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途驾车将戚世奇送到生物研究院门口,车子没有熄火,他指尖叩了叩方向盘,对门口的哨兵低声吩咐几句。
不过片刻,身着实验服的小张匆匆赶来,镜片后的眼睛透着疑惑:\"谢队,您找我?\"
谢途单手撑着车窗,开口:“嗯,戚凌让你弄的零件报价单,拿给我看看。”
原来是这事。
小张恍然,“稍等,我马上进去拿。”
他折回研究院,很快拿着报价单出来。
“我本来打算问完就交给戚凌,结果这两天他人不在,麻烦谢途顺便帮忙带给他吧。”小张没有多想。
戚凌怎么说也是零队的成员。
这个价格是对外的价格。谢队如果去拿的话,肯定更便宜。
“行,等会我交给他。”报价单被塞进车窗,谢途抬手接过,
他快速扫过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普通合金钢、高分子材料、光电传感器、标准轴承——清一色民用级材料。
谢途收起单子,向小张道了声谢,才驱车前往作战部。
上面的零件都是普通材料。
既然戚凌要改造机器人,带进污染区作战,自然要用最好的零件。
价格不谈,对他本人来说安全更有保障。
……
作战部大楼。
小会议室内部。
段部长的指尖叩击着会议桌,银白色的袖扣在桌面投下细碎的阴影,与墙上电子屏跳动的污染区数据交相辉映。
“部长,我申请十队单独执行下个任务。”
十队的队长于姝笔直站起,当着九队那伙人面,直接了当提了出来。
理由是……
“污染浓度在短时间内提升,绝不可能是巧合,在此之前,队员们需要尽快成长。”
“我们已经执行过两年的搭档任务,在积累了处理三星以下污染区的成熟经验,分散行动能更高效清除污染源,也能加速队员的单兵作战能力培养。”
于姝给出的理由非常充分。
去年的报告显示,九队和十队的任务完成度十分不错。
哨兵们已是经验丰富的战士。
有把握独立进入污染区。
“你们也同意?”
段部长视线扫过装作不知情的九队成员。
九队的队长梁山,轻咳一声,“是,三星以下任务,有时作战人员多反而不利于行动,队长应该要相信我们的实力。”
段部长微微颔首,她面色不变,扔出一份申请书,“都看看吧。”
于姝和梁山拿过文件。
这是两张申请加入作战部的表格,看到最前面的名字,于姝瞳孔微缩。
只见名字那列,赫然写着【申请人:袁岚】。
“这是两名向导的申请书。”
段部长开口道:“想必你们已经知道黑暗向导一事,此事撕开了能力者体系的裂缝,带来的风波并未消弭。”
“有向导向作战部提交了申请书,申请进入低危险污染区进行试炼任务。”
对于这点,段部长一直是赞成的。
战时全民皆兵。
向导如果仍在原地驻足不前,早晚会迎来毁灭性打击。
黑暗向导的事就是个例子。
“此事经过白部长特批,向导依旧隶属特殊能力部,但是……”
段部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我已经决定,十二支队伍公平竞争,两名向导加入哪两支队伍,那么,他们将获得单独挑选任务的权利。”
于姝和梁山同时挺直脊背,对视的刹那,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势在必得。
从零队的任务报告就能看出来。
向导拥有强大的精神力,能在战斗中发挥关键作用。
如果他们的队伍也能拥有一名向导……
“另外一点需要说明,只是试炼任务,向导随时可能退出,同时将继续参与疏导室工作,任务范围暂时仅限于西南地区。”
意味着拥有向导的A级队伍,在今年,只能进行近距离任务。
向导稀少,注定他们的主要工作仍是疏导。
而且向导的体力没法和哨兵相比,任务中他们的安全必须要有人保障。
“明白!”
……
“我能和你见一面吗?”
云昭刚吃完午饭,便收到袁岚发来的信息。
她本来正准备和贺祥他们回去,思考片刻,回复:“好的,在哪见面?”
袁岚很快回:“我在外城区的疏导室。”
与内城区不同。
或许为了方便外来人员,外城区的疏导室位于西一街,那里靠近缓冲区,进入基地左拐过去,十来分钟的车程。
云昭第一次来这里。
穿过一条狭长的甬道,尽头豁然开朗,一栋灰白色的方形建筑矗立在眼前,门口悬挂着醒目的标识牌——疏导室。
门口来往的大多是外来人员。
两侧站着执勤的高级哨兵,安全部巡逻的队伍每隔十几分钟过来一次,负责维持秩序与安全。
看见云昭出现在门口,执勤的高级哨兵愣了一下,小跑着迎上前,“云向导,您这是?”
云昭指了指里面,“我约了袁向导。”
“哦,好的,那我带您进去。”哨兵说着走在前面带路。
外城区鱼龙混杂。
哨兵压根不放心她独自进去。
云昭道了声谢,跟着他的脚步进入大厅。
这里的人员三三两两地进出,衣着各异,有人穿着磨损的战术服,袖口和裤腿沾着泥渍,像是刚从荒野回来;有人则套着简陋的粗布外套,腰间别着自制的武器。
几个来自小基地的年轻哨兵缩在角落,自制的防护服补丁摞补丁,眼神紧紧盯着墙上滚动的疏导进度表。
另有几个明显受了精神污染的哨兵坐在长椅上,瞳孔微微扩散,手指无意识地敲击膝盖,像是在抵抗脑海里的噪音。
他们的同伴站在一旁,低声交谈,时不时瞥向疏导室紧闭的门,神情焦灼。
云昭目不斜视地从人们身边走过,外城区人这么多,袁岚确定有时间?
很快她就得到了答案。
A级向导的疏导间位于最里侧,建筑风格与内城区一样。
袁岚的院子静谧得像一幅画。
阳光透过落地窗斜斜地洒进来,在她脚边铺开一片暖金色的光晕。
袁岚倚坐在藤编摇椅,手里捧着本资料,指尖轻轻翻过一页,纸张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垂耳兔形态的精神体正蜷在膝头。
雪白绒毛蓬松如云朵,红宝石般的眼睛半阖着,粉嫩嫩的鼻尖随着呼吸轻轻颤动。
身侧的矮几上,一杯热茶氤氲着袅袅白雾,茶香清浅,混着院子里飘来的草木气息,显得格外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