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夫,你可真是太厉害了!”赵亮不禁赞叹道,他看着方岩锦将姜朗天的东西迅速而准确地拼接起来,心中对方岩锦的赞赏又增添了几分。
赵亮心中暗自感叹,他们这几个人虽然各自有专长,但像方岩锦这样几乎无所不能、样样精通的人,实在是少见。他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妹妹姜君君,方岩锦和姜君君一样,都是那种让人钦佩不已的全能型人才。
赵亮提出的问题是关于如何解决一件棘手的事情。这个问题不仅考验一个人的智商和情商,更需要果断的决策能力。然而,方岩锦并没有被这个难题难倒,他稍作思考,便给出了一个堪称完美的答案。
所有的问题都被方岩锦轻松地解决了,大家纷纷让开房门,对方岩锦投以钦佩的目光。方岩锦手持刚刚拼接好的两个小人儿,微笑着打开了房门。
就在房门开启的瞬间,一缕温暖的阳光如金色的细纱般洒进屋内,恰好映照在姜君君的脸庞上。
那一瞬间,仿佛时间都凝固了,众人眼前的姜君君宛如沐浴在光芒之中,身上散发出无数道耀眼的光芒,令人目眩神迷。
方岩锦看着床上坐着的女孩,一步步坚定的走向她。
姜君君身着一袭由慕容曦和华商等人精心缝制的旗袍,那旗袍的剪裁精致无比,完美地勾勒出她曼妙的身姿曲线。她的头发今天也被巧妙地挽起,用一根晶莹剔透的玉簪固定着,更衬得她面若桃花,娇艳动人。
此刻的姜君君端坐在那里,宛如从古代画卷中走出来的美人一般,散发着一种古典而优雅的气质。她的美,不仅仅在于外表,更在于她那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幸福和满足感。
姜君君满心欢喜地凝视着眼前的男子,这个男人便是她即将携手共度余生的伴侣。他的出现,仿佛是命运的安排,让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和安心。
这份温暖与安心,是和家人给予她的不一样,也许是因为前世没有体会过这样轰轰烈烈的爱情,才会有这种强烈的感觉。
“我来接你了。”方岩锦轻声说道,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紧张和期待。说罢,他单膝跪地,从兜里掏出一枚戒指。这枚戒指并非普通之物,而是他耗费了大量时间和心血亲手打磨而成的。
方岩锦小心翼翼地将戒指戴在姜君君的无名指上,然后缓缓抬起头,凝视着她的眼睛。在这一刻,他终于将这枚准备了七年之久的戒指戴在了心爱的女孩手上,心中的喜悦和激动难以言表。
这枚戒指是用弓单壳制成的,其表面光滑如镜,内部则刻着他们彼此的名字。这个小小的细节,不仅体现了方岩锦的用心,更寓意着他们之间那份独特而深厚的情感。
姜君君从方岩锦手里拿着的那两个小人上面,拿下来另一枚戒指,戴在了方岩锦的无名指上。
“方岩锦,今天我嫁给你了。”姜君君看着方岩锦,她终于嫁给这个第一眼就喜欢的男人了。
周围的人看见这一幕,不知道为什么都有点眼睛发热。
“好。”方岩锦所有的话语化成了一句好字,他十分感谢这个女孩坚定地选择自己,从未放弃过。这才让他得以拥有一个不同的人生。
方岩锦小心翼翼地拿起那双由华商和姜奶奶精心绣制的鞋子,仿佛它们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他轻轻地将鞋子套在姜君君那小巧玲珑的脚上,然后系上鞋带,动作轻柔而熟练。
完成这一切后,方岩锦温柔地抱起姜君君,仿佛她是一件易碎的瓷器。他慢慢地走出房门,每一步都显得那么小心翼翼,生怕惊到了怀中的佳人。
门外,早已停放着一辆自行车,车把上系着红色的绸缎,随风飘扬,宛如喜庆的旗帜。方岩锦轻轻地将姜君君放在自行车后座上,然后自己跨上自行车,准备出发。
姜君君就稳稳的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搂着方岩锦的腰,屁股下面是方岩锦特意亲手缝制的坐垫。那大针脚还是李娜教的呢,这能说李娜的针线活那是“真好”!
就在这时,一群青年男女也纷纷骑着自行车赶了过来。他们的车上同样绑着红色的绸缎,在阳光下闪耀着鲜艳的色彩。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的快乐。
这支自行车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朝着大院的方向前进。几十辆自行车在宽阔的大街上形成了一道壮观的风景线,吸引了无数路人的目光。
人们纷纷驻足观看,被这群年轻人脸上的笑容所感染,仿佛也能感受到他们的喜悦。
很多年后,还有人津津乐道的说起今天的场面。那是以后的豪华车辆都比拟不了的。
当然了,这样的场面,姜君君是必须留下照片的,所以他们的孩子和孙辈儿,也是有幸的在照片里看到了这一幸福的场景。
当自行车队渐渐远去,姜家这边也开始热闹起来。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空气中弥漫着喜庆的气息。
大家纷纷忙碌起来,有的在厨房里忙碌地准备着丰盛的喜宴,有的则在分发喜糖,还有的在热情地招待着前来道贺的客人。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期待着方岩锦和姜君君的归来,一起共享这欢乐的时刻。
方岩锦和姜君君他们一群人,骑着自行车,宛如一支浩浩荡荡的车队,在京都狭窄的小巷里穿梭前行。车轮滚滚,带起一阵轻微的风声,仿佛他们不是在骑行,而是在驾驶着飞车,风驰电掣般地驶向目的地。
没过多久,他们便抵达了大院门口。那气势,就如同他们所骑的并非普通自行车,而是一辆辆豪华跑车,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虽然他们早已提前报备过,此次前来的人都是大院子弟以及上报过的名单上的人,但是还是要经过检查后才让大家顺利地进入了大院。
毕竟,这里不是别的地方,住着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