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4 章 满城皆敌
洛阳城东,一处茂密的山林中,有一古旧的大殿。
昔日,年久失修的宗人府大柱,如今换了新漆。
此刻,朱红漆面透着无数火影。
大殿前,项楚宗族来了近千人,他们点燃火把,围成一片,群情激愤。
大旗下,六祖公的慷慨叙述恶贼,无数项楚宗室怒目不已。
“赵王周云,不过一边镇宗族,圣君北伐,倚重此人,谁料竟尾大不掉。”
“他残害忠良,残害宗室,实乃国贼也。”
“在中原笼络军心,在洛阳铲除异己,更是私吞大量税银、黄金,数以十万计。”
“今圣上只不过召他入宫,对峙圣旨一事,此贼竟然心虚抗旨……”
大殿门前,火光熊熊,旗帜潇潇。
无数项楚宗室子弟,听着奸王周云的所作所为,皆恨不得嗜其肉,喝其血,诛杀此国贼。
随着六祖公项槐说到高潮,振臂高呼。
小山林里,爆发了惊天呐喊。
近千项楚宗室,高举长刀长槊,誓要剿灭抗旨者赵王。
大殿内,无人在意的角落,
有一个国字脸老者,他与殿外群情激愤的宗族显得格格不入,
他面带落寞,偶尔看两眼近千族人,不禁低头叹息。
到底是项槐瞎了,还是所有宗族成员都瞎了?
他们现在身上的甲胄、兵器,都还是圣武改革的成果,
此刻,近千宗室子弟选择视而不见,大肆鼓吹赵王误国?简直荒诞。
身后是嘈杂的呐喊,橘黄色的火光照亮了殿内的黑暗,但却让黑暗显得更诡异了。
三叔公默默的转身,他扫视了一圈祖宗牌位,最后目光定格在楚太祖项衍的灵位上。
项瑾自嘲的笑了笑,摇头喃喃自语,“太祖爷爷,三权分立,杀一存九之术。”
“如今,赵王就是大楚眼里的那个一吧!”
“大伙都知道,项槐在说谎,但大伙都配合项槐说谎。可忠义之人,就该死吗?孙儿真的不明白……”
“不明白,就不要明白!”不知何时,殿外项楚宗族子弟早已出发。
此刻,四位项楚族公,目光阴冷的瞧着三叔公。
六祖公项槐身覆朱红玄文锦衣,头戴楚冠,
身姿秉秉,样貌堂堂,一派为国为民之象道。
“三侄儿,你执迷不悟,一点境界都没有,如何担任项楚族公?”
“哈哈哈。”国字脸项瑾目光炯炯,冷视四位族公,声如洪钟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赵王逆转北战,救国于水火。平定中原,立大楚盛世,今日尔等所作所为,乃不信不义。”
洛阳,小山林里,
近千宗族,带着上万披甲人,星火点点,等候军令时。
忽然,远方出现骚动,几十个骑兵回了宗庙大殿。
听人群说,好像是三叔公项瑾同周云贪腐银钱,被族公点破,现在癔症了。
宗人大殿,四支锋利的长矛,刺穿了三叔公的身体。
大殿前方,是几十个愤恨不已的宗族少年,
他们簇拥了项槐等人,居高临下,面带鄙夷的瞧着国贼三叔公。
族宗牌位前,三叔公抓着两柄长矛,口喷鲜血,咬牙切齿道。
“太祖第四子第三孙项瑾!圣明皇帝九年将,帐下攒有敌将二十三颗。”
“早知今日,当初瑾还不如死在西域……哈哈哈,咳咳。”
-----------
残月。
寒风。
赵家宗族府,此刻旗帜连绵,人头攒动,一眼无边。
不同于项楚宗人府的散兵游勇,校场上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精兵。
他们身覆扎甲,刀盾长矛,弓弩齐备,武装到了牙齿。
哒哒的马蹄声响起,一位身穿绣花朱红玄甲的俏丽女将,
在赵家权贵的簇拥下,缓缓来到校场将台。
三丈大纛,随风飘扬。
几十面战旗,猎猎作响。
赵贵妃望着兵强马壮的大奇关赵氏,享受着万丈荣光,
她不禁陶醉其中,嘴角划过冷笑,眼里全是扭曲的得意:周云,那年你当众羞辱本家主,可曾想过今夜?
数年前,建安军第一次军议,周云呵斥赵家主穿甲招摇,令其换黑甲。
当众呵斥,这就像一根刺,一直扎在赵家主的内心深处。
今天,她终于可以报仇了。
将台上,雍容华贵的赵贵妃轻轻招手,
琼宇楼掌柜赵平,甲胄砰砰作响,大步流星而来,行礼道。
“家主有何吩咐,赵平鞍前马后,必为家主办妥。”
“赵平,只带红旗,不立旗号,率大军剿灭周云。”
闻言,赵平不禁一愣,疑惑道。
“家主,不立旗号,皇帝跟赵王也会知道赵家参与了。”
“啪……”
一根金鞭拍在赵平的头盔上,赵家主骑着北狄大马,居高临下,蔑视道。
“叫你做你就做,哪有为什么?”
“不立旗号骗的是大头兵,不是将。周云得军心,落井下石,今后军中难行!”
-----------
圣武二年,十一月二日。
随着洛阳的钟声响起,无数早有准备的家族蠢蠢欲动。
一个个大院子里,仆人川流不息,火把渐渐亮起。
无数门阀权贵,将甲胄从库房中拉出,集结族兵,伺机而动。
昭行街,窦府。
洛阳将门,五姓望族窦氏压抑的太久了。
他们望见帝都洛阳繁荣鼎盛,
但其利益却被贱民跟北疆泥腿子拿走,窦家都快急疯了。
终于,圣武皇帝要对周云动手了。
在这一天之前,如果谁敢对赵王动手,那就会遭到建安军致命的打击。
可在这一天之后,赵王就是乱臣贼子,
如今身陷洛阳,满目皆敌,插翅难逃。
清脆而又杂乱的马蹄声,在窦氏中堂府院响起,
三千骑兵,长刀马槊,被三个宗族后生大将率领,前往城东,参与灭赵之战。
皇宫东门,安福门外,宗族府邸众多。
此刻,一个个权贵宗族兵马齐聚,赶往赵王府。
兵卒如水流,渐渐汇聚成海洋。
二十二坊中,不少昔日的江湖势力,也想分一杯羹,
他们倒不是想要军功,只是看看有没有能抢的。
且对他们来说,抢赵王行,抢别人也行。
当然,还有一些宗族势力,只不过是见别人占便宜,害怕自己占不到,也就跟着行动了。
整个洛阳,大势所趋下,几乎都参与了倒赵的行动。
随着二十四座望楼的钟声,几十里洛阳,海洋一般的兵马在向赵王府涌去。
---------------
“嗡!”
“嗡!”
“嗡!”
正阳宫前,皇城号角嗡鸣。
乾政殿五千右牛卫精锐,奉圣武皇帝令,在刺面将军南野的率领下,山呼海啸般出了城门洞。
于此同时,几百步外,一个三进院落中。
十二个黄门太监站成一排,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命御前中郎将项盖,前往朱雀门,请赵王家眷入宫。”
身高九尺半,头戴两龙斗宝盔,身覆紫金鱼鳞甲的雷公脸丑汉,接过圣旨后,疑惑的询问。
“公公,赵王府高手如云,请家眷难免有误伤的。”
李公公是最近太后提拔的,这些干内宫事务的,都是人精,他们最怕这种要问明白的蠢货。
因为宣旨太监说明白,是要担责的。
乱说话,有时候,那可是要灭九族。
小院石板上,李公公嫌弃的鄙夷道,“太后的意思是,随便中郎将请!”
狗东西,云里雾里!
项盖最烦就是这种没蛋的货,他浑身气血澎湃,刚想发怒,就被大哥铁人王阻止了。
“就是随便杀的意思。”
闻言,项盖先是一愣,随即放声狂笑。
片刻之后,大楚御前中郎将,马跨赤影,身覆紫金甲,手持方天画戟。
带着一阵阵讥讽的癫笑,率领三百御前铁骑,消失在长街尽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