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刘威禁卫军团抵达阴山城,自此汉军在阴山城集结了百万精锐大军,其中有禁卫军团骑兵 14 万,霸武军团骑兵 20 万,威武军团骑兵 20 万,昭武军团骑兵 10 万、步兵 10 万,暴武军团骑兵 10 万、步兵 10 万,以及卫戍军 15 万。
汉军战将济济一堂,等待着刘威的出击命令,刘威巡视一圈,很是满意,随即问向一旁的贾诩。
“此战,朕亲自担任大元帅,军中只有将帅,一切以军中礼仪从简,文和,说一下目前两军情况!”
“是,元帅,这两月我军多次出击,在焉支山以东秦州和牧州大片地区与匈奴人进行十多次交锋,匈奴人不敌,退出这些地区,集中兵力于焉支山,企图拉长我军补给线,我军铁骑如今已经控制牧州全境和秦州大部分地区,兵锋直指匈奴主力所在焉支山。
兵力方面,焉支山营地有匈奴 110 万大军,焉支山后方如今也集结了 60 万大军,我军一旦西进,他们便会支援过来!”
“很好,匈奴人以为我军会止步于焉支山,岂不知朕既然来了,不打到狼居胥山誓不罢休。
这一战,要彻底解决匈奴人的威胁,朕要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匈奴人数两倍于我,诸位将军有没有信心!”
“有!有!有——”
“元帅令!”刘威大喝一声,声音洪亮,从众将中间大步走过,营中众将“刷”的一声纷纷起身,注视着刘威,等待着命令。
“卫戍将军纪灵,霍峻!”
“在!”
“你二人带领卫戍军驻防阴山城一线,确保后方安全,不得有误!”
“喏!”
“鞠义!”
“末将在!”
“命你为步兵主将,统领昭武、暴武军团共 20 万步兵,以马带步,跟随大军后方参与作战,攻破焉支山敌军后就地驻守建立前进基地!”
“喏!”
“吕布、马超、张飞、张辽、许褚、典韦!”
“在!”
“即刻整备大军,74 万铁骑全军出动,带上五日干粮,明日一早随本元帅出征焉支山!”
“遵令!”
“不破匈奴,誓不回军!”
“不破匈奴,誓不回军!”
第二日清晨,阴山大营被朝阳染成一片金黄。74 万汉军铁骑早已整齐列阵,如钢铁铸就的海洋,每一匹战马都昂首嘶鸣,每一位战士都神情激昂,目光中透着无畏与坚毅。
主帅刘威身披重甲,屹立于高台之上,手中令旗一挥,洪亮的声音响彻大营:“将士们,此战便是我们扬威之时,随我杀向焉支山,杀到狼居胥山,踏平匈奴!”
“踏平匈奴!踏平匈奴!……”
“出征!”刘威大手一挥。
刹那间,战鼓雷鸣,号角声震破云霄。汉军铁骑如汹涌澎湃的洪流,奔腾而出。马蹄声交织在一起,仿若大地都在颤抖。旗帜烈烈作响,似在为勇士们助威。
前锋吕布霸武军团宛如利刃,率先撕开草原的宁静,其后大军紧紧跟随,绵延十数里,气势磅礴。
骑兵部队出发后半个时辰,鞠义的 20 万步兵也骑着战马紧跟其后,至于辎重,不需要,刘威就是移动的辎重队,刘威作战不需要后方补给。
汉军战士们身姿挺拔,手中兵器寒光闪烁,他们怀揣着保家卫国的信念,义无反顾地朝着焉支山方向奔去。
一路上,飞扬的尘土遮天蔽日,将这支钢铁之师衬托得越发威严。汉军铁骑所过之处,风声都似在为他们呐喊。
他们带着破竹之势,朝着匈奴军杀去,那震撼的出征场景,令匈奴探马大吃一惊,急忙将消息传回焉支山。
当汉军全军出动的消息传回焉支山匈奴营地,匈奴统帅大皇子伊稚斜眼中闪过浓浓的战意。
“汉军来了,来势汹汹,命令部队,停止一切活动,立刻集结,明日一早,列阵营地!
传令后方,让于丹那 60 万大军快来支援,其中就近的那 30 万今夜必须到达!”
“是,大皇子!”
“大皇子,汉军野战战力非凡,依罪臣看,还是等 60 万援军都到齐再出战不迟!”
一旁被大单于贬为大都尉的原右贤王冒顿不由出声提醒道,论对汉军的了解,在匈奴就属他了,这也是他能被夺兵权后逃过一劫的原因。
“不,打仗打得就是气势,一鼓作气,再而衰,何况明日一早我军足足 140 万人,汉军不过 74 万,他后方有 20 万步兵来援,我也有 30 万骑兵来援;
我军两倍于敌,若不敢正面应战,任汉军耀武扬威,我军心必怯,且我匈奴人向来以野战强悍闻名于世,何惧之有!”
“这,好吧!”冒顿很想说他这 140 万大军可是有近 40 万是新募不久的牧民,战力难挡汉军精锐,但看着自信的伊稚斜,他最后还是忍住了。
当夜,后方的 30 万援军如约抵达焉支山,伊稚斜信心大增,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明日的旷世大战。
而数十里外的刘威大军也停军休整,补充体力,匈奴人那边的情报也传到他这边。
“匈奴人 140 万,还有 30 万援军预计明日下午也会抵达战场,与鞠义部队抵达的时间差不多,这支援兵是个变数,不可不防!”贾诩拿着情报缓缓分析道。
“无妨,那支匈奴援军就交给鞠义吧,我们只需尽快把当前的匈奴主力击败即可,对了,对面的匈奴主力兵力构成如何?”
“元帅,前番我军数次大战,前后歼灭了綦母悍魁和冒顿带领的一百多万匈奴精锐,其中怯薛军和驭风骑这样的强兵就有近三十万。
而匈奴人这种精锐有限,不易补充,如今左贤王头曼那边又分去十多万,伊稚斜统领的大军里按情报当有怯薛军 20 万,驭风骑 8 万,其中新扩编的部队也有 40 万上下!”
“如此,真正有威胁的不多,我军虽然只有 74 万,但各位将军直属有名的精锐铁骑就有 42 万,击破匈奴人绰绰有余!”
“元帅打算用怎样战术?”
“没有战术,朕亲自做前锋!”
“若如此,我军必胜!”
黑夜笼罩着大地,汉军与匈奴的营地相隔甚远,却都被大战前的紧张氛围所笼罩。
汉军营帐内,有的将士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年轻气盛的小兵李虎紧握着手中的长枪,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明日的大战,对他而言是证明自己的绝佳机会,他渴望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立下赫赫战功,让家乡的父母为自己骄傲。
而老兵王勇则眉头紧锁,一脸担忧。多年征战让他深知战争的残酷,每一次冲锋都可能面临生死离别,他担心身边的战友会在这场大战中倒下,也忧虑家中妻儿从此失去依靠。
匈奴的营帐里同样不平静,年轻的巴特尔骑在马背上,围着营地来回驰骋,他的血液因即将到来的战斗而沸腾。
他渴望与汉军一较高下,用手中的弯刀割破敌人的咽喉,展现匈奴勇士的勇猛。可一旁的老莫日根却默默地擦拭着自己的弓箭,眼神中满是忧虑。
他经历过太多的战争,见过无数的伤亡,深知战争带来的不仅是荣耀,更多的是伤痛和死亡。他害怕这场大战会让匈奴的草原失去太多的勇士,让无数家庭支离破碎。
在这寂静的黑夜中,汉军和匈奴的将士们怀揣着不同的心情,等待着明日那场决定命运的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