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护命令,由研究院派出的转运小组和转运设备上岸准备接收样本,联合舰队就地休整一天。
命令通过对讲机传回船上,很快就有一群全副武装的海军护送着三艘快艇登岸。
大都护非常重视,亲自来到了接收样本的沙滩等待。
尽管知道这片陌生海域不会出现异常,但是罗惊蛰还是依照预案进行了严密布防。
当警戒力量完全就位,三只硕大的生物储存箱也安装好并调试到位,转运人员与参与搬运的海军也都换上了重型防护服。
这三只生物储存箱是大明安全最高等级生物样本盛装容器,具有高度密封性、防辐射性、耐腐蚀性、稳定性等常规性能,还具有隔绝精神探查等非常规性能。
生物储存箱已经完全密封,50米范围拉起了警戒线。按照大都护的要求,所有人都退到了警戒线之外等候。
一切准备就绪。
方绩恪也没有让众人久等,他先是抽空生物储存箱30米范围内的空气,营造出真空环境,阻断微生物通过气溶胶传播途径。
旋即,三只生物箱内部骤然裂开一条缝隙,原先在沙滩上消失的触手从裂缝里挤出,掉落在生物箱内。
在围观者们的视野里,那三只空箱子先是剧烈颤动了一下,然后就传出噼里啪啦持续性的响声。
所有人都知道生物样本已经就位了。
而做到这一步,方绩恪并没有停手,他双眼金光闪过,生物箱内的震动便逐渐消失了。
到了这一步,他依旧没有停手,他在观察生物箱是否发生泄露。
如此,沉默且紧张的氛围持续了整整半小时,随着一阵剧烈的气流涌向真空区域,方绩恪终于是解除了戒严。
罗惊蛰全程在侧陪同,他观看了大都护的所有操作,此刻已是冷汗直流。
他忽然发现自己和另两位少都护还是低估了东域01生物样本的危险程度,共同制定的转运方案简直是漏洞百出。
他与金叹圣和马青湖二人面面相觑,彼此用眼神交流决定立即修改转运方案。
罗惊蛰是专职少都护,他先是果断叫停了原定方案,要求转运人员原地等待。
而后硬着头皮向方绩恪陈述情况并承认错误。
本以为又将迎来一顿臭骂,没想到大都护在温言安慰了几句之后居然还表扬了三人。
原因是他认为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方案的做法非常明智,毕竟大家都是第一次面对神话生物级别的本体生物样本,再如何小心都不为过。
大都护又表明要不是实力不济且无法保障百分百的安全,按照他原来的设想,他是计划独自一人直接转运至目标实验室的。
罗惊蛰闻言面色剧变,他又一次发现自己低估了生物样本。他原以为这是神话生物投影样本,但大都护话里话外明确这是神话生物本体样本了。
他回想起在长安时的对话,心虚地发现是自己想当然了。
难怪以大都护这个实力,都要如此小心翼翼呢。
罗惊蛰愈发重视起来,他先要求除了警戒力量以外其他人员先行撤回船上,然后叫来了各家代表、转运小组指挥以及混合舰队的船长们上岸开会,重新制定转运计划。
金生水就坐在吊床上旁观,间或去采摘新鲜椰子尽地主之谊。
他已经从金叹圣口中得知了南洋的僵局,决定生物样本上船之后,就日夜兼程地提前赶回去。
因此,他就没有参与到罗惊蛰等人的讨论中去。
那边正在激烈地讨论着,金生水已经神游物外,琢磨师父提出的第二步如何吸收那股游离能量为己用,然后思绪又飘到了南洋,然后是长安。
按照计划,江鲫和无支祁抵达长安已经快二十天了吧,也不知道锦衣卫总部有没有人为难他们。
忽地,金生水察觉到不知何时起时不时就会有目光投来,他将部分注意力集中到了那场海岛临时会议上。
然后他就多次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三位少都护重新调整了转运方案,而金生水成了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按照罗惊蛰对于金生水的定位,他既是最大的防卫力量,也是一旦发生不可挽回的危机时,能够彻底终结危险扩散的最终力量。
罗惊蛰中途离席,过来询问金生水本人的意见。
金生水其实是无所谓的,但是也提及了南洋的僵局。
他的意思很明显,如果南洋僵局有人解决,他对于跟随混合舰队返程没有任何意见。
罗惊蛰松了一口气,又去请示大都护。
如果他面对的还是长安那位大都护,他是决然不敢将难题抛给上司了,可老天爷保佑,大都护忽然转性了。
方绩恪闻言,只是回了一句“我来解决南洋僵局”,就挥手让罗惊蛰回去继续开会去了。
罗惊蛰没想到居然能如此顺利,将这个消息先反馈给了金生水并邀请金生水与会,随即又向众人宣布了这一好消息。
会议得以继续。
金生水只是专注听众人优化方案,并没有多嘴,毕竟他不是专业的。
如此,当天幕挂满夕阳的余晖时,调整后的方案终于出炉,罗惊蛰携两位兼职少都护又去请示大都护。
方绩恪只是修改了几处细节,就同意了新转运方案。
晚间,在外紧内松的氛围里,在距离生物箱100米开外的沙滩上,混合舰队组织了一场篝火晚会,舰队上的官兵和各家代表,轮换登岸,参加晚会,算是进行短暂的放松和调整。
次日上午,三只生物箱被小心翼翼地运送上船,这艘泰山号主舰连夜进行了改装,增加了船体稳定性和抗倾覆性,存放生物箱的密闭空间则是增加了密闭性和最最高杀伤力的毁灭装置。
下午,人员撤离沙滩登船,金生水与罗惊蛰登上了泰山号主舰,按照新方案减少了人员配置,转移了部分护卫力量到周围的护卫舰之上。
全船仅保留必要的船员以及最低限度的护卫力量,并将在返程的二十多天里定时轮换。
目的只有一个,即生物箱一旦发生不可挽回的泄露,要尽量减少人员损失。
下午六点零六分,舰队在悠扬的鸣笛声里缓缓加速启航。
方绩恪站在沙滩上目送舰队离去,而后身形逐渐淡化。
不知名小岛又恢复了杳无人烟的状态,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