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每天都有很多人来送锦旗,全部都是送给周志高的。
不过由于办公室就那么大,根本就挂不下,保守估计市政府收到的锦旗已经高达几百面。
这要是全部挂上,那就不是办公室,而是锦旗存放室了。
刘喜来笑呵呵的说道,“周市长,又有民众给你来送锦旗了,十几个人送了六七面锦旗。”
“他们都是因为工作繁忙,没法照顾自家老人,非常感谢周市长把养老院正规化,让他们不用再那么担忧。”
“这次周市长对养老院的整改,是真的得到了民心,让他们打心底感激你的付出。”
“其实一个市区或者一个县城,都有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上面的领导有些是压根没有接触过,属于一无所知。”
“还有一些却并非如此,明明知道自己管辖区内有问题,可是他们并不会当回事,更不会有整改的想法。”
“所以就任由问题存在着,等着自己任期到了后,直接离开。”
“像周市长你这样,在任期内发现问题就解决问题的领导太少太少,所以民众才会这么相信你,不管是什么情况,只要周市长你到场,必定能让大家冷静下来,就如那次交警和民众的冲突就是如此。”
“若不是你到场,哪里能解决得那么圆满。”
周志高笑了笑,对刘喜来说道,“好啦,你跟我做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怎么还一直吹嘘。”
“你知道我是什么性格,别的领导喜欢这样拍马屁,但我却没有那个想法,也没有这个习惯。”
“好好的做实事,我自然不会让你白白跟着我,现在李固同志已经开始独当一面,明年我也会让你去别的部门做事。”
“当然前提是,你在我眼里已经有独当一面的能力,有信心吗?”
刘喜来点点头,其实他跟着周志高已经学了很多很多。
甚至阳市的一些副市长,可能还没有他的能力强,不过他的资历尚浅,只有先升一升才能胜任某些重要部门的位置。
周志高是肯定不会让他吃亏,因为他是自己人。
不管周志高是什么样的领导,培养自己人,培养志同道合的接班人,都是重中之重。
只见刘喜来说道,“周市长,我想自己应该是有些能力的,不说能比得上周市长,却也不算太差。”
“我想在周市长身边再积累一些资历,然后就去某个部门做管理人员,肯定不会丢周市长的脸。”
周志高看着刘喜来,眼中满是期许,他微微颔首,说道:“喜来啊,我一直都很看好你。”
“在我身边这几年,你确实成长了不少,很多事情都处理得井井有条。”
“但你要知道,去了别的部门,面临的情况会更加复杂,责任也更加重大。”
“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到众多人的生活,所以一定要慎之又慎。”
刘喜来神色认真,挺直了腰杆,回应道:“周市长,我明白。”
“在您身边的日子,我不仅学会了如何处理政务,更学到了您一心为民的理念。”
“我知道,到了新的岗位,不能辜负您的信任,更不能辜负民众的期望。”
“我会时刻提醒自己,以您为榜样,踏踏实实地为老百姓做事。”
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一位工作人员走进来,说道:“周市长,送锦旗的群众已经在楼下等候,您看……”
“周志高站起身,微笑着说:“走,我们下去迎接他们。”
一行人来到市政府大楼前,只见十几位市民站在那里,手中捧着鲜艳的锦旗,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
看到周志高出来,他们纷纷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说道:“周市长,您可算出来了,我们一直盼着能见您一面呢!”
“周市长,太感谢您了,要不是您整治养老院,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是啊,现在父母住在养老院,我们工作都安心多了。”
“.................”
周志高一一与他们握手,诚挚地说道:“大家太客气了,这都是我们政府应该做的。”
“改善养老院的环境,让老人们安享晚年,是我们的责任。”
“看到大家满意,我也打心底里高兴。”
一位中年大叔走上前,将手中的锦旗递给周志高,激动地说:“周市长,这锦旗您一定要收下,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您为我们老百姓做了这么多实事,我们都记在心里呢!”
周志高接过锦旗,展开一看,上面写着“心系百姓,造福一方”八个金色大字。
他感慨地说:“这八个字,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我一定会继续努力,为阳市的发展,为大家的幸福生活,尽我最大的力量。”
在与送锦旗的群众交谈了一会儿后,周志高回到办公室。
他将锦旗小心地放在一旁,陷入了沉思。
刘喜来静静地站在一旁,没有打扰他。
过了一会儿,周志高抬起头,对刘喜来说:“喜来,你看,民众对我们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就是希望政府能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每多做一件实事,他们就多一分信任。”
“这几百面锦旗,不是挂在墙上的装饰品,而是民众对我们工作的认可,也是对我们的鞭策。”
刘喜来深有感触地点点头:“周市长,我懂。”
“每次看到这些锦旗,我都觉得特别自豪,也特别有干劲。”
“因为这都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也证明了我们走的路是对的。”
周志高微微皱眉,说道:“不过,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满足。”
“阳市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就拿教育来说,虽然我们这几年加大了教育投入,改善了学校的硬件设施,但教育质量的提升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我们要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阳市的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刘喜来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表示认同。
周志高继续说道:“还有医疗方面,虽然医保政策让更多的人看得起病,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依然存在。”
“一些偏远地区的老百姓,看病还是不太方便。”
“我们要想办法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另外,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不能放松。”
“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要打造一个更加宜居、宜业的阳市。”
周志高目光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阳市未来美好的蓝图。
刘喜来深受鼓舞,说道:“周市长,您说得对。”
“这些问题确实都很重要,我相信,在您的带领下,我们一定能把这些问题解决好。”
“我也会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为阳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周志高拍了拍刘喜来的肩膀,说道:“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还有很多硬仗要打,你要做好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周志高带领着市政府的工作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各项工作中。
他频繁地深入基层调研,了解民众的需求和困难。
在教育方面,他组织专家团队,对全市的教育体系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了一系列提升教育质量的措施,包括加强教师培训、优化课程设置、推进教育信息化等。
在医疗领域,他积极推动医疗资源的均衡布局,鼓励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医联体,开展远程医疗服务,让偏远地区的老百姓也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
同时,他还加大了对医疗卫生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周志高亲自参与城市规划的制定和调整,推动了一批重点交通项目的建设,如城市快速路的修建、地铁线路的规划等,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
在环保工作上,他加强了对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的治理,推进了垃圾分类工作,让阳市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随着这些工作的逐步推进,阳市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民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着提高,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
而刘喜来,也在周志高的悉心指导下,不断成长和进步。
他积极参与各项工作,展现出了出色的能力和担当。
不知不觉间,已经临近二零一一年底,周志高看到了刘喜来的进步,他知道快要放手让刘喜来去独当一面的时候了。
“喜来同志,明年准备一下去组织部任职吧。”周志高微笑而语。
“我已经向组织上申请,让你先升为正处级,这样去了组织部后,也可以担任组织部的副部长。”
“真去了组织部后,可要虚心求进,莫要因为是我的秘书去部门任职,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虽说我相信你不会那样做,但还是得告诫,毕竟组织部是一个很重要的部门,多跟着刘市长学习。”
“现在组织部主要是由她负责,她会告诉你如何做好组织部的工作。”
刘喜来点点头,从周志高这边去刘晓雅那里工作,都是他的老领导,这融入新部门肯定很快。
告诫完刘喜来,周志高继续处理政务,再上几天班,他们全家又该去找老爷子一起过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