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温汝海正半坐半躺在床上。
见到左云卿与司空晚秋进来,他的双眸一亮。
“王妃娘娘,司空姑娘....”
话还未说完,便又是一阵憾及心肺的咳嗽。
咳咳咳——
“别说话。”左云卿提醒道。
“来,我给你诊一下脉。”她搬了张凳子坐到了床边。
温汝海面色潮红,也不知是咳的还是因为摄政王妃的突然靠近。
“有劳摄政王妃娘娘!”
温汝海知道摄政王妃不喜欢扭扭捏捏,于是便壮着胆子大胆地将左手伸了出去。
左云卿并不避忌什么,她将手搭在温汝海的手腕上,片刻,她口罩下的唇角微弯,内心舒了口气。
“你的脉象比昨日强劲了不少,继续保持良好作息,开着窗,保持室内通风,盖好被子,千万不要受凉,再养一段时间便能完全康复了。”
温汝海听罢双眸发亮,激动道,“摄政王妃此话当真?”
左云卿点头,“当真。你若是不信,也可以让司空姑娘给你再把一次脉。”
温汝海连连摇头,“不是不是,草民当然是信的,草民只是太激动了......”
“好了,你好好休息吧。现在阳光正好,你身体若是好些的话,可以出来晒晒太阳。”
左云卿摆手道。
“好,好!多谢摄政王妃!多谢摄政王妃!”
温汝海一脸激动,若非身体不允许,他定然要下床给摄政王妃下跪磕头。
前两日,他被司空姑娘诊断得活不了几日,而不过是一天一夜的功夫,他的命运就因摄政王妃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告诉他——他可以完全痊愈,这让他如何不激动?
“好了好了,别激动了,若是想要身体快些痊愈,就不要让心情过于激动。”
左云卿眉眼微弯,安抚道。
温汝海连连点头,快咧到耳边的嘴角却是遮掩不住内心的狂喜。
从温汝海的房间出来后,左云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看样子,摄政王妃似乎是终于放下心来了。”司空晚秋柔声笑道。
“温汝海的病症终于被扭转过来,本宫心中的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民女还以为摄政王妃对温公子是胜券在握呢,却不曾想王妃娘娘竟然也会害怕...”
司空晚秋眼中闪过一丝惊奇。
左云卿低声一笑,“这可不是普通的病痛,我虽然有把握,但并不是十足的把握。”
司空晚秋也笑,“可是民女倒是觉得,摄政王妃的医术十分了得,只要王妃娘娘说是有把握,那定然是有了七八成的把握了。”
左云卿微笑着摇摇头,并不接话。
她一眼扫过府邸内正在忙碌的白衣太医与躺在各处的病患们,心下不禁想到了赵竟,也不知他在衙门处施粥施得如何了。
潮州县,府衙门口。
两条长长的队伍整齐有序地排在府衙门口,门口处则是立了一张桌子,桌子上叠满了干净的碗。
桌子后边放置着两大桶热气腾腾的粥水。
负责舀粥的人是两个膀大腰圆的彪型大汉。
一个戴着面具的男子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身旁还站了一位衣服洗得发白的中年男子。
赫然是摄政王赵竟与潮州县令潘明海。
“据本王了解,潮州县虽遭遇了洪涝,但规模不似梅丰县那般大,为何这潮州县城的灾民却如此多?”
赵竟看着一眼看不到头的队伍,皱眉问道。
按理,县城的受灾面积不是很大,但却有如此多的灾民,显然是不太合理。
潘明海叹了口气,解释说,“殿下有所不知,我们潮州县虽然受灾不严重,流离失所的百姓数量不多,但梅丰县受灾异常严重,全县估计只有几处地方是完好的。
“这里面来领粥的人,有大部分都是从梅丰县逃难过来的。”
赵竟眼神沉了沉,若有所思,“所以之前潮州县的城门大开,也是为了能让来潮州县逃难的梅丰灾民能及时入城?”
潘明海显然一愣,没料到他会这么说,于是便点头道,“是的,殿下明察秋毫。下官是怕他们从梅丰县逃难过来,还入不了城,会饿死在野外,便专门设置了一个点招待他们。”
“你,是一个好官。”良久,赵竟才淡淡地道了一句。
潘明海却自嘲一笑,“下官若是一个好官,那也不至于连县中粮商的胡作非为也制止不了了。”
“为何这么说?”赵竟隐约嗅到了一丝不对劲。
“其实这排队领粮的不仅仅是灾民,还有一些普通的没受灾的老百姓。一开始,洪涝开始之时,下官便开粮仓救援灾民,但粮仓很快就耗尽。
“于是下官便号召家中有多米粮的主动缴纳米粮,帮助同县邻县伙伴度过劫难,并承诺到粮食丰收的时候悉数还给大家。
“于是乎,在下官的号召下,家中有多余米粮都捐出不少,这灾民的粮食之饥也得到了缓解。
“但谁都没有想到,这洪涝持续的时间如此之长,而且这梅丰县的灾民也越来越多,渐渐地,许多没受灾的百姓家里也没粮了,也不得不出来领粥水了。
“他们有余钱,本是不想来与灾民一起抢领粥水,奈何那县城中的米粮铺子将米粮的价格抬到了三十八文一斤,这么高的米粮家,百姓们根本没法接受,也买不起。
“不得已,他们便只好出来受领粥水了。说起来此事,下官真是忏愧啊,下官愧对本县子民啊!”
潘明海长长地叹了口气,又继续说道,“这些米粮铺子似乎是早就说好了的,谁也不肯降价,下官前去质询他们,却没有任何用处,还被他们三言两语给打发了。”
“唉,下官真的不是一个好官。”
赵竟眸眼沉了沉,义安郡中的米粮铺子三十五文一斤,这潮州县的米粮铺子三十八文一斤,如此有组织有秩序的售价安排,背后若无人安排显然不可能。
“你之前说向义安郡那边借债买粮,那时候的米粮怎么卖?”
赵竟眉眼深沉。
潘明海叹了口气,道,“义安郡受灾情况最轻,按理说粮仓也是充足的,因此下官便向义安郡郡守许怀义借粮,并承诺事后丰收之季还粮。
“但是许郡守却说,他郡中也接受了不少灾民,没有多余的粮借给我。让我向米粮铺子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