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四国攻宋
“共伐大宋。”
听着众人的话,王行之一阵纠结,十分意动。
他现在虽然占据了陇右与河西,但说到底还是地处偏远,日后想要进攻中原,十分困难。
今日若是答应与三国攻宋,要是操作得当,他搞不好能全据关中,甚至占据兴元府,将雍凉之地连接成一片,效仿古秦国,做关中而望天下,南望巴蜀,东顾洛阳。
唯一的弊端就是他一旦占据关中,就会将西北与大宋截断,西夏若是拿下西北州府,就会直接面对王行之。
但是,他若是答应与三国攻宋,大宋若是扛不住,可能会重演五胡乱华的惨剧。
而且,从三国的态度来看,很显然三国已经达成了盟约,他若是不答应,搞不好他也会被纳入敌人的范畴,会被西夏与吐蕃联合攻击。
“诸位,孤答应结盟,但孤有言在先,此次攻宋期间,谁敢使绊子,孤定然不死不休。”
沉思良久,王行之还是点点头同意。
他之所以答应,不仅是诱惑力太大,以及形势所迫。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汴梁的老乡,在他看来,西夏、吐蕃虽然麻烦,但与他老乡相比,还是要差上不少。
这次与三国攻宋,他发现是最好的时机,大宋即使扛住,他也能将利益最大化。
若是没扛住,他也有把握在日后解决掉其他三国。
而且,王行之相信,他那位老乡若是只保一方,应该可以稳住战局。
“秦王所言甚是,我吐蕃同意。”
吐蕃大相瞎思第一个赞同,他们吐蕃在四国中实力最弱,若是王行之趁机突袭,他们可扛不住。
“我西夏也赞同。”李察哥紧跟着同意。
“我大辽也没问题。”耶律阿思面色严肃的点点头。
此次结盟说到底是他大辽扛不住北宋的攻势,才发起的结盟,他自然不希望有人破坏结盟。
王行之见三国同意,才继续说道,
“既然大家同意,那么我们就商量一下,各家从何处出兵。”
王行之话落,李察哥看了眼王行之说道“我西夏会从麟州出兵,攻占大宋西北之地。”
“另外,本王有言在先,各国攻下的城池,在战争未结束前,盟友之间不能掠夺。”
“不然,其他三国可攻之。”
“同意。”
“同意。”
吐蕃与大辽先后同意。
“孤也没问题。”
王行之撇撇嘴,李察哥说这话,明显就是在防备他。
见王行之同意,吐蕃与西夏的使者莫名的松了口气。
随后,吐蕃大将阿里骨同样看了眼王行之,紧跟着说道“我吐蕃会从西部进攻茂州,攻占巴蜀。”
王行之瞥了眼阿里骨,淡淡的开口“孤会派兵出秦州,一路向北攻占京兆府,一路南下,攻占兴元府。”
“所以,吐蕃攻伐蜀地,最好不要向兴元府方向,免得误会。”
在场的众人一听,都齐齐瞪大了眼珠子,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王行之居然这般大胆,敢兵分两路。
要知道,大宋的火炮威力已经传遍天下,他们就是一路兵马,也得拿出全力。
短暂的震撼后,阿里骨竖起大拇指,赞叹道,“王爷霸气,我吐蕃就依王爷,绝不向兴元府方向攻伐。”
“那就看看是你秦军迅猛,还是我西夏儿郎强悍。”
李察哥眸光闪烁,他此次的目的也是京兆府,没想到王行之的心这般大,居然想着两路进军,想要同时拿下京兆府与兴元府。
耶律阿思也随之开口,“诸位都有了选择,那本将保证,我北辽定然不惜代价,将宋军主力拖在燕云。”
“现在各位说说,我等何时出兵合适?”
“自然是秋收之后。”王行之想都没想,直接说了时间。
四国中,就他底蕴最差,秦国这几个月大兴土木,钱粮消耗极快,再加上各国都防着他,因此他能购买到的粮草不多。
现在的粮草只能勉强维持,根本经不起一场大战。
他要想大战,只能等到秋收之后。
“会不会晚了些。”
耶律阿思皱眉,现在大辽的处境可不好,大宋的炮火凶猛,若不是他辽国士兵是大宋的一倍,恐怕已经挡不住大宋。
他怕耽搁久了,大宋全力猛攻,他大辽只能退出燕云了。
“是啊!现在大宋的主力被拖在燕云,是我等的最佳时机,出兵之事,宜早不宜迟啊!”李察哥也紧跟着附和,要说在场中谁最慌,定当是他西夏。
因为所有人都清楚,大宋一旦间收复燕云,那么下一个目标不是西夏就是大秦。
而大秦军队的战斗力有目共睹,所以大宋的目标最可能的就是他西夏。
因此,他现在急切的希望快速出兵,趁着大宋主力被拖住,分割大宋。
吐蕃倒是没说什么,他们之所以参加结盟,是因为他们也想重塑昔日的吐蕃荣光。
因此,其他人什么时候出兵,他们就什么时候出兵,绝对不当出头鸟。
王行之解释道“我也想早些时候出兵,但我军粮草不足,只能秋收之后补足粮草才能出兵。”
说着,王行之狡黠笑了笑,看着众人微笑道“不过,诸位若是愿意借些粮草给孤,孤也能立刻出兵。”
“王爷说笑了,我西夏草场丰富,但粮食却是不足。”李察哥一听,赶忙拒绝。
他与王行之打了两次交道,第一次是结盟,让王行之不插手,那次就出了不少,但那次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不过,这第二次就不是自愿的了。
这第二就是与大秦和亲,他们西夏嫁妆倒是给了不少,足足有将近百万贯,但大秦的回礼还不足十万贯,被大秦狠狠的坑了一笔。
不过,为了在王行之身边埋一枚钉子,他也就忍了。
现在听着王行之又想空手套白狼,他第一个表示拒绝。
鸠摩智同样被王行之坑了两次,还不等瞎思与阿里骨开口,他先一步拒绝道“秦王见谅,我吐蕃的气候,也不适合种植粮食。”
王行之瞥了眼两人,转过头去,这一刻十分不想搭理两人。
而耶律阿思在纠结片刻后,沉声开口,
“秦王此战确实宜早不宜迟,我代表大辽赠予大秦十万石粮食,只希望秦王能早日出兵。”
“好人了。”
王行之眼睛一亮,面露喜色,他确实想的是等秋收之后出兵,刚才的话只是顺便打趣,没曾想真有人给他送粮草。
不过,他也清楚,耶律阿思给他送粮草,是因为辽国在燕云的局势恐怕是十分困难。
想到这些,王行之当即保证道“耶律大帅,孤今日就整军,只要粮草一到,即刻出兵。”
众人闻言,齐齐面露笑容,显得很兴奋。
(今天回来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