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晨曦露出疲惫神色。
“我还以为养了这么几年,身子没啥问题,谁知道还是顶不住。都没用我做什么,不知怎么就晕倒了。这个家幸亏有汕洛他三叔,不然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汕洛毕竟年轻,遇到这些事他也顶不起来。”
何老太太说道:“文梁是个好孩子,只可惜他不是老大,他要是老大,也不会惯着他娘。”
她见提到蒋老太太侄媳皱了下眉,知道她不愿提她,也就不再提,只说说外面的情况。
“曹家我也去了,还有赵家,邱三太太人真不错,对你家音华就像自己亲闺女。还有你娘那,我让她放心,我会时常来看你。”
莫晨曦感谢道:“多谢婶子了,还想着去我娘家看看。”
“客气啥,这不都是一家人吗?我家汕桥刚来的时候,你娘家也没少照顾他。还有我来京里都是住你这。所以,别麻烦来麻烦去,谁能做啥就做点啥。”
莫晨曦只可惜原身命不好,没摊上堂婶这样的婆婆。
古代的规矩多,当儿媳是没有现代的儿媳这么自由,但大多数人家还是在乎脸面,还有一个就是家风,特别是大家族或文人之家。
刻薄儿媳贪图儿媳陪嫁的人家不是没有,很少,外人会唾弃,影响后代娶媳妇。
要不她可惜原身运气不好,换一个人家,就凭原身的为人性格和能干,和婆媳做不到亲母女,也能和睦相处。
蒋老太太过世,何家人全部守孝,儿子儿媳要守孝三年,孙子守孝一年,何文彦又病成这样,莫晨曦再不情愿,也要住在何家,不会想办法搬离,免得将来给儿女带来别人攻击他们的把柄。
有人会说你还是太窝囊,太圣母,蒋老太太那样的婆婆,外面人都知道她啥样了,你给她守什么孝?
何文彦不是说过了不让你给婆婆戴孝的话,你就应该拿这个话怼到他脸上,就说是你说的不让我给你娘戴孝,我是你何家贤惠媳妇,听丈夫的话,就算外人指责我,我也有话说。
莫晨曦没觉得自己牛逼,自己也不傻逼,她还是留在何家吧,反正闹腾的蒋老太太已经不在了。
又有人说了,古代不是有一个词叫夺情,皇上既然喜欢何汕昆,爱屋及乌,可以让何汕昆和他哥还有他娘夺情,给汕昆哥俩找个事,给孝节夫人安排到庄子里种红薯,那不就解决了?
还是女主太笨,不会想办法。
莫晨曦知道夺情,张居正牛逼吧,内阁首辅,他父亲去世,皇帝下诏命令张居正夺情留职。
多少人说去职守制乃人伦之道,攻击张居正贪恋权位就是不忠不孝,引起一场政治风暴。
现在的皇上还没白痴恋爱脑到为了何汕昆做煞费苦心的事,如今他看到小舅子不舒服,但是有时候情欲来了,还得找小舅子。
幸好皇后怀孕了,他不用去见皇后,但会时不时的各种赏赐下去。
宫里的人都知道了这事,除了皇后和几个嫔妃那里不知,王太后派人把皇后的宫殿守得死死的,任何消息不能放进去。
她要确保皇后平安生下皇子,至于嫔妃那里,是怕嫔妃知道了后用这个来打击皇后。
这么多年的掌控,皇上就算培养自己的人手,但后宫还是在王太后掌握之中。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外面的人觉得好快,何家的人度日如年。莫晨曦严令自家人不要出去,反正银子够用,买什么下人从后门出去。
虽然守孝期间低调一点,出下门回趟娘家,谁也不会盯着你,可是莫晨曦知道皇上的爱好之后如惊弓之鸟,恨不得赶紧带家人回相州,想着尽量别惹事,关在家里避免惹事。
所以全体不出去。
长时间呆着,好人也蔫哒了,更何况何文彦。
何文彦第一次生病的时候,就和以前不一样,好歹能控制住。
这一次完全控制不住,针灸他拒绝,按摩更拒绝,因为疼,管他兄弟还是儿子侄子,挥舞手臂就打。
何文梁几个精疲力尽,苦不堪言。
有一日,何文梁劝大哥,“大嫂和孩子们在后院,大哥也多为大嫂想一想。”
他的意思是大嫂的身体不好,孩子小,大哥就少闹腾点儿吧。
谁知道大哥看向他的眼光是恶毒,如今的大哥能简单说几个字,也是一个一个蹦出来。
“你……你……大嫂……当我……不知……”
何文梁脑袋轰的一下。
他和大哥是亲兄弟,他照顾大哥最多,以前家里有事,也是哥俩商量的最多。别人要是听了这句话不明白什么意思,他明白。
大哥说他肖想大嫂。
何文梁牙齿咬得咯咯响,拳头紧紧握着,大哥要是没生病,还要一拳上去。
他把大嫂当亲姐姐,还有那种长嫂为母的尊重,他体谅大嫂的为难,体谅大嫂的委屈,他一直希望大哥能够明白大嫂的不容易和为何家的付出。
就因为他向着大嫂说话了,而且是这么多年一直在为大嫂说话,大哥竟然这么怀疑他。
那次分家他还奇怪大哥怎么会同意,原来就是大嫂病了之后他多次为大嫂说话,不惜和母亲对抗,大哥怀疑他才想把他分出去。
何文梁斩钉截铁说道:“何家列祖列宗,我,何文梁,这一辈子对得起祖宗、对得起爹娘、对得起兄弟姐妹、对得起侄儿侄女!我这一辈子没大本事,不能让何家光宗耀祖,但我也不会有畜生之想、行畜生之事!”
说完他走了,不走他怕他忍不住,他也要发疯。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
他发誓,他以后的儿女成亲,无论亲家是穷是富,是猎户是要饭的,也要祖上三代清清白白,是正正经经人家。
守孝不能吃肉不能喝酒,何文梁当晚喝了个酩酊大醉,呜呜地哭了一夜。
他边喝边想,有人告他不孝正好,把他除名,把他赶出京城,他不要呆在龌龊心思的大哥身边。
不过没人告他,都以为他是累的,是被何文彦折腾的,因为他伺候何文彦最多。
第二天,心灰意冷的何文梁打起精神,让三个侄子去书房抄经书,抄经书也是尽孝。
又多增加几个身强力壮的仆男,跟着他一起伺候大哥。
一是让侄子们歇着,二是汕昆和汕桥都是聪明人,他怕他们从大哥说的不多的几个字里再猜出大哥要说的意思,让两个侄子后半辈子怎么过?
虽然会相信他们母亲不是那样的人,但在心里也是一个阴影。
至于他是同母兄弟逃不掉的,他给二哥下了点巴豆,让他又吐又拉,住偏院休息,后面就用他生病后病弱不让他近大哥跟前。
难怪大嫂对大哥冷了心,非得搬出去,之后也从不过问大哥的事。
没准之前大哥在大嫂面前也胡说过这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