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8 章 人性的胜利 2
厨房内
宫岛加菜与家里的佣人裕美谈论农场里面的那些小孩子的时候,一个身影走了进来。
正是穿着蓝色条纹的农夫,瘦弱的米勒,双眼无光,目光更是都不敢直视这一家,低着头,似乎随时都快倒地身亡的样子。
“我就说,他们很奇怪,你看他们都穿着蓝色条纹的睡衣。”
母亲惠子走到宫岛加菜的房间之内,通过他的窗子看向远处,看到了那些“农民”和“孩子”,从她惊骇的目光之中,证实她内心其实是知道一些东西的。
但她没有告诉自己的丈夫,而是让人将窗户封了起来。
宫岛加菜来找他的父亲,正好看到自己的父亲送走那个很凶的山田中尉。
“爸爸,我想回家。”
“这就是我们的家,家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加菜,至少你给这个地方一个机会,我相信你用不了多久就会爱上这里……”
宫岛加菜却打断了父亲,“为什么那些农民都穿着条纹睡衣,从我的房间里面能看到他们。”
宫岛眉头猛地皱起,随即陷入沉默,半晌,才说了一句,“听着加菜,严格意义上说,他们压根不算人,他们只是……”
哒哒哒~
鞋子的声音骤然响起,加菜的母亲惠子跑了过来,脸含愠怒,“谁告诉你那里是个农场,是裕美小姐吗?”
“不是。”加菜摇了摇头,“它不就是农场吗?”
惠子让加菜先回去休息,自己有些事情要和父亲谈。
等加菜走后,惠子愤怒地和宫岛说道:“你保证过的,让那些事情离儿子远一点,不会出现在他的生活里。”
“那谁知道,从他的窗子能看到那些东西。”
“今天的厨房里就有一个那样的人。”惠子愤然地转身离开。
“……”宫岛突然沉默了,良久,从抽屉里面拿出来一个本子,然后在上面划了一道,镜头给过去,是一个人的名字。
下一刻,镜头给到了米勒。
让在场的人瞬间联想到刚刚划掉的名字就是米勒的。
就是这么直接。
其实在李琦看来,想做到抓住西方人的眼球很简单,那就是一定要用西方的思维拍电影。
你不能用华夏的那套儒家文化,围绕家国情怀、历史传承、道德伦理这些来拍,那样更容易被华夏观众接受。
但对于西方人来说,却是格格不入。
你得找他们的突破口。
比如他们强调自由意志,强调人性、哲学思考等普世价值观。
比如他们注重感官刺激和情感共鸣,在拍的时候,就不能太过意境和隐喻的表达,该大胆的表现出来,就表现出来。
这也是李琦选择麦兆灰,而没有选择内地导演的原因之一。
在这一点上,哪怕是老谋子的《英雄》,虽然强调了个人英雄主义,但叙事风格和审美取向上还是与西方有着极大的差别。
注重画面和意境,故事的逻辑性和批判性差许多。
《穿蓝色条纹睡衣的男孩》里面不管是画面还是叙事技巧,以及人物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其实都是西方化的。
这便使得这些西方人很容易就代入了进来。
接下来就是最经典的画面。
宫岛加菜回到家看到被封住的窗户,撇着嘴,在家里实在无趣,他吃着饼干想去后院探查一番,却被惠子勒令不准去。
结果这更加激发宫岛加菜想去后院的心思。
终于有一天,他鼓足了勇气,找到那个很凶的军官,“你能给我制作一个秋千吗?”
本子军官扭头冲着米勒喊道:“你,过来。”
“快点,跑步。”
本子军官大声地呵斥,吓的宫岛加菜浑身发颤。
秋千做好了,但也意味着他能探索的领域再次没有了。
就在他坐在秋千上的时候,农场冒起的浓烟,再次激发了他更大的好奇心。
镜头变幻。
宫岛给儿子请来家庭教师,这位教师继续对宫岛的孩子灌输本子的“伟大”构想,宫岛加菜的姐姐表示自己一直在努力看报纸,看书,争取早日为天煌效忠。
当问到加菜的时候。
加菜支支吾吾地说:“我……我没有看报纸,我只是看了书。”
“什么书?”
“探险的书。”
教师眼中难掩失望和鄙夷,“堂堂本职军官之后,怎么能如此不求上进?”
“你几岁了?”
“7 岁。”
“那你早已经到了脱离低俗小说,学习真实内容时刻了。”
……
终于,父亲去上班,母亲也不在跟前,宫岛加菜找到了机会,沿着自己早已经探查清楚的地形,翻过窗户、越过小溪,偷跑到了农场这边,但被铁丝网给拦住。
他拿着一块废铁朝着铁丝网扔了过去,一串火花爆开,吓的他连连后退。
就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铁丝网对面的几个脏兮兮的男孩吸引了他的注意。
“你好,你们在干什么?”
“我们在造新房子。”
“你们衣服上的号码是什么?游戏里面的号码吗?”
“这就是个号码。”
“为什么你们不能出来玩?你们做错了什么?”
“我们是俘虏。”西方男孩用磕磕巴巴的本子语言说道。
“我是华夏人。”
“我是米国人……”
在集中营待的时间久了,这些孩子自然会说一些本地语言。
宫岛加菜在短暂的沉默之后,转身快速的跑了。
从这里开始,电影进入了后半段,画风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其中充斥着各种的士兵,枪支上的黑色幽光的特写。
但接下来几天,他再次跑到了集中营外面,给集中营的几个小孩带来食物,对于他带过去的玩具,对方却是惊恐不已。
眼睛不住地看向他们身后,其中一个小孩将宫岛加菜扔进来的皮球给扔回去,“别,千万别在扔过来。”
“为什么?”
“太危险了。”
“……”
当加菜指着后面的烟囱,“那东西是干什么的?每次冒烟,气味都很难闻。”
小米勒的眼睛里面尽是恐惧,“我爸爸说那是烧衣服的地方,但所有人全都告诉我,不准去那地方,那里很危险。”
……
宫岛加菜回家问父亲,“那些烟囱是干什么用的?”
“烧废东西的吧!”宫岛眼神躲闪。
直到加菜的母亲一边关窗子,一边抱怨外面的气味实在难闻的时候,山田中尉的一句话赤果果地撕开了面纱。
“他们烧的味道自然不好闻。”
惠子呆滞地愣在原地,眼神陡然变的空洞起来……
不管是德意志的集中营还是华夏的集中营,有着其不一样的地方,但也有着共同的地方。
比如焚尸炉。
这些东西犹如钩子一样,死死地揪住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他们盯着大荧幕。
所有人一直在等着看集中营的体现形式,却没想到,这部华夏电影竟然是以这样的形式,将主题涌入了进来。
这些西方人眼中的集中营还保留在受害者的角度,这部影片却是从加害者的角度,将人性的另一面,最初始、最有共鸣的孩提目光之中,以所有人都看得懂的角度,讲集中营,这无疑是最有共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