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试衣间还需要弄一面大镜子,这样才能方便别人看试穿效果。
至于大镜子从哪里弄来,这个林婉莹需要问一下魏保国,她也不是很清楚。
还要隔出一个小区域出来做仓库,因为她们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衣服都挂出来。
那就还要做几口大箱子,或者小柜子用来装衣服,不然现在的衣服都没有包装袋,地面也容易潮湿,直接放地上衣服都坏掉了。
还要多做几个衣服架子用来挂衣服,挂衣架也要做个一两百个先。
一楼还要做两个宽凳子,供客人试衣服累了可以坐着休息。
一楼她们就是准备卖流行衣服,供人随意选购,需要做的东西不多,主要是二楼需要做的东西多。
首先楼梯需要做个加固,装饰一下。
她们二楼准备做成贵宾区,所以需要分开成三个区域。
其中两个区域加装木板,做成两个十二平米左右的房间。
一个房间可以做成她们的办公室,用来设计衣服,做衣服用。
另一个房间可以做成贵宾休息区,可以坐着吃吃东西喝喝茶。
另一个大区域主要用来,摆放她们平时自己做的衣服,或者比较贵进货比较少的衣服。
最好能做到单人单件,出门不撞衫。
那就还需要一面大镜子放二楼,不可能让人再下一楼去照镜子。
这样二楼也需要再加几个衣服架子,休息区需要做一个双人沙发,一个单人沙发,还有一个小木桌。
办公室里起码需要两到三张桌子,跟几把椅子,后续可以再添张沙发,不过刚开始她们需要尽可能的节省,这个可以先放着以后再定。
之后就是后面的厨房也能用起来,中午可以直接在这边做饭。
这样就要做几个木盆还有案板桌跟橱柜,到时候还要看着买口锅。
隔壁房间也要做个小方桌,跟几条板凳,用来吃饭用。
还有到时候看看她们要找个人是哪里的,如果从家来回不方便的话可以直接住在后面。
还好这个房子里原本就有一张小床,所以床倒是不用再买了。
这么一算下来,光做这些东西估计一百块钱都不够了。
之前商量定开店的事之后,魏小芬跟林婉莹就一人出了500块钱,作为开店的初始资金。
钱也是先放在林婉莹那里保管的,支出收入都会记账,之后每半年对一次账就行。
盘算好了需要的东西,她们准备明后回大队一趟,先去找李铁牛让他开始动工做了。
剩下最主要的就是她们的店名跟招人问题了。
原本魏小芬是想着找她二叔家的堂妹魏春红来做,但是又觉得春红胆子太小,不敢跟人说话不太合适。
一时间她们还真没想到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等到晚上魏保国下班的时候,林婉莹把需要买镜子的事跟魏保国说了,魏保国答应下来,说过两天给她们把镜子搬回来。
之后她们还把起店名跟招人的事,给魏保国和李翠花说了。
想着多个人想想,说不定就有她们没想到的呢。
李翠花也最先想到了魏家二房的魏春红,听魏小芬一分析,她也觉得让魏春红去给人推荐卖东西不太靠谱。
她们三个人讨论了半天也没想到合适的人选,倒是魏保国来了句,“我觉得大嫂挺适合的,人稳重能担事。”
“做衣服的手艺也不不错,还会刺绣,而且还在供销社上过一年多的班,再加上之前就从你们这拿衣服回去卖过,有一定的经验。”
林婉莹跟魏小芬闻言眼睛同时一亮,两人对视一眼都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提议。
李秀兰是自家人,人品方面完全信得过,再加上她刺绣做衣服的手艺确实很好。
从各方面来看都是最合适的人选。
而且慢慢的随着私有产业的崛起,之前很吃香的供销社售货员的工作,就不再是一份人人羡慕的好工作了,反而会因为被私人经营分去生意,渐渐的供销社开不下去,原本的工作人员将面临失业的困扰。
只有李翠花觉得供销社的工作是吃商品粮的,有保障。
如果这个工作不做了专门跟魏小芬她们一起倒腾开店,还不知道靠不靠谱呢,如果赔钱了,老大家还有四个孩子该怎么养,魏保家上学也困难。
正当林婉莹想着该怎么跟李翠花解释呢,魏保国接着开口了,“国家开放经济之后,一些地区快速的出现了大量私人经营,这些产业严重影响了原本的国营产业的生意。”
“所以有些地方的国营企业现在已经开始面临裁员、减少支出来维持了。而这种情况也会很快在全国各地上演,到时候国营企业的工人反而要发愁了。”
“还不如让大嫂现在把工作卖出去,还能把买工作花的钱挣回来,而她卖工作的钱也能支撑他们全家花销好几年了,而在这几年期间,私人经营肯定会快速发展成为最新趋势。”
其实魏保国的这一番话,很多地方李翠花都听不懂,但是有几点她听懂了,就是以后供销社可能会裁员。
就算李秀兰现在不辞职到时候也会失去工作,而现在把工作卖了还能回个买工作的本金。
如果这话是别人说的,李翠花可能还不会信,但这话是魏保国说的,魏保国又是她认为的全家最有见识的人,她也没再说出反对的话来。
而决定开店要找李秀兰之后,原先林婉莹跟魏小芬两人想的雇佣方式就要改变一下了。
于是两人连夜开始商量,关于拉李秀兰入伙开店的事。
因为是她们大嫂,她们就可以长期的合作,所以她们就不能是单纯的雇佣关系了,而是要大家一起挣到钱,这样生意也好,关系也好才能够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