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似乎是从张宪的沪城司令部传出来的,可信度非常高。
听说是厨子上菜的时候偷听到的。
也有说是扫地老妈子懂汉斯语。
反正越传越怪。
具体怎么泄露的消息难以统一,唯独第一战区要与汉斯帝国结为同盟的消息是一致的。
不会吧,不会吧?
第一战区怎么会跟汉斯帝国结盟呢,不是跟旭日帝国打出深仇大恨了?
张宪向来是跟阿麦瑞克帝国、大阴帝国一起玩的,还得加上一个高卢帝国,大家走得近,互助互利。
突然传出无稽之谈的谣言,必然是谣言,不可信!
是不是谣言先不提,在南洋活跃的张宪怎么突然返回沪城了?
曾几何时,他张宪的行踪也能作为专门情报,可以登上各大帝国的高层办公室了。他的一言一行,足够影响到各方判断。
借用一句天朝的古话,叫无风不起浪。
既然有了第一战区与汉斯帝国的谣言,必然是有一些相关的牵连,需要尽快探查清楚,并令各基地提高警惕。
一旦张宪加入对方的战车,后果不堪设想。快速作战编队可以直达苏伊,没有任何阻拦的杀入澡盆海,打破海域上的封锁。
亦可以向东偷袭阿麦瑞克基地,联合旭日帝国横扫大洋战区。
还可以北进夹击白垩帝国,偷袭大白熊东部防线,破坏输血的后勤补给线,与汉斯帝国的进攻互相呼应。
张宪的任何一个选择,都足够打破战局的平衡,决定胜负双方。
因为他不仅仅有一支可以干扰胜负的海上舰队,还有一支强大的地面部队。
海军吨位40万+,步兵兵力200万+,影响力与日俱增。
这个节骨眼上返回沪城,难不成真的要筹备北进作战?
北上猎熊,夹击熊熊?
好奇心全被揪起来了,打探,务必全力打探第一战区司令部的消息。
司令部内,
张宪、张大彪、陈恭树、陈大雷等人都在,其方面军麾下的主要军官也在,统一向司令汇报扩军情况。
沪城的情报传的沸沸扬扬,张宪听汇报听的昏昏沉沉,毫无表情。
主要的汇报解释后,张宪看向张大彪:“我对第一方面军还是尤为看重的,所辖地区最为富奢,目前总兵力50余万,预计扩军24个师,也才仅仅90余万人,有点小小的失望啊。”
“大彪,你怎么看?”
张大彪想的是三大方面军均摊,200万的扩军名额,大家一人一份。
他张大彪分70万,楚云飞分70万,廖书浇分60万,如果哪个方面军有困难,张大彪再多分担10个师的兵力,也没有任何问题。
一听他的回答,张宪直接笑了。
“你们三个跟我玩兄弟情呢,考虑狗屁的均分,我只问你一句话,第一方面军最多能扩充多少个师出来,速度要快,质量要高。”
“50个师是肯定没有问题的,长官你是知道我的,我张大彪带兵多多益善。”
呵呵,
行,有点子意思。
张宪大手一挥,那就按50个师的标准扩充,还给张大彪出了个主意,不一定全部征召,拉拢与吞并也是可以的。
统帅部有不少兵力,留给他们也是浪费,不如来第一战区发挥余热。
这么久了,鬼子华中派遣军依然有20万人左右,杵在统帅部的大门口,将统帅部跟第一战区分割开。
换成张宪来带队,早把这批鬼子给灭了。
也好,分开也好,省的有人来恶心他。
让众人都散了,单独留下张大彪商议要事,第一方面军手上的部队分三类整编,
其一是机械化装甲师的标准,至少配备一个坦克团,其余火炮等不变,预计编制10个师;
其二是按照主力摩步师的标准,配备足量的火炮跟火箭炮,搭配汽车摩托车等,实现机动作战能力,编制为30个师;
其三是按照普通步兵师的标准来整顿,配备枪械、火炮,实现半摩托化标准,搭配一些畜力,编制为30个师。
这样整编下来,张大彪手上会有70个师,每个师按照 1.8-2万人的标准,足够达到150万兵力。
足够分担张宪扩军压力的大头。
楚云飞那里问题也不大,也按照70个师的标准,同样是10\/30\/30的比例,分出三等来。
汽车、卡车、摩托车的产能不足,这也是张宪底子薄弱的根本,仍需要大量的车辆来弥补机动性不足的问题。
有了足够的坦克、卡车后,还有自行火炮、卡车炮等进一步优化换装,一口气装备几百万人不现实,争取先把30个装甲师拉出来,再拉出90个摩步师,90个半摩步师。
下一步就准备对大白熊薅羊毛,联军向他支援的物资多达千万吨,其中包含数以万计的卡车、摩托车。
科伦舰队已经往苏伊、波斯去增加影响力了,也需要廖书浇的第三方面军向远东方向增加压力。
张宪这次放出来的消息,就是为了刺激大白熊,准备对这头冰原熊放放血,让他心甘情愿的拿出物资来平事。
在沪城停顿的时间不长,安排了张大彪放心扩充兵力,大胆的整顿新兵。
随后直飞四九城,与楚云飞的班子碰面,大大小小的军官齐聚,也算是一场小规模的盛会。
军用汽车汇聚到方面军司令部,吴敬中、陈恭树两人同在,此次陪同张宪的,就是这两位情报处的老人。
没想到出了一点点意外,楚云飞大包大揽的要分担压力:
“长官,我这边优质人口众多,最近又无额外的战事,50个师的标准不算问题,多整顿10个师,20个师,压力并不大。”
“云飞也愿意为长官分忧解难,多承担一些,只有一个要求,多多的配备火炮,配备自行火炮,让我第二方面军的兵力提前往南洋作战。”
他楚云飞实在不想继续屯兵了,抓紧安排上战场吧。
坦克、飞机、大炮都有了,几十万的兵力也训练精良,何时北进,何时南进。
南洋捉鱼,北进猎熊,他楚云飞都能接受,不怕严寒与酷暑,不怕条件差。
“长官,楚司令之言,也是我等军官之心,愿为长官分忧,虽死犹荣!”
各师长、参谋,大多挂着少将军衔,异口同声,其声如雷。
可见楚云飞调教的本事不错,军官有股子气势,也有股子血性味道,让张宪甚是满意。
在治军这一点上,张大彪不如楚云飞,差了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