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备考时光
林尘下定决心参加科举后,便迅速开启了日夜苦读的备考模式。书房成了他的战场,堆积如山的书籍便是他的武器。他深知,科举之路竞争激烈,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照进书房,林尘便已坐在书桌前,借着微弱的烛光开始诵读经典着作。从《论语》《孟子》到《诗经》《尚书》,他逐字逐句地研读,力求领悟其中的深刻哲理和先贤的智慧。他一边诵读,一边在心中默默思考,如何将这些古老的思想运用到当下的治国理政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林尘深知思考的重要性。对于每一段经典,他都不仅仅满足于表面的理解,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含义。在研读《论语》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时,林尘联想到当今国家的治理,他认为统治者应以德治国,以身作则,才能赢得百姓的拥护和爱戴。于是,他拿起毛笔,在一旁详细地写下自己的感悟,以备日后参考。
除了经典着作,林尘还特别关注当下的时政热点。他深知,科举考试不仅仅是对经典知识的考查,更是对考生能否洞察时事、提出切实可行解决方案能力的检验。他每天都会花大量时间阅读京城中流传的邸报,关注朝廷的政策动向、各地的民生状况以及边疆的局势。
一天,林尘在邸报上看到一则关于某地洪涝灾害的报道。报道中详细描述了灾害给当地百姓带来的巨大损失,以及当地官员在救灾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林尘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他深知,这样的灾害在国家的其他地方也可能发生,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灾害预警和救援机制,成为了他思考的重点。
林尘放下邸报,开始在书房中踱步。他一边走,一边在心中梳理思路。他想到可以借鉴历史上一些成功的救灾经验,如提前储备救灾物资、建立灾民安置点等。同时,他还想到可以利用现代的技术手段,如气象监测、水利工程建设等,来预防和减轻灾害的影响。想到这里,林尘迅速回到书桌前,奋笔疾书,将自己的想法一一记录下来。
“尘哥哥,你在写什么呢?这么专注。”不知何时,余幼薇轻轻走进书房,手中端着一盏热茶。她看到林尘专注的样子,不禁微微一笑。
林尘抬起头,看到余幼薇,眼中满是温柔。他放下手中的笔,说道:“幼薇,你来得正好。我正在思考关于应对洪涝灾害的问题,你看看我的想法怎么样。”
余幼薇将热茶放在桌上,走到林尘身边,仔细阅读起他写的内容。余幼薇虽为女子,但自幼饱读诗书,对这些问题也有自己的见解。她一边看,一边微微点头,说道:“尘哥哥,你的想法很全面。不过,我觉得在救灾物资的分配上,还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监督机制,防止有人从中贪污腐败,确保物资能真正送到灾民手中。”
林尘听了,眼前一亮。他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说道:“哎呀,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幼薇,你真是太聪明了。”
两人相视一笑,随后便围绕着这个话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他们从救灾机制的建立,谈到官员的选拔和培养;从民生问题,谈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在讨论中,他们的思路越发清晰,想法也越发完善。
“尘哥哥,你看我们把这些想法整理一下,说不定在科举考试中能派上用场。”余幼薇说道。
林尘点头表示赞同,说道:“好,就这么办。有你的帮助,我对这次科举考试更有信心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尘和余幼薇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探讨学问。他们不仅讨论时政热点,还会探讨诗词歌赋、历史典故等。在探讨诗词时,林尘欣赏李白的豪放飘逸,余幼薇则钟情于李清照的婉约细腻。他们常常为了一首诗词的理解而争论不休,但这种争论并没有影响他们的感情,反而让他们更加了解彼此的想法和喜好。
“尘哥哥,你看这首《清平乐·村居》,描绘了一幅多么温馨的田园生活画面啊。‘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读起来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余幼薇轻声诵读着辛弃疾的这首词,脸上洋溢着陶醉的神情。
林尘微笑着看着余幼薇,说道:“是啊,这首词确实写得妙。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下,在这样看似美好的田园生活背后,农民们可能面临的赋税压力、自然灾害等问题。这也反映出国家在民生政策上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余幼薇听了,不禁对林尘另眼相看。她说道:“尘哥哥,你总是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经你这么一说,我对这首词又有了新的理解。”
在备考的过程中,林尘也没有忘记锻炼身体,提升自己的武艺。毕竟,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拥有强大的实力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每天傍晚,林尘都会在庭院中练习剑法。他将从遗迹中获得的力量与剑法相结合,使得每一招每一式都更加凌厉。
“喝!”林尘大喝一声,手中长剑挥舞,剑气纵横。他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矫健。余幼薇常常在一旁看着林尘练剑,眼中满是钦佩和担忧。钦佩的是林尘的武艺日益精进,担忧的是他在练习过程中会不会受伤。
“尘哥哥,你小心点。”余幼薇忍不住提醒道。
林尘停下手中的剑,朝着余幼薇微微一笑,说道:“放心吧,幼薇。我会注意的。只有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和强大的武艺,我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尘的备考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他对经典着作已经烂熟于心,对时政热点也有了深入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在余幼薇的陪伴和帮助下,他的学问和见识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尘哥哥,你看这些是我为你整理的复习资料,里面包含了你这段时间写的文章、对时政热点的分析,还有我们一起讨论的内容。你再看一遍,查漏补缺。”余幼薇将一本厚厚的册子递给林尘。
林尘接过册子,看着余幼薇,心中满是感动。他说道:“幼薇,谢谢你。这些日子多亏有你在我身边,帮了我这么多。”
余幼薇微笑着说道:“尘哥哥,我们之间还说什么谢呢。我希望你能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实现自己的抱负。”
林尘紧紧握着册子,说道:“我一定会的。有你的支持,我没有理由不努力。”
在科举考试前的最后几天,林尘调整了自己的作息时间,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他再次回顾了自己准备的所有资料,确保没有遗漏任何重要的知识点。而余幼薇则在一旁默默地为他祈祷,希望他能在考场上发挥出最佳水平。
终于,科举考试的日子来临了。林尘身着一袭整洁的长衫,英姿飒爽地走出家门。余幼薇站在门口,为他送行。
“尘哥哥,加油!我相信你一定能高中。”余幼薇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林尘微笑着点点头,说道:“放心吧,幼薇。等我的好消息。”
说罢,林尘转身朝着考场走去。他的步伐坚定有力,心中充满了信心。在这个重要的时刻,他带着余幼薇的支持和自己的梦想,踏上了科举之路。而余幼薇则在门口久久伫立,望着林尘远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