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浓稠得化不开,君别亭在这夜幕的笼罩下,显得格外孤寂。寒风呼啸着穿过亭子,吹得亭角的铜铃叮当作响,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新楚王骑着一匹黑色骏马,带着几名护卫,疾驰而来。马蹄声在寂静的夜中格外响亮,敲打着大地,也敲打着叶尘的心。
新楚王翻身下马,大步走进亭子。他身着黑色的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眼神如鹰般锐利,冷冷地盯着叶尘,眼中的愤怒和仇恨几乎要喷薄而出。“叶尘,你还有胆子约我?我今日倒要看看,你究竟想耍什么花样!我可没什么闲工夫陪你耗着,天亮前我必须回去。” 他的声音低沉而冰冷,仿佛来自地狱的宣判。
叶尘微微躬身,神色平静,丝毫没有被新楚王的气势所吓倒。“拜见楚王陛下。如今这局势,想必陛下也清楚,世界已然大变。皇帝陛下野心勃勃,施展霸权,一心想要一统天下。他推行新政,手段狠辣,当年不仅灭掉了姜超,如今更是想将一个完整的盛华王朝交到太子手中。楚国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若不谨慎行事,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叶尘的目光坚定,直视着新楚王的眼睛,试图让他明白当下局势的严峻。
新楚王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痛苦和愤怒。“哼,我怎会不知?那皇帝就是谋杀我父王的罪魁祸首!我又何尝不想为父王报仇,可如今楚国势单力薄,根本无力与他抗衡。至于梁国的王位之争,我也看得明白,苏东影上位或许更符合楚国的利益。苏运马那家伙,狡诈多变,他若是成为梁国君主,说不定会为了讨好盛华帝国,甘愿成为亲王,然后南下开疆拓土,到时候楚国必定首当其冲。而苏东影,至少他会全力抵御盛华帝国的侵吞。只是,我如今走的路线和苏运马也有相似之处,实在是无奈之举。” 新楚王微微皱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苦涩。
叶尘轻轻叹了口气,感慨道:“陛下所言极是。如今这天下,聪明人太多,都想着坐收渔翁之利,却不知这样下去,只会被盛华帝国各个击破。就拿战国时期的六国来说,他们各自心怀鬼胎,无法团结一心,最终被秦国逐一消灭。如今的盛华王朝六国,梁、楚、鸣、晋、吴、大融,看似实力不弱,六国面积总和甚至超过了盛华帝国,可人口和国力却远远不如。大家都知道要抵抗盛华帝国的吞并,可行动上却总是妥协退让。” 叶尘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在石桌上比划着,试图让新楚王更直观地理解当下的局势。
“梁国,一直以来都被盛华帝国视为忠犬。若苏运马继位,他很可能率先妥协,成为盛华帝国的棋子。一旦他妥协,其他王国就会面临巨大的压力。梁国新政时,苏哲烈投降,结果老牌贵族们被各个击破,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苏运马若真的成为梁亲王,他的妥协将会引发雪崩效应,六国的抵抗平衡将会被打破,就如同木桶抽掉了一块板,堤坝掘开了一个口子。到那时,盛华帝国就会更加肆无忌惮地吞并其他国家,皇帝为了保住苏运马,甚至不惜让先楚王蒙羞。” 叶尘的语气沉重,眼神中透露出担忧。
新楚王听着叶尘的分析,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忖着。他不得不承认,叶尘所说的句句在理。“哼,苏运马那家伙,为了自己的利益,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可若苏东影上位,我担心皇帝会先针对楚国。毕竟苏东影的态度强硬,必定会成为皇帝的眼中钉。” 新楚王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担忧,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虑。
叶尘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陛下不必担忧。皇帝虽然野心勃勃,但他也不会轻易冒险。他不会主动开口让诸王改诸侯国为藩属国,而是希望诸王主动请求。只要苏运马不开这个头,皇帝若想用强力手段逼迫,也只会先针对与他接壤的国家。楚国和梁国目前并未与盛华帝国全面接壤,所以暂时不会有太大的危险。” 叶尘的解释让新楚王心中的担忧稍稍减轻了一些。
“而且,陛下不妨想想,若您成为楚亲王,楚国的地位将会一落千丈。苏东影上位,不仅对楚国更有利,甚至关乎楚国的命运。他坚毅刚硬,若能得到他的支持,楚国或许能成为抵抗盛华帝国的先锋。在这乱世之中,结盟就应该选择苏东影或孙骄这样可靠的人,苏运马太过狡诈,实在不可靠。” 叶尘进一步劝说新楚王,希望他能改变想法。
新楚王沉默片刻,冷冷地说道:“叶尘,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但你攻陷我楚国王都,焚烧王宫,还俘虏了我的家人,若不杀苏东影,我如何向楚国万民交代?” 新楚王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为难和挣扎。
叶尘理解地点点头,说道:“陛下,我理解您的难处。但您也需要在眼前利益和未来利益之间做出选择。击败苏东影,您或许能获得一时的声望,可从长远来看,苏东影上位对楚国更有利。我今日来与您谈判,就是为了楚国和梁国的未来。我叶尘,从来都不惧怕挑战,您的二十万大军,也吓不倒我。” 叶尘的眼神坚定,语气中充满了自信。
叶尘顿了顿,接着说道:“陛下,我有一个提议。您和苏东影签订一份新的停战协定,废除之前与苏运马签订的那份丧权辱国的协定。梁国不会割让一寸土地,作为交换,我愿意以共机会的名义支付二百万金锭,当然,也可以是等值的货物,在五年内支付完毕,帮助楚国重建王宫。而且,共机会还会在楚国投资,五年内投资额超过五百万金锭。” 叶尘的提议让新楚王心中一动。
说着,叶尘拿出一块玉砖和一些神奇的建筑材料,又展示了精美的玻璃。“陛下请看,这些材料都可以用于重建王宫。玉砖质地坚硬,美观大方;这些建筑材料轻便且坚固耐用;玻璃更是能让宫殿变得明亮通透。我愿意无偿提供这些材料,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能在楚国公开售卖。这样一来,楚国的王宫将焕然一新,而且还能带动楚国的经济发展。” 叶尘详细地介绍着这些材料的优点,希望能打动新楚王。
新楚王看着这些材料,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心动。他心中明白,叶尘此举不仅是为了帮助楚国重建王宫,更是想借此开拓市场,打压匿光会。而且,新的停战协定一旦签订,无疑会打苏运马的脸,让他的阴谋彻底破产。“叶尘,你这算盘打得倒是精。不过,这一战,我麾下的将士们都只想复仇,根本不会手下留情。若你的军队被灭,也休要怪我。” 新楚王虽然心动,但仍有些犹豫不决。
叶尘坦然一笑,说道:“陛下,我理解您的想法,也理解将士们的心情。但我相信,只有通过和平谈判,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这一战,或许不可避免,但我希望陛下能考虑一下我的提议。谈判,是为了我们两国更好的未来。” 叶尘的眼神诚恳,语气中充满了诚意。
随后,叶尘和李秋水转身离开君别亭,消失在夜色之中。新楚王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陷入了沉思。许久,他才翻身上马,带着护卫返回军营。
次日清晨,阳光洒在大地上,却无法驱散战争带来的阴霾。楚王的二十万大军,如黑色的潮水般,满腔热血地朝着楚王都进发。士兵们的眼神中充满了仇恨和愤怒,他们为了复仇,为了雪耻,步伐坚定而有力。天下的目光都聚焦在叶尘和苏东影身上,所有人都在猜测,他们真的能用九千大军抵抗这二十万大军吗?
在楚王都内,气氛紧张得让人窒息。盗花香眉头紧锁,满脸担忧地分析道:“公子,按照正常情况,我们根本守不住。楚王的军队都是精锐,而且士气高涨。楚王都的城墙太长,我们的兵力根本无法有效防守,箭雨的优势也无法发挥。更可怕的是,我们背后还有楚国的子民,他们随时可能偷袭我们。这一战,我们必输无疑。” 盗花香的声音中充满了忧虑。
叶尘神色冷静,目光坚定地宣布了两个决定:“第一,放弃楚王都外墙,退守内城。内城城墙周长仅十里,我们的兵力足以防守,而且箭雨的优势也能充分发挥。内城下方的民居可以削弱楚王大军的兵力优势,让他们无法展开大规模的进攻。第二,驱逐内城所有人,违抗者格杀勿论。这样可以消除我们背后的敌人,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我知道,此时撤离还来得及,但若是不打服楚王,我们回国后将会遭到无穷无尽的袭击。若能打服楚王,并签订停战协定,不仅可以打击苏运马的声誉,还能作废他签订的割地协定。东影,你愿意和我一起冒险一战吗?” 叶尘看着苏东影,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苏东影毫不犹豫地点点头,坚定地说道:“叶尘,我相信你。这一战,我们并肩作战!哪怕前方是万丈深渊,我也绝不退缩!” 苏东影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苏东影下令后,叶尘的军队开始行动。他们放弃外城墙,有条不紊地退守内城。接着,开始驱逐内城的民众。内城的人口非富即贵,他们惜命,更不愿放弃自己的家业,因此引发了激烈的冲突。
叶尘的军队此前一直克制,从未伤害过百姓,但这一次,为了大局着想,他们不得不采取强硬手段。士兵们手持武器,眼神冰冷,毫不留情地清空内城。一时间,喊杀声、哭啼声交织在一起。两个公爵、三个侯爵,这些楚国王族成员,因为反抗而被斩杀,几百上千颗人头落地。内城的民众们哭着离开,他们的家园瞬间化为乌有。一天之内,内城被清空,叶尘的军队不再担心后背受袭,但同时也断绝了撤退的后路。
五天后,楚王的二十万大军兵临城下。楚王望着空空荡荡的外城墙,心中震惊不已。他实在没想到,叶尘和苏东影竟然如此疯狂,退守内城,断绝了突围的后路。“这两人,倒是有几分胆量和决心。若能与这样的人结盟,或许楚国还有一线生机。不过,这一战,我绝不会手下留情。若他们战败,一切都将结束;若他们能创造奇迹,或许我们还能坐下来好好谈谈。” 楚王眼神复杂地望着内城,心中暗自思忖着。
楚王下令大军入城,二十万大军用了三天时间,在外城部署攻击阵地,将内城的叶尘军队重重包围。一时间,城外营帐林立,士兵们严阵以待,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
三日后,清晨的阳光刚刚洒在城墙上,楚王大手一挥,大声下令:“攻城!” 八万大军如潮水般涌向四面城墙,喊杀声震耳欲聋。这场兵力悬殊的战斗,终于爆发了。苏东影和叶尘的九千军队,面对着楚王二十万一线精锐,他们能否创造奇迹?所有人都在拭目以待,这场战斗的结果,注定将震惊天下,成为历史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