
...
...
街道角落,一对衣着朴素的夫妻手中牵着一名瞧上去不过四五岁的孩童,时不时便低语几句,望向街道上\"进士老爷\"的目光中满是敬畏和羡慕。
他们两个皆是家境贫寒,能够苟延残喘至今已是老天开恩,只怕这辈子都不会与那些\"文曲星\"下凡的老爷们说上一句话。
但他们二人的孩子却是天资聪敏,就连邻居\"李先生\"都不止一次的赞叹过,甚至主动为他们的孩子\"开蒙\"。
要知晓,那李先生可是正儿八经的\"秀才公\",听说年轻时还教出过几名举人老爷呐!
想到这里,这夫妻二人便是下意识对视了一眼,心中暗道就算日后日子过的再苦,也要努力供他们的孩子读书。
\"好威风呐。\"正想入非非的时候,孩童略有些稚嫩的声音便于小夫妻的耳畔旁响起。
闻言,瞧上去其貌不扬,但眼神中却充满了慈爱的男子便微微一笑,鼓励道:\"吾儿日后好好读书,定然也能够做个状元郎。\"
话音未落,这孩童便一脸认真的摇了摇头,唇齿不清的含糊道:\"阿爸说错了,儿子不要做那状元郎。\"
\"儿子要做那大将军!\"
...
卢象升等武进士们就好似一颗种子,猛然在京师无数孩童的心底生根发芽,甚至就连不少读书人都怅然若失。
这一日过后,国子监少了数十名\"儒生\",多了群\"弃文习武\"的好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