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二人正说着,小厮兴儿前来传话:“二爷,忠顺王爷去东府传旨去了,让您也快些过去。”
贾琏一愣:“传旨?传什么旨?”
兴儿回道:“反正是喜事!”
贾琏忙将巧姐递给王熙凤,又喊平儿:“快来伺候我洗漱换衣!”总不能出门带着女儿的奶味儿尿味儿吧。
平儿在兴儿来报的时候就让小丫鬟们准备了。
听到吩咐,忙一挥手,小丫鬟们端水捧着布巾香胰子等物鱼贯而入。
她则从箱子里取出一袭见客的宝蓝色绣云纹雪缎长袍,等着装扮贾琏。
……
听到有圣旨到,贾珍一边让人摆香案,一边让人通知秦可卿与惜春。
他则换了正服去应酬忠顺王。
忠顺王坐在花厅里喝着明前龙井,品尝着各味点心。
什么杏仁酥、花生酥、梅干菜咸肉棋子饼等等,个个味道都不错。
“真会享受。”他长叹一声,微微摇头,比自个儿还会吃。
不过,捏着块杏仁酥,他忽然问侍立一旁的白前:“这味儿怎么有些像点心铺子的?”
白前微微一笑,你对我们姑娘所知甚少啊。
“回王爷,点心铺子就是我家姑娘的生意。”
不止点心铺子,还有洋货铺子,都是惜春与贾珍合股开的。
贾珍出铺面人手,惜春则以技术入股。
至于名字,如此直白肤浅,是因为惜春就是如此直白肤浅,想不出高大上的。
贾珍也没插手,随她去了。
“原来如此。”忠顺王懒洋洋的道,“来,上一份双皮奶,一份桂花酸梅汤。”
白前:……
这“点心铺子”开了两三年,除了点心,还有众多新鲜饮品,生意比老店采芝斋、叶受和、稻香村还好,尤其以不断推陈出新驰名京城。
可以说,内城的居民就没有谁家没去买过的。
因为没开分店,每日介排队的人不知多少。
人家铺子说了,每日定量,售完即止。
忠顺王倒是觉得这样的手段不俗,勾的人欲罢不能。
等贾珍到了花厅,忠顺王又吃又喝,已经直打饱嗝了。
“王爷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贾珍忙拱手行礼。
忠顺王虚虚指点了点他:“虚伪!一如既往的虚伪!”
贾珍哑然。
两人相差好几岁,贾珍在京中出尽风头的时候,忠顺王还在上书房苦逼的读书,哪里知道人家对他有所了解呢。
“不敢!”还能怎么说?服软呗。这京中除了延平帝,当红炸子鸡非忠顺莫属。
无他,站队站的正确,虽然风险大,收益也可观。
只听忠顺长叹一声,颇为失望的道:“我不信!”
贾珍愕然,又迷惑不解:“什么不信?”
忠顺捶胸顿足:“京城人谁不知贾家玉郎之名?还说他仙气飘飘,清冷矜贵。能得玉郎一笑,此生无憾!”
贾珍迷惘问:“说的是我?”
没听到有这说法吧?
白前扭头,类似消息都让扶风过滤了,自然大爷是不知道的。
“今儿一见,大失所望,你呀,也是个俗人了!瞧瞧,刚才说的话要多么虚伪有多么虚伪!”
忠顺手里的紫檀镶螺钿如意头折扇已经扇得跟风火轮似的了。
不过,那满脸多姿多彩的表情却极其动人。
贾珍微微皱眉,虽然都说忠顺“混不吝儿”,他一直是不信的。能在精明内敛多疑的四皇子手下混的如此好,能是普通人?
听说他爱听戏,莫非也跟着学了不少?瞧这模样,戏精也不如!
“王爷谬赞,在下不过一普通男子罢了。”贾珍连连摇头。
“哈!”忠顺又用扇子指指他,“你普通?”头摇了摇。
白前忙道:“王爷,大爷,香案摆好了!”
贾珍看向忠顺,一伸手:“王爷,请!”
忠顺看他一眼:“走。”
两人来到院子,秦可卿与惜春已经等在香案边。
见两人出来,忙上前行礼。
忠顺受了。
他仔细看了惜春一眼,赞道:“小丫头一看就是个心思玲珑的,难怪能搞出那么多新鲜吃食。不错,大部分我都爱吃。”
惜春正迷糊呢,不是说贾家与北静王是一条船上的,与忠顺是政敌吗?
这瞧着不太像呀。
她忙笑着道:“王爷谬赞。王爷爱吃,是小女的荣幸,晚点让人抄了方子,给府上送去。”
忠顺哈哈一笑,一指惜春:“是个机灵丫头!”说着,从腰上解下一块玉佩,“赏你的见面礼!”
惜春看了一眼贾珍,贾珍微微点头。
惜春忙双手接过:“多谢王爷!”
“罢了!”忠顺一摆手,似乎并不在意。
“宁国府三等威烈将军贾珍听旨……”
贾珍领着妻子、妹子、仆从,哗啦啦跪了一片。
“……‘嫁接’之术……擢升为二品奉国将军……”
“谢主隆恩!”
惜春又一次跟着接了圣旨。
都说一回生二回熟,这回她表现的很沉稳,不像上次心里七上八下的,尽胡思乱想,什么无意失了礼,被痛斥甚至杀头,想象力突破天际。
贾珍接过圣旨,心里很平静,早就谋划好的事儿,一朝实现,反倒有种空虚感。
就像……就像好不容易攀上高峰,极其兴奋后的贤者时间。
那是来自灵魂的一片空白,亟待寻找新的目标来填补。
下一个目标:一品辅国将军!
贾珍默默定下又一座高峰,只等目标实现,再次体验这空虚感。
忠顺见贾珍眼神发亮,心中暗暗哀叹,少时的偶像也不过如此,还是成了追逐权势的凡夫俗子一个。
唉,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岁月是把杀猪刀,谁也躲不过去,总会面目全非,变成红烧排骨,红烧肉,狮子头,猪头肉,九转大肠……
莫名的,望着头顶瓦蓝瓦蓝的天,忠顺有丝忧伤。
这忧伤也是蓝色的,轻透,似有还无,一圈圈袅晴丝般缠绕着他柔弱的心。
“哦,对了,朝廷收缴欠银你们都听说了吧?”忠顺收回那丝感伤,又问贾珍。
贾珍连忙说:“既然王爷开口,明儿珍便去户部还银。”
忠顺拍了拍他肩膀,赞道:“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