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叶蜉蝣的金字塔
黑塔二十四层。
方绩恪听完宫钟意的详细汇报,又瞅着一屋子的证人扬了扬眉,轻声道:
“既然证据确凿,按大明律法办即可!含元殿那边我去上报,如果在调查过程中需要御史介入,也按照既定程序执行!”
“明白!”宫钟意点点头,转头就开始下达了命令。
“苗擒虎一案交由东镇抚司、南镇抚司和长安镇抚司联合调查办理,由指挥使秘书金生水督办。
此案影响极为恶劣,涉及范围极为广泛,案件调查每一步都需要详实,要经得起都省和大理寺的检验。
沈同知,关同知,丁佥事,你三人可有信心?”
“有!”
沈宴、关道客和丁河齐齐应声。
其中关道客因为方绩恪的明确表态,其自身的态度也进行了转换。
原先的不安消失无踪,对于宫钟意的抵触心理也消减了大半。
或者说,他心目中的独一无二的锦衣卫上司如今变成了一个半。
而丁河哪怕在尽力克制,他脸上的昂扬神色也掩饰不住其内心的激动。
更进一步,晋升指挥同知算是彻底稳妥了。
让他长安镇抚司参与联合调查,虽有苗浮仕身为长安镇抚司锦衣卫的原因,但提前与指挥同知进行磨合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这一点也可以从人群里指挥佥事们各种羡慕嫉妒恨的隐晦目光里可见一斑。
而让指挥使秘书金生水负责督办,也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有实力,有资源,有脑子,这样的角色最适合作为协调性和监督性的位置。
同时,这也是一种针对指挥使方绩恪的态度。
这一边,锦衣卫的高层已然就苗擒虎之事达成共识。
而另一边,两辆车顺利进入锦衣卫总部。
当车停稳当,下属们轻声提醒时,御史台左都御史叶蜉蝣还在想着在大明宫目睹门下省侍中和门下侍郎焦灼的场面。
叶蜉蝣收敛了心神,透过车窗仰视着那座参天黑塔。
以后便无需仰视了!
叶蜉蝣忽然心潮澎湃起来,能同时调查一位内阁资政和锦衣卫代理指挥使,这样的殊荣是绝大部分御史终其一生所无法想象到的。
只要将案子坐实,自己便能在大明史书上留下浓厚的一笔。
下属拉开了车门,叶蜉蝣深呼一口气,使得身体和精神都调节至最佳状态,随即抬腿下车。
他刚现身,无数打量此处的目光忽然一滞,迅速由好奇变为不安。
叶蜉蝣很享受这样的目光,他今年六十五岁,身居御史台从二品左都御史,落在他手里的大明官吏超过五百人。
在长达四十五年的御史生涯里,他养成了一个习惯,便是将这些官吏按照品阶进行排列,然后他就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那就是官吏往往在未发迹时败于腐败者多,越往上反而越少。
这说明,品阶越高,官做得越大,越是会隐藏!
叶蜉蝣认为只要官吏还是人,大抵都无法违背人性。他要做的就是将这群顺应人性的蛀虫们给揪出来。
到了今日,刻有蛀虫姓名和品阶的正方体石头已然堆积成一座金字塔,叶蜉蝣对此非常得意,不过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金字塔缺少了最为重要的塔尖。
叶蜉蝣看向黑塔的目光更加兴奋。
他没有立即动手,而是任由锦衣卫去通风报信。
他喜欢放任恐惧蔓延,因为恐惧代表着威慑,这可以延缓一部分官吏成为蛀虫的时间。
当然了这个腐败地过程只能延缓,结果是无法改变的。
同时,他还隐藏了一个小心思,就他多年的观察来看,心中有鬼的蛀虫们一旦感受到风吹草动,就会畏罪潜逃。
其他衙门会担心失去目标,而御史并无此担忧,因为官吏一旦潜逃,无论其是否是蛀虫,他都会坐实蛀虫的身份。
这可以有效地为御史台节省时间。
方绩恪和宫钟意应该慌了吧?不过他们并不会潜逃。
叶蜉蝣意识到这一点,稍微有点遗憾。
没有等到自己想要的,叶蜉蝣便不再等待,以他为首共计七人的御史台御史们便气势汹汹地走进了黑塔。
当一位当值的锦衣卫神色匆匆地闯进指挥使办公室汇报这一情况之后,方绩恪先是一愣,随即脸色便阴沉了下去。
“呵呵呵,这是冲着我来的!”
宫钟意想了想,嘴角也勾勒出自嘲,“也可能是冲着我来的!”
办公室内的锦衣卫都是资深锦衣卫,很快也都反应过来。
按照程序,御史台办案是需要提前知会嫌疑官吏所属衙门主官的,既是为了尊重也是为了寻求配合。
如果没有提前知会,那么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该衙门主官就是目标,二是御史是假冒的或者假传命令。
而来人正是御史台大名鼎鼎的疯狗御史,以残酷和不择手段着称的左都御史叶蜉蝣。
两相对比,显然第一种的可能性最大。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是苗家的反扑?
有没有一种可能,指挥使方绩恪或者代理指挥使宫钟意果然被御史台捉住了把柄?
这是不是意味着相国贺怀洲已经放弃了方绩恪?
身为甲级异人的方绩恪会束手就擒吗?大明宫不会幼稚到认为仅仅凭借御史台就能壤其就范吧?
……
各种隐晦的注定不让不能公之于众的猜测开始在这群高阶锦衣卫们心底滋生。
他们对于方绩恪和宫钟意自然是忠诚无比的,但左都御史叶蜉蝣有备而来也是事实,由不得他们多想。
“指挥使,要不要致电御史台询问情况?”
沈宴憋了许久,开口建议,他坚定地认为这就是来自苗家的报复,有必要通过御史台掌握主动权。
“不用,我倒要看看叶蜉蝣要搞什么鬼,尔等也不必急着离开,都坐都坐!”
方绩恪的神情已经恢复了镇定,实话实说,刚意识到叶蜉蝣是冲着自己来时,他却是感觉受到了冒犯。
不过现在他开始兴奋起来。
都说大明诸衙里,除去三省之后,便是御史台,方绩恪对此极不服气,他并不认为锦衣卫比御史台差。
御史台能管的锦衣卫可以管,御史台不能管的锦衣卫也可以管。
不管叶蜉蝣听从谁的指使,方绩恪决定顺其自然,他要狠狠扇御史台一个大比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