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太后的请求
“陛下知、知道?”周大人心里突然有了不好的预感。
赵政和笑意不达眼底。
“朕和太后是最大的股东,你带着人进宫,将皇宫给抄掉吧。”
说完赵政和连退朝都懒得说了转身就走。
周大人傻眼了,怀疑自己耳朵出了问题。
眼睁睁看着赵政和离开,他都快哭出来了。
天杀的,报社背后的人竟然是陛下和太后娘娘?他说了什么?他竟然说要去抄掉背后之人的家,男的发配边塞,女的充做官奴?
他敢把陛下发配边塞,敢让娘娘们做官奴?他到底有几条命够陛下砍的?
周大人此刻恨不得时光回去,自己一定多去买报纸。
其他朝臣看着他满是同情,谁知道耍威风竟然耍到陛下头上了?
周大人哭唧唧的。
其他人庆幸当时自己没说话,果真是枪打出头鸟。
个个原本有意见的也没意见了,只能说回去多买几份报纸支持一下陛下和太后娘娘的产业吧。
不过内阁的阁老们心里却是松了一口气,他们本来以为这个报纸是兰家那小子的产业,这个报纸的影响力他们心中都有数,若这是私人的产业,那岂不是以后民心都被兰家那小子拿捏着了?这个自然是不行的。
如今是陛下的产业那就没问题了。
陛下的产业那等于的朝廷的产业,只不过赚来的银子被陛下收进私库里面了,这个不是什么大问题。
赵政和出了朝堂径直去了景泰宫。
恰好碰上自己崽子睡着,兰惜在用早膳。
赵政和刚好也饿了,陪着一起用了。
他如今都不长身体了,还是很能吃,可见当皇帝是一件特别辛苦的事情。
两人都吃完,宫人将东西收下去,赵政和这才道:“你是不知道,今日上朝那个姓周的......”
兰惜听罢倒是很淡定,“这不是我们早就预料的事情,陛下何必动气?”
报纸这个能左右百姓看法和动摇民心的东西,那些朝臣也不是傻的会看不出来,不然当初兰惜何必要找赵政和和太后入伙?
兰惜一番话倒是让赵政和的心平静了下来。
确实也是这个道理。
赵政和心绪平复下来了依依不舍地去书房批奏折了。
兰惜心血来潮,母爱泛滥,想着自家两个孩子都没有穿过亲娘缝制的衣服,便想着为他俩一人缝制一件小衣服。
但是这衣服实在难以缝制,便改为缝制肚兜。
夏天的时候小孩子,穿个小肚兜,像是年画娃娃一样,多可爱呀。
小的时候不穿,等到三岁就不好再单独穿肚兜了。
只是她高估自己的手艺了,看到歪歪扭扭地针脚,兰惜放弃了,这种事情还是交给绣娘和香梨吧。
再不济,石榴也比她强。
正说着,太后来了。
带着方茂姑姑,倒是没带什么东西,大概也不是刻意来送东西的。
平时送的也不少了。
听到声音赵政和出来给太后请安,太后敷衍地摆手,“你不是批改奏折吗?去忙你的,哀家又不是来找你的,”
赵政和:“......”
无数次怀疑,这真的是亲娘吗?
能怎么办?只能赶紧去批改奏折呗。
兰惜静静地看着母子俩互动,还怪好笑的,等赵政和去书房了,兰惜才开口问道:
“太后娘娘可是来看小四小五的?”
太后搓着手,“这个嘛,我孙子孙女自然是要看的,顺便......”
兰惜倒是不知太后娘娘娘娘何时变得说话吞吞吐吐的了,不过她也耐心听着。
太后扭捏道:“顺便找你说件事。”
兰惜做出洗耳恭听的样子。
“您说。”
太后看着方茂。
方茂笑着道:“是这样的,太后娘娘看了宫外的报纸,觉得甚好,这在宫里待着也无趣,便想着也去报社帮帮忙。”
虽说太后今年没远游,但是也是三天两头出宫去潇洒的,但是玩也总有玩腻的时候。
本来太后都打算等小四小五的满月宴过了之后就去北方玩了,结果这时候报纸出来了。
看了报纸的内容,太后真的是很感兴趣,她觉得自己与其在到处消磨时光,不如也去报社做点事。
太后道:“你放心,我绝对听从安排,而且不要月俸。”
她试图打动兰惜:“我虽说没有良妃的才华,但也不是大字不识之人,你看看我能做些什么,随便你安排。”
说完紧张地看着兰惜的眼睛,生怕她拒绝。
兰惜笑道:“这是什么大事吗?您愿意去帮忙妾身高兴还来不及呢。”
听到她答应了,太后露出纯粹的笑,像是被允许吃糖的孩子一样。
兰惜道:“您想什么时候去,我写一封信给四哥,让四哥安排。”
太后立刻道:“明天!”
“明天?!”兰惜惊讶道,“这么快?”
太后一脸紧张,“不行?”
兰惜摇摇头,“倒也不是不行,只是怕您累。”
太后笑道:“可以就行,哀家不累,若是累了自然会休息,哀家可不会委屈自己。”
兰惜一想也是,太后是能抛下儿子自己去潇洒的人,怎么可能委屈自己?
这般想着她便不操心,让人拿了纸笔给兰贺写了一封信。
虽说太后说随便安排,但是兰惜总不能让太后去端茶递水吧?
几乎是瞬间兰惜就想到了让太后做什么。
那些个投稿可以先由太后分类好,再挑选出好的,到时候再看看下一期的报纸选取哪些来稿。
兰惜将自己的安排说给太后听。
“当然了,若是母后想要刊印文章在报纸上也行,但是这个您得凭借实力了,您写出文章来,到时候大家再投票。”
太后点点头,“这是自然,我可没那么厚脸皮,文章写得不好还非要让你们刊印,这别人看到我老脸上都无光。”
太后可是一个要面子的太后。
对兰惜的安排她表示很是满意。
挑选来稿好啊,说不定她能最先看到许多奇闻轶事。
市面上的话本刚好都看腻了,这个正合适。
既然太后没意见,兰惜就让人去给兰贺送信了,太后略坐了一会儿,又去看了看熟睡中的两个小家伙就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