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沧下车之后,魏薇上前主动说道:
“两位院士都在这边,张院士是农大的兼职教授,偶尔来上上公开课,黄院士就是农大的教授,平时就在这里做做实验、带带学生。”
“黄院士没有在学校里面任职吗?”
魏薇摇了摇头说道:
“黄院士不喜欢管事,没事就窝在自己的实验室里面,除了带学生、做实验,就是去他负责的几个种植基地出差,平时活动都很少参加。”
李泽沧点点头,表示了然。
这些是之前两位大佬的信息里面没有的,现在从得来的信息做的出基本判断就是,这两位都是那种很低调、一心为了学术、为了研究的那种真正的大佬。
让李泽沧没想到的是,等他来到会客室的时候,农科院的张院士已经带着自己两个学生在等着自己了,魏薇在李泽沧边上小声说了一句:
“这位是农科院的张院士。”
李泽沧看着这个身材高大的老头,连忙快走两步,然后直接握上了主动伸出手的张院士的手,嘴里面很客气的说道:
“实在是不好意思,让张老等我。”
“李总真是年轻啊,一开始小魏找到我,我还以为是玩笑呢,.
等到了解了一下你的信息之后,才更加充分的认识到长江后浪推前浪这句话啊,世界终将是你们年轻人的世界啊?”
握手完毕,李泽沧笑着说道:
“我只不过是年轻胆大、想法多一些罢了。
可能能发点小财、赚点小钱,可是人类的进步还是看科技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可不是靠着小聪明就能完成的。
还是需要您这样的天才并持之以恒的努力,才可能成功啊。”
李泽沧谦逊的话还没有说完,门口就又传了一个略显苍老但依旧有力的声音:
“科技虽然不是靠着小聪明,但更多的时候靠着的都是天才的灵光一现,之前我就相信这种理论,在了解了李总的情况之后,更相信天才论了。
世界还是由天才推动的,你的那个唯天才论的观点,我很喜欢。”
看见魏薇给了自己一个眼神,李泽沧连忙迎了上去:
“黄老,您这句天才我可不敢当,之前的言论也只是有感而发罢了。”
三人落座,张院士好奇的问道:
“老黄,李总还有什么惊世骇俗的观点,居然把你都征服了?”
“你这是功课没做到家啊,什么都不了解就准备到人家手底下打工了?”
老黄笑着打趣了一句,看得出来两人关系很好。
“你以为谁都和你一样,脾气又臭又倔,我管他什么人,这样的机会摆在眼前,老虽老矣,但仍应义不容辞。
你别岔开话题,还是先和我说说李总的这个让你都佩服的观点。”
老黄呵呵一笑:
”真佛就在眼前,你又何必问我?”
老张一拍脑袋,然后看向李泽沧,很认真的问道:
“李总,你的什么观点让老黄这家伙如此心悦诚服,这老小子一辈子可是不服人的主。”
“张老、黄老,二位就别一口一个李总了,论年纪我都是孙子辈了,论身份我的本职还是北大的一名学生,其他的都是兼职、兼职。”
“好,那我就直接叫你名字了,泽沧,还是先说说你的观点,我这人急脾气,好奇心被勾起来了,饭都吃不好。”
“哪有什么观点,就是当初在央视对话栏目上的一段话,大致的意思就是:
人类的发展,主要靠科技的进步。
而科技的进步主要靠的就是天才的出现。
天才的灵光一闪,可能就会将科技的进程推动几年、几十年甚至更多。
当然了这种天才也是需要积累、需要努力的,但是人类的发展进步主要靠的都是天才。”
张老思考了一会说道:
“那你的意思是普通人就没有用了,世界只留下少部分精英就行了?”
“当然不是,我认为这种能产生天才的天赋,绝对不是靠着遗传的来的。
两个北大的状元结婚,生下来的孩子,可能连北大都考不上,这种情况我称之为智商回归,回归均值。
我认为这种天才的出现、这种高智商人的出现,是靠基因突变而产生的。
为了多出现这种天才,人类更应该保持庞大的种群数量。
只有这样基数大了,天才出现的几率自然也就大了,而且大基数还可以更好的完成一些基础工作。”
“你这可真的有点惊世骇俗了,貌似和现在的人口政策不符啊?”
“政策就一定是对的吗,我就是反对计划生育的,哪有因为害怕未来,而主动减少种群数量的。
正如节目上泽沧说的,就算是要减少人口数量,也要等到自然选择的时候,等到人真的多到吃不上饭了,自然就会有人被淘汰。
可是谁又能确定在这期间不会有新技术出现,新科技出现,增加地球容纳的人口数量呢?
难道几百上千年前地球也能容纳这么多人,还不是现在科学技术进步了,说不定再过几十年,人类都能登陆火星,开辟第二家园了。”
黄老掷地有声、很硬气的说道。
老张笑着说道:
“好了你老黄,你把矛头对准我干嘛?
又不是我制定的人口政策,我要有决策权一定同意你的观点。
这也不是咱们今天要聊的啊,给你这一打岔差点把主题给忘了,你我闲人一个,可别耽误了泽沧的时间。”
听到这句话,黄老也才想起来,连忙对着李泽沧问道:
“泽沧,你说的在远东地区承包土地的事情是真的,什么时候能定下来?”
黄老说完,张老还有他两带的学生,全都一脸期望的看着李泽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