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昭像只小猴子一样,“嗖”地一下就扑进了苏清明的怀里,奶声奶气地说:“爸爸,妈妈不在楼下哦。”
苏清明一把将他抱起来,看到客厅里的苏君君,惊讶地问:“君君什么时候来的呀,是一个人来的吗?”
王安昭一瞧见苏君君在客厅,也压低声音叫着:“姐姐~”
昭昭知道这位姐姐不喜欢他,所以每次见到她,昭昭都恨不得离她远远的,这位姐姐总是在大人看不见的地方欺负他。
苏君君见爸爸回来这么久,终于注意到自己了,她不仅没有一丁点儿高兴,心里还满满的都是怨恨。
苏君君十岁已经,该知道的她都门儿清。
苏君君心里明白,自己在苏家就像个外人。
去苏家老宅的时候,爷爷奶奶总是叫她离妈妈和外婆远点儿,不然就别老回苏家来,不然他们看到她闹心。
可外婆对她那么好,她怎么舍得离外婆远远的呢!苏君君忍不住在心里埋怨奶奶为什么老逼她做选择。
在爸爸家也一样,爸爸只跟杜阿姨还有王安昭才是一家人,压根儿就没把她算进去。
可苏君君从来不想想,以前她可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又是马晓晴辛辛苦苦拉扯大的。
一家人能不宠她吗?只是把她宠得太天真了。
所以当苏君君会走会跳的时候,赵家来人跟马晓晴说。
说赵娜娜是君君的妈妈,特别想孩子,想接孩子去赵家住两天,也让孩子跟赵娜娜培养培养感情,
最后,赵外婆还跟马晓晴感慨了一句:“小孩子哪有不想妈妈的呢?”
马晓晴琢磨着孩子出生后就没见过妈妈,让她去看看也没啥,这才同意让赵家把苏君君接过去住几天。
结果呢,几天后苏君君回来,就跟马晓晴说,她外婆对她可好了,还给她买了超级大的糖葫芦吃。
会给她买喜欢的梨子吃,会给她买衣服,买新鞋子,还会梳好看的头发等等。
刚开始马晓晴以为是孩子觉得新环境新鲜,所以念叨到得多了些而已。
谁知道去过赵家一次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以至于后来苏君君被赵家教坏了,她想强势改变苏君君都没法。
而一个不懂事的小屁孩,或者偏心眼的熊孩子,马晓晴可喜欢不起来。
马晓晴这一路走过来,那可是大风大浪都经历过的,会被一个小娃娃的感情给束缚住?
所以呢,在马晓晴那难看的脸色下,这两年,苏君君最常住的地方就是赵家了。
当然,也不是说苏家她不能去,只是她去苏家的时候,可没人会像在赵家那样捧着她、惯着她。
所以苏君君才觉得在苏家,所有人说的都是对她的约束。
马晓晴老是跟苏君君说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这个不应该做,那个也不应该做。
这不能那不应该的,那到底什么是应该的,什么又是不应该的?
每天听着这些话,苏君君都烦死了。
时间一长,苏君君和苏家的感情就没那么好了,反倒是对赵家更偏向些。
现在面对苏清明的问话,苏君君只是轻哼一声,然后转过头继续看她的电视。
苏清明看着苏君君这态度,眉头忍不住就皱了起来。
这样的情况已经发生好多次了,苏清明也知道说再多都没什么用,但还是忍不住要说。
“君君啊,我说了多少次了,见到长辈要主动打招呼,长辈问你话要有礼貌,别老是顶嘴耍脾气。”
“别人问你话的时候,你也要回应一下,不要不吭声,这是最基本的礼貌,毕竟你又不是哑巴。”
“别每次回来都满脸怒容,你要是有什么不满或者想说的,就痛痛快快说出来,别跟别人发脾气,别人又不欠你的。”
苏君君看着爸爸唠唠叨叨,忍不住讽刺地怼道:“别人是谁?我跟谁发脾气了。你一回来就说我,你就是看我不顺眼吧?咋地?别人又跟你打小报告啦,说我对她没礼貌了。”
苏清明见她还是这副样子,每次好好教导她,苏君君都觉得是在针对她。
苏清明深吸一口气,“我认认真真教你的时候,你不听,就知道埋怨这个埋怨那个的。”
“你要是不想来家里,那就别来,来了就得遵守你杜阿姨的规矩。”
苏君君一听,气得直跺脚,“我为啥要守她的规矩呀,这里不也是我家嘛!我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怎么啦?有了后妈就有了后爹啊,你可是我亲爹,我还是你亲闺女,为啥每次有事,你都不向着我呢?”
苏清明无奈地说:“谁有理我就向着谁呗,你就是在赵家人人都向着你,人人都捧着你,你才这么嚣张跋扈的。”
“你以为赵家为啥会捧着你,要不是你姓苏,你有什么值得她们捧着的?”
“就赵家那重男轻女的思想,你一个女孩子,怎么可能得到赵家一致的喜欢?你都 10 岁了,又不是啥都不懂的小孩子,也该学会看脸色才对。”
苏君君看着爸爸因为生气而涨红的眼眶,身体不自觉地缩了缩。
她可从来没见爸爸这么生气过。
苏君君又忍不住想起在外婆家的日子,每次舅妈看到她,总是露出那种鄙夷的眼神。
还有每次舅舅买了什么好吃的,都会偷偷藏起来给表弟吃。
可外婆说,自己不是舅舅舅妈亲生的,所以他们才会偏心表弟的,难道不是吗?
苏清明看着还固执的苏君君,放弃了。
他本来就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现在还给苏君君机会,也是想着他不能在清清面前表现得太冷漠。
毕竟他要是在自己女儿面前,都不能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父亲,那清清会不会觉得他太无情?
会不会觉得他是个感情淡漠的人,连自己亲生孩子的喜怒哀乐都无法引起他的注意,真的会爱她超过爱自己吗?
那清清会不会因此而害怕这样的自己呢?毕竟他的冷漠可没法让人产生共鸣。
其实,苏清明想错了,就是因为爱自己的人才会听从自己内心的感觉。
他们才不会因为别人而让自己受委屈。
只爱自己喜欢的,只想做自己想做的。
冷漠的人通常更在意自己的喜好和感受,只愿意把精力放在自己在乎的人和事上,不太会去关心别人的需求。
不过,也有可能有的人看起来冷漠,其实内心也有柔软的一面,只是不擅长表达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