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往日里,也不要总去景妃几个那处,多瞧瞧其他的嫔妃,比如吴婕妤,陈才人那里,她们几个都是官家女子,自幼饱读诗书。”
皇帝沉默。
太后轻轻叹息,心道:“男人果然都是一个德行,爱好美色。”
先帝对贵妃偏宠多年,不就是因为那张脸。
如今的景妃,出身不高,但实在美丽,性子又单蠢,难怪皇帝如此。
“还有德妃。”
“她那你也可以去坐坐。”
皇帝眼神终于有了些许变化,“德妃入宫是当初父皇的意思,母后您也清楚,沈意如今一心在女学,宫里就跟她的临时住所一般。”
“每次见了朕,就跟那见到上官的样子。”
皇帝心中吐槽,德妃沈意,同他在一起,简直一点情意都没有。
太后,“......”
“母后喜欢她,就让她伺候您吧,正好也是替儿臣尽孝。”
太后没好气道:“哀家才什么年纪,还尽孝。”
皇帝,“.......”
“母后,儿臣,来您这,是想让您替儿臣分忧。”
太后,“哀家不是给你出主意了吗。”
“后宫那么多的聪慧嫔妃,你去找她们生孩子不就好了。”
皇帝嘴角微抽,孩子是想生就生出来的嘛。
再说了,他喜欢漂亮的女人。
皇后除外。
那是发妻。
“听说丘兹派来了使臣。”
皇帝点头,“母后消息灵通,再过些时日就到京城了。”
太后思索片刻,沉吟道:“先帝薨逝,丘兹已经来了人,如今怎的又来人了。”
“你就没想过?”
皇帝眉头微蹙,“到了便知了。”
“老四那性子,翻不起什么风浪。”
“儿子如今愁的是未来储君的人选。”
太后见他如此,试探打趣,“你这是盯着嫡出啦。”
“皇后出身世家,贤良淑德,并无过错,你不可废她。”
皇帝道:“这是自然的。”
他在想,若不然让别的嫔妃生子,抱在皇后膝下抚养,如此也是半个嫡子。
太后笑道:“哀家觉得安和就很好,多聪明的孩子,读书比明晖还要用功,一个抵得上明晖两个。”
皇帝心中一颤,似乎感受到了什么,心中重新审视了他的生母。
自家生母什么性情,皇帝心中最是清楚。
这些年,更是扶持女学。
皇帝对太后是有些愧疚的,自己这么好的母亲困在后宫,受了贵妃多年的欺负,所以对于她的要求,自己都是同意的。
只若是太过,那就不妙了。
知子莫若母,太后抿了口茶,陪伴在帝王身边多年,她瞬间就捕捉到了那一抹恶意、
赶忙岔开话题,“明年皇帝要加设恩科,可否给女学的学生们一个机会。”
皇帝恢复了思绪,“女学也要参加科举?”
太后点头。
见皇帝蹙眉,太后随即又道:“一道给个机会,后宫也该设立一些女官。”
“哀家这些年在下面各地设立的慈安堂,也需要主事之人,大瑜地广辽阔,州城无数,所需人员不知多少,皇帝可得圆哀家这个心愿。”
皇帝哈哈笑了出来。
“母后一片慈心,前日还有地方官员上了折子,说母后设立的慈安堂帮助了不少贫苦百姓。”
“如此善举,朕怎能不愿。”
“正好,此次恩科已经准备中,左不过再加个考场的意思,朕准了,明日朕就下旨。”说完,皇帝微顿,“只是这其中事宜。”
毕竟都是女儿身,考试麻烦,总不能让男子来检查吧。
太后笑道:“皇帝只要应了就好,其余哀家来准备。”
母子相谈甚欢,皇帝随即也给了面子道:“让德妃去办吧,她一直负责女学,这事也交给她。”
“朕也想瞧瞧,女学的学生学的如何呢?”
“说来,咱们大瑜也是延续盛唐之风呢。”
太后笑道:“哀家的儿子自是不差的。”
母子二人对视一眼,尽在不言中。
皇帝内心火热,立志要做一代明君,再现盛唐之景。
“天色晚了,你就不要再回勤政殿看折子了,去皇后那坐坐吧。”
“她是中宫皇后,若是皇帝不向着她,管着下面的妃子总是缺些底气。”
看着太后面色伤感的模样,皇帝瞬间联想到了母子二人当年的不容易。
“都听母后的。”
椒房殿。
皇后还未歇下,听到皇帝前来的消息,惊诧不已。
“这个时辰,陛下怎的想来臣妾这呢。”
皇帝顺势牵着她的手,“近日事务繁多,朕没工夫过来瞧你。”
“今儿个正好有空,来你这歇息。”
皇后面色微红,“陛下惦记臣妾,臣妾心中欢喜,只是国务为重。”
皇帝拍了拍皇后的手,“你一向最识大体。”
皇后笑了笑,夫妻二人往殿中走去。
“安和这两日乖巧吗?”提到自己的爱女,皇帝眸中尽是慈爱之色。
皇后笑了笑,给皇帝宽衣,“她这孩子,哪里能乖巧。”说着,皇后有些埋怨的看着皇帝。
皇帝一噎,想到自己往日的作风,尴尬一笑。
“寻常人家的女儿自是乖巧柔顺为主,但是朕的掌上明珠,自不用如此。”
“午后的时候,朕还在想,日后该为安和找一个什么样的驸马。“
皇后顿时有些不乐意了,“安和才多大的年纪,陛下就想着把她嫁出去了。”
皇帝赶忙摇头,“可不是这个意思,朕哪里舍得,只是驸马不容忽视,还是得提前看好人选,多多培养感情才是。”
“如此夫妻情谊深厚...”
皇后听得,微微有些动容。
眼前人虽是君王,可待她这个发妻却是极为敬重的,还有他们的女儿。
“陛下,臣妾何德何能。”
皇帝拥住了皇后,看着在自己面前一向柔顺的爱妻,“你啊,外头人都以为皇后贤良端庄,只有朕知道,你是最柔顺的性子。”
皇后眼眶微红,“陛下。”
皇帝叹了口气,“有朕在,无人敢欺负你们母女。”
“你是朕的嫡妻,朕的皇后,未来新帝的嫡母,朕不会让任何人欺辱你们的。”
“安和养的强干些也好,日后总不会被人欺负了去。”
“陛下为臣妾母女如此打算,臣妾实在羞愧,都怪臣妾,未能给陛下诞下嫡子。”
皇帝拍了拍她肩膀,“有安和已经极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