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没能前去朝鲜,没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杨应龙,心中就存有不快的情绪。】
【此番行动与动员,白跑了一半路程不说,因为没有参与到抗击倭寇的战斗,没能获得战功与战绩,加上杨应龙召集之兵,也不是有大明军户的卫所兵。】
【因此,杨应龙其行,一来一回走了一趟,并没有获得大明朝廷的任何军费。】
【这让杨应龙心中,存有一定的怨气。】
【虽说此时,杨应龙心中之气,并不大,但在心中闷气还没有消失之时,新任四川巡抚王继光忽然就送来的一纸命令式的勘问令。】
【这立即就激起了杨应龙心中更大的不满与愤怒。】
【并且,在得知新任四川巡抚王继光的一些个人事迹与传闻之中,杨应龙果断就拒绝了王继光的勘问传令。】
【不管他王继光是‘改土归流的强硬派’,还是另有目的贪婪小人,在杨应龙看来,自己已经交纳了两万银白银,自己没能前去朝鲜将功赎罪,更是非他之过。】
【在大怒过后,杨应龙直接就将自己这段时间内所遭遇到的事件,进行了联想与猜测。】
【杨应龙本来就是多疑善猜之平,这一联想与猜测起来。】
【杨应龙立即就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对于将功赎罪之事,虽说是自己主动请缨,但自己也是奉命行事,况且自己行军至一半路途,为何朝廷又突然下令,要自己按原路返回?】
【自己回到播州才过了多久,并且都交纳了两万两白银的赎金,为何还要重提旧案?】
【自己第一次被朝廷关押勘问时,自己该说的都已经说了,该交代的也都已经交代了,都已经被录入案宗里了。】
【这新任的四川巡抚王继光,是想要从我手上勒索钱财,还是想趁机想要了自己的命?】
【本就多疑的杨应龙,越想就越觉得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
【不管他王继光,是想要从自己手上勒索钱财,还是借机对自己动兵,要以武力逼迫的手段,从自己手上进行‘改土归流’,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毕竟播州之地,在他杨氏一族手上经营了7百多年,他杨氏一族在播州之地权力与地位,绝对不能从他杨应龙的手上丢掉。】
【否则他杨应龙在将来,如何进了个祖地,又以何种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
【于是,在杨应龙拒绝勘问令书后,即刻着手加固播州防御工事。】
【关于自己以及杨氏一族在播州的权利与利益之事,杨应龙还是看的很重要的,毕竟,防患于未然,总是没有错的。】
【杨应龙先后在娄山关,海龙囤等战略要地增筑城墙,并设置多层了望塔,又派驻精兵日夜值守。】
【之后,又征调民夫在关隘要道埋设蒺藜,挖掘陷马坑,囤积大量粮草,箭矢,摆出一副不会屈服的架势。】
【同时,杨应龙暗中联络周边的各寨土司,以姻亲,利益相诱,结成攻守同盟,扩充自身势力。】
【杨应龙对其它土司言明道:“自己醉酒误杀正妻一案,本已向大明朝廷交纳了两万两白银的赎金,事已过去。”】
【“然而,大明朝廷的政令,总是如此的朝令夕改,一天换一个样,让人难以信服。】
【“他们每换一任巡抚,就又更改一套政策,现任的官员,不管上一任官员的政策,这还让其它人,还让播州的百姓民众,还怎么活?”】
【“他们总是说我们播州之地,乃至整个西南地区,都是蛮夷之地。”】
【“我们在这蛮夷之地,当了数百上千年的蛮夷,有了自己的族规,有了自己承传与习惯,他们却说我们族规是是陋习,是不符合《大明律》的。”】
【“他们总说,我们的传承与是陋习落后的,是未开化的野人陋习。”】
【“可他们,可曾知道,我播州百姓遵循祖训,以血盟誓,以命护族,在这群山之间繁衍生息的不容易?”】
【“朝廷那些坐在高堂之上文官儒生,连我们的山路都未曾走过,仅凭一纸文书,就想将延续数百年,上千年的传承废除,你们可愿答应?”】
【“他们派人教我们说官话,着汉服,还要将孩童送进儒生书院,可那些夫子教的仁义道德,在这深山里能挡得住虎豹吗?能换来粮食布匹吗?”】
【“他们先是派人清查户籍田亩,再以‘赋税不足’为由削减我们的卫队,下一步,怕是要把我们的土司印信都收走!”】
【“如今,这当初被他们嫌弃,被他们看不上的蛮荒之地,在不断发现有矿产的资源之后,现他们当中有人就开始动起了歪心思,就开始坐不住。”】
【就开始想把手伸到这里来,想要半路摘桃,我们能答应,你们的族人能答应吗?”】
【“他们总是,借用大明朝廷的威严,以各种名义,来打压我们。”】
【“那些贪婪不知足的高堂之人,无非不就是为了从我们手上,夺地,抢走属于西南地区百姓,属于尔等的资源与财富。”】
【“大明朝廷,有意拿我杨应龙来开刀,这刀一开但了,在见了血之后,难道砍的就仅仅是我杨应龙的人头?”】
【“难道,砍的就仅仅是我杨氏一族的命脉吗?”】
【届时,诸位百年死后,魂归九泉之时,又以何种面目见列祖列宗?】
诸天万界大明时代。
民间:
百姓甲:“可以,到了天道后世的大清王朝,他们在面对同样的问题,就是一杀平之?”
百姓乙:“杨应龙的这番话,听上去也合乎情理。”
“就拿杨应龙的这番话,用来对付想要推进‘改土归流’的大明官员,几乎都用得上,还能让众多大明官员被怼的无话何解。”
百姓甲冷言道:“老兄,天真的了,论口舌之争,有谁能是朝堂腐儒的对手?”
“他们可以仅用一句话,那就可让杨应龙有言说不出来?”
百姓乙诧异:“何话!”
百姓甲慢慢言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此话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