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从莲花湖一路而来,视察榆树县,在乌拉提河村与农民在田间地头了解这几年的水稻种植情况和收入情况,领导露出笑容,还热情地与大家合影。
中午前,车队直接来到北江工业大学,当车队缓缓驶入北江工业大学校园,安静的校园顿时热闹起来。车队径直停在行政楼前,车门打开,中,领导走下车,面带亲切的微笑,向早已等候在此的师生们挥手致意。“同学们好!老师们好!”温暖而有力的问候声响起,瞬间拉近了与师生们的距离,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青春洋溢的脸上满是激动与喜悦。
中,领导热情地走向同学们,与他们一一握手。“你是哪个专业的学生呀?学习压力大不大?”领导亲切地询问着身边一位同学。这位来自飞行动力工程专业的大二学生,略显紧张却难掩兴奋,说道:“我学的是航空飞行动力工程,虽然课程多、实验也不少,但我特别喜欢这个专业,每天都充满干劲!”领导笑着点点头:“航空飞行动力工程是工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希望你能扎实学好专业知识,未来为我国航空制造业发展贡献力量!”
接着,领导又与几位同学聊起了校园生活。“学校的社团活动丰富吗?有没有参加什么感兴趣的社团?”一位参与机器人社团的同学立刻来了精神:“社团活动特别多!我在机器人社团,和小伙伴们一起设计、制作机器人,前不久还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获得了很不错的成绩!”领导听后十分欣慰:“太棒了!在社团里不仅能锻炼实践能力,还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希望你们继续保持这份热情,不断探索创新。”
随后,中央领导与同学们一同前往学校食堂。食堂里,饭菜飘香,充满了烟火气。领导在窗口前排队打饭,和同学们一样选择了家常菜,还特意叮嘱工作人员:“要保证饭菜质量,让孩子们吃得健康、吃得营养。”用餐时,领导与同学们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食堂的饭菜合不合口味?价格能不能接受?”同学们纷纷表示对食堂的饭菜很满意。一位来自南方的同学说:“虽然离家远,但在这里能吃到家乡口味的饭菜,感觉特别温暖。”领导笑着说:“学校就是你们的第二个家,一定要让大家感受到家的温暖。”餐桌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氛围轻松融洽,就像一家人在拉家常。
午饭后,尽管行程紧凑、十分疲惫,中,领导却顾不上休息,便来到会议室,与师生们进行座谈。会议室里,气氛庄重而热烈,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早已做好准备。
座谈会开始,教师代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张教授率先发言。他神情庄重,眼中满是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尊敬的领导,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秉持着‘授人以渔’的理念,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我们学院近年来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科研课题中,在实践中学习、成长。例如,我们与一家新能源企业合作,共同研发新型储能材料。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从最初的理论学习到实验操作,再到数据分析,都全程参与,取得了不少令人惊喜的成果。但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科研经费的紧张、高端科研设备的不足等问题,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让我们在科研和教学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接着,学生代表、导弹专业的研究生小王起身发言。她的话语中充满朝气与自信:“领导好!很荣幸能在这里发言。在北江工业大学学习的这些年,我收获满满。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广阔的发展平台。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参与了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比如算法优化、数据采集等问题。但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不断尝试、不断改进,最终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通过这个项目,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更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和坚持的重要性。然而,我们在学术交流方面还有所欠缺,希望学校能组织更多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活动,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能接触到更多前沿的学术理念和技术。”
中,领导认真倾听着师生们的发言,不时点头,还详细记录下大家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在师生代表发言结束后,领导语重心长地说:“听了大家的发言,我深受感动,也倍感欣慰。老师们坚守教育一线,为培养人才默默付出;同学们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展现出了新时代青年的风采。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责任重大。对于老师们提出的问题,相关部门一定会高度重视,尽快研究解决,为教学和科研创造更好的条件。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希望你们珍惜在校时光,刻苦学习,勇于创新,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未来的工作中,都要敢于担当,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座谈会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师生们深受鼓舞,心中充满力量。中,领导的到来和亲切关怀,如同一股暖流,流淌在每一位北江工业大学师生的心中,激励着大家在教育和学习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上午在榆树县时,孙国华靠不上前儿。不过,随同领导一起来的另外一位常委主动给了孙国华机会,两人相聊甚欢。
对就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