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三百零四章
天气 天天都是好天气 心情 有点意思
视察旦当遇熟人,
牛家兄弟立功勋。
拜访杨家下恩旨,
杨家上下齐叩头。
改土归流的事情都步入了正轨了,剩下的事情就是交给时间让制度慢慢的执行下去。
这几日也是没有什么特别急的事情,只是今日大朝会上,林墨说了一句:虎狼军现在还在旦当,是否调回原驻地。
对于这支虎狼军,稍加磨炼搞不好还真能成为一支精锐劲旅。所以,我让林墨陪我一同去旦当看一看,再做决定。
这一次我依旧是微服私访,只是带的人比较多,除了林墨还有楚启明还有俞家兵。
我们身着寻常百姓的服饰,混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没有丝毫皇家的排场与威严,只为能真实地了解旦当驻军的情况。
一路上,林墨紧紧跟在我身旁,他高大挺拔且健壮的身材也开始有些发福了,看来是许久没入军营忙于案牍的缘故吧。但是虽身着便服,依旧难掩军人的干练气质,眼神中透露出警觉,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
楚启明则神态自若,目光敏锐,时而与我低声交谈,分析着当前的局势。
俞家兵这次则是带着几个御林军精锐,佯装成普通路人,不远不近地跟随在我们身后,他们的眼神时刻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不放过任何一个潜在的危险。
我们抵达旦当的时候,竟然看到了集。我印象中,在我刚立国之时就在旦当打了一仗,这一仗可以说是把旦当彻底的打成了废墟。就算戴寿宁担任旦当驻军指挥使的时候,旦当也只是一座比较大的兵城而已。
现在不仅有集市了,而且集市上热闹非凡,看来这个指挥使似乎还有治政之才啊。
我被眼前的市井烟火气所吸引,正打算四处看看,忽然听到一阵响亮的哄堂大笑。我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处空地上围满了人,大家都笑得前仰后合。我好奇地挤过人群,想看个究竟。
原来是有两个人正在进行滑稽的表演。仔细一看,竟是曾经臭名昭着的劫匪牛家兄弟。牛大身材魁梧壮硕,满脸横肉,此刻却做出各种憨态可掬的动作,让人忍俊不禁。
他手里拿着一把破扇子,模仿着富家公子的模样,摇头晃脑,嘴里还念念有词,那蹩脚的姿态与他原本凶悍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牛二则身形瘦小,却努力模仿着江湖大侠的样子,手持一根木棍当作宝剑,东倒西歪地比划着,时不时还故意摔倒在地,引得周围的观众笑得更大声了。
牛大一个不小心,扇子打到了自己的脸上,他夸张地惨叫一声,捂着半边脸,那滑稽的表情让围观的人群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牛二趁机跳到他面前,挥舞着“宝剑”,大声喊道:“你这恶贼,今日我定要为民除害!”
牛大则装出一副惊恐的样子,抱着头四处逃窜,嘴里还喊着:“大侠饶命啊,我再也不敢了!”看着他们这活灵活现的表演,我也忍不住笑了。
“陛下,这几个劫匪这也算是改邪归正了啊。”楚启明笑着说道。
我点了点头继续看着这两人的表演。
表演结束后,牛家兄弟开始向观众收取赏钱。我走上前,递上一锭银子。牛大眼睛一亮,连忙接过,脸上堆满了笑容,说道:“多谢客官,您可真是大方!”
我笑着问:“你们怎么从劫匪变成了街头艺人?”
牛二一眼就认出了我,他抢着回答:“客官有所不知,以前我们不懂事,干了些抢劫的勾当。后来就听了陈大人的主意,投了虎狼军。我们早就是虎狼军的人了,大哥现在已经是百夫长了哦。平日里训练完后,我们兄弟就会来这儿给大伙表演表演,乐呵乐呵。也能赚一些酒钱。”
牛老大也在一旁点头附和:“是啊是啊,要不是虎狼军,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呢。”
我听后,心中对虎狼军的教化之功感到十分欣慰。
离开集市后,我们径直前往驻军营地。远远地,我们看到一位身着戎装的将领正在营地中巡查。他身姿矫健,步伐沉稳有力,每到一处,都仔细地查看士兵的装备和营帐,还不时地与士兵交谈几句。
林墨说:此人正是旦当驻军的指挥使乌瑞鑫。
我们没有立刻上前打扫,而是悄悄地跟在他身后,暗中观察。乌瑞鑫首先来到了士兵的营房,他轻轻掀开一张床铺的被褥,仔细检查里面是否潮湿。他一边检查,一边对身旁的士兵说道:“兄弟们每日训练辛苦,休息时一定要有个舒适的环境。这被褥要勤晾晒,可不能让大家染上湿气。”
接着,他又走到士兵们摆放衣物的地方,查看衣物是否足够保暖。看到有几件破旧的衣服,他皱了皱眉头,叮嘱负责后勤的士兵:“这些衣服太破旧了,要尽快给兄弟们换新的,不能让大家受冻。”
随后,乌瑞鑫来到了伙房。他掀开锅盖,热气腾腾的饭菜香气扑面而来。他舀起一勺汤,尝了尝味道,然后对伙夫说道:“饭菜的味道还不错,但一定要保证食材的新鲜和卫生。士兵们训练强度大,只有吃得好,才能有足够的精力。”伙夫连忙点头称是。
检查完伙房,乌瑞鑫集合士兵训话。他神色严肃,声音洪亮有力:“兄弟们,我们身为驻军,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大家要时刻牢记,我们的职责不仅是守护疆土,还要爱护百姓。平日里,不许骚扰百姓,若有违反,军法处置!”士兵们整齐地回应:“谨遵将令!”那声音震耳欲聋,彰显着军队的纪律与士气。
训话结束后,乌瑞鑫又与几位士兵聊起了家常。他的态度和蔼可亲,让士兵们感受到了他的关心与爱护。
看到这一幕,我心中对乌瑞鑫的治军能力十分赞赏。他不仅注重士兵的军事训练,还关心士兵的生活,能够以身作则,维护军队与百姓的良好关系。
我觉得也差不多了,便看了林墨一眼。林墨心领神会便走上前去。乌瑞鑫看到一身便服的林墨立马行礼参见,在林墨告知了我的身份后,乌瑞鑫立马快步上前,立刻单膝跪地,行礼说道:“陛下微服前来,末将有失远迎,还望陛下恕罪。”
我示意他起身,笑着说:“你治军有方,何罪之有?今日我微服至此,就是想看看真实的军营情况,你做得很好,让我很欣慰。”
接下来的时间,我在与乌瑞鑫的交谈中,我了解到虎狼军与旦当驻军能够相处融洽,确实离不开他的努力。他经常组织两支部队的士兵一起训练、交流,促进彼此的了解与信任。在他的带领下,两支军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战斗力。
回王都得路上,我颇有感慨。
此次微服私访,让我对旦当驻军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牛家兄弟的转变,让我看到了军队对人心的感化力量;乌瑞鑫的治军之道,让我对边疆的稳定更加放心。
“陛下,快要日落了。我们怕是今晚赶不回大理王都了。在哪里休息,还请陛下示下。”林墨一夹马腹,战马快走几步来到我身边。
我抬头看了看,的确如此,转头看向林墨问道“爱卿也是久经战阵的大将,这安营扎寨的事你来安排吧。”
“陛下,过了前面的山头就是以前的汇川府了。太师家在那里有一座私宅,我们可以在那里下榻。听说杨太师今日就住在那里。”林墨指了指不远处的山头说道。
“杨太师?好。我们一起去太师府上吃喝一顿吧。”我看了看林墨,林墨似乎有些心虚,回避了我的眼神。
我也没管那么多说道“那就有劳尚书大人给我等去报个信啦。”
“遵旨。”林墨领命后便用力一夹马腹,前往杨家报信去了。
没有多久,杨家便派了杨景宇前来接驾。杨景宇一身干练的装扮,神色恭敬,见到我时,立刻单膝跪地,声音洪亮且沉稳:“陛下,杨家特命臣前来迎驾,恭请陛下移驾杨家下榻之处。”
我微微点头,示意他起身,随后便在他的引领下,向着杨家的驻地前行。
一路上,杨景宇虽话语不多,但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透露出杨家的严谨与恭敬。他对路线的熟悉,对周围环境的警惕,都彰显出他作为杨家子弟的不凡素养。抵达杨家下榻之处时,天色已晚,华灯初上,整个宅邸被灯笼的暖光笼罩,显得格外静谧而庄重。
杨家家主太师杨易文早已在门口等候,他精神矍铄,一袭长袍更显儒雅风范。见我到来,他快步上前,深深作揖:“陛下亲临,寒舍蓬荜生辉,老臣等候多时。”
我微笑着扶起他,说道:“杨太师不必多礼,此次前来,多有叨扰,还望太师不要见怪啊。”
杨易文听后连说了三声不敢,便领我进入了杨家的这处私宅。
用过晚膳后,我与杨易文移步书房。书房内,书架林立,摆满了各类书籍,散发着淡淡的墨香。桌上的烛火摇曳,将我们的身影映照在墙壁上。
杨易文率先开口:“陛下,此次陛下微服视察,实乃我大理百姓之福。老臣听闻陛下在旦当的所见所闻,深感欣慰。”
我轻轻颔首,说道:“军队之事,关乎国家稳定,朕自然要多加关注。听闻太师对景武在河内训练水师也颇为关注,太师不妨详细说说。”
杨易文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自豪,缓缓说道:“景武自上次经历挫折后,知耻后勇。他日夜驻扎在河内,与水师将士们同甘共苦。每日天未亮,便督促将士们进行训练,从战船的操控,到水上的战术演练,他都亲自指导。如今,水师的面貌焕然一新,战斗力也有了显着提升。”
他边说边起身,走到一幅地图前,指着河内的位置,详细地为我讲述着水师的训练布局和防御策略。
我认真聆听着,不时提出一些问题,杨易文都能对答如流,足见他对杨家军事部署的了解和把控。
待他说完,我说道:“杨家在大理也是百年的望族了。如今,国家发展,人才缺口颇大。太师,杨家也需再为朝廷提供一些才俊,以充实朝堂,共谋国家发展。”
杨易文听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随后便被他深深的隐藏了起来,他沉思了片刻后说道:“陛下如此厚待杨家,杨家一定为陛下赴汤蹈火。嫡长子杨景武以在军中任职,次子杨景宇也算有些才气,陛下如不嫌弃。可让景宇从知县开始做。”他的语气坚定,眼神中透露出对家族和朝廷的责任感。
我而则对这个老者多了一些忌惮,年纪这么大了思路还如此清晰,真是越来越精。但是只要杨家不与我的方略背道而驰,杨家还是可用的,也是维护我大理朝廷稳定的重要一环。
“知县?朕观景宇临事有章法,杨家家学也深厚。一个知县怕是屈才了。太师担心朝野非议,朕也清楚,但是举贤不避亲。这件事爱卿不用管了,等朕回到王都,你就等着接旨吧。”我说完后,杨易文立马跪下叩头。
“天色也不早了,爱卿也要早些休息啊。身子骨硬朗才能为国尽忠啊。”我没有起身去扶杨易文。
杨易文有些蹒跚的起身后便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