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宁尘决定回一趟武当山。
他已经很久没见到师父清风真人了,也不知道他老人家回没回去。
于是,给家里人打了声招呼后,宁尘就离开了家,直奔武当山而去。
……
踏入武当山。
山风裹挟着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可眼前的景象却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他心中的期待。
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破败的道观,到处都落满了灰尘,一看就是没人来过的样子。
宁尘眼圈一红,酸涩的感觉涌上鼻尖。
看来,师父还是没回来。
“也不知道师父他老人家到底身在何处,身体还好吗?”
宁尘叹了口气,声音里满是担忧和牵挂,喃喃自语自语道。
环顾四周,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承载着他往昔的回忆。
曾经的欢声笑语,师父的谆谆教诲,似乎还在这道观内回响。
宁尘默默走到角落,拿起扫帚,开始清扫道观。
清扫间,他的目光落在一把破旧的笤帚上。
那笤帚静静地躺在墙角,竹条稀疏,柄上的漆也已斑驳。
看到它,宁尘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又迅速泛起一丝酸涩。
这把笤帚,是师父曾经用来督促他修行的“利器”。
每次犯错,师父都会皱着眉头,操起这把笤帚,打在他的身上。
看似很严厉,其实每次力道都不大。
宁尘知道,师父是舍不得真的打自己。
那些“教训”里,藏着的都是师父对自己满满的关爱与期许。
不远处,就是练武场。
场中的青石板上,两个深深的脚印,格外醒目。
那是他曾经日日夜夜,无数次扎马步时,留下的印记,
如今,看着这两个脚印,往昔练武的场景历历在目。
……
种种回忆,如汹涌的潮水,全部涌上心头。
泪水不受控制地在宁尘眼眶里打转,模糊了他的视线,往昔的画面却在脑海中愈发清晰。
正当宁尘沉浸在回忆中,心不在焉地清扫着庭院时。
一道熟悉而又带着几分笑意的声音,骤然响起,打破了道观内的宁静。
“都说了多少次,讲武碑不能这么擦,这么多年,这点习惯怎么就改不了!”
听到这声音,宁尘浑身猛地一颤,手中的扫帚“啪嗒”一声掉落在地。
他缓缓回过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就看到一个无比熟悉的身影,正坐在大殿门口。
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
清风真人一如当年,身着青色道袍,衣袂飘飘,浑身散发着一股仙风道骨的气质,仿佛超脱于尘世的神仙。
岁月并未在他脸上留下太多痕迹。
清风真人慈祥地看着宁尘,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和的微笑,轻声说道。
“孩子,好久不见啊。”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看到师父慈祥的笑容,宁尘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泪水夺眶而出。他不顾一切地冲上前去,脚步踉跄。
“扑通——”一声,双膝跪地,随后扑进师父怀里,双手紧紧地抱住师父。
“师父,我好想您!”
清风真人抬起手,轻轻拍着宁尘的后背,眼眶也微微泛红,声音略带哽咽。
“师父回来了,以后再也不走了。”
半晌,宁尘才慢慢抬起头,看着师父,破涕为笑。
“师父,这些年,您到底去哪儿了?”
清风真人叹了口气,说道。
“为师云游四方,去探寻修行的真谛,没想到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
说着,他上下打量着宁尘,眼中满是惊讶和赞叹。
“尘儿,为师察觉到,你现在身上的气息,深不可测。”
“这些年,你都经历了什么?”
宁尘坐在师父身旁,将自己在古神界的各种遭遇,一五一十地讲给师父听。
清风真人听得全神贯注。
听到宁尘那些惊险万分的经历时,他眉头紧紧拧成一个“川”字,神情里满是担忧。
而当听闻宁尘一次次突破极限,战胜敌人时,他又不禁惊叹,眼中满是震撼与自豪。
没想到,曾经那个像小尾巴一样,跟在自己身后的小徒弟,如今已经变得这么厉害。
已经突破了登仙境,实力也远远超过了自己。
只是这其中的心酸和艰辛,也只有宁尘自己最清楚。
清风真人满是欣慰又心疼地看着宁尘。
“尘儿,看到你这么有出息,为师打从心底里开心。”
“这么多年,你吃了太多苦,好在都熬过来了。”
又聊了好一会儿后,宁尘轻轻握住师父的手,那双手因为多年修行布满老茧,却无比温暖。宁尘看向师父,神情十分恳切地说道。
“师父,您就跟我回京都吧,往后就让徒儿好好孝敬您,让您安安稳稳地颐养天年。”
看着宁尘坚定的眼神,清风真人眼眶再次湿润,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好,为师听你的。”
随后,两人踏上了返回京都的路途。
当他们抵达宁家时,正巧碰上徐勇、赵天虎等人匆匆赶来。
原来,几人从林媚口中一得知宁尘回来的消息,就迫不及待地赶来了。
徐勇眼尖,一眼就看到宁尘的身影。
他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兴奋得满脸通红,像一阵风似的冲上前,动作干脆利落地对宁尘敬了个礼,激动道。
“宁王大人,您可算回来了,我们都快想死你了!”
赵天虎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紧跟在徐勇身后,同样郑重地敬了个礼,笑着说道。
“宁王大人,大家伙儿盼星星盼月亮,可算把你盼回来了!”
“能见到您平安回来,可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