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三百零六章
天气 微风徐徐 心情 有些叹息
南宋传来一首诗,
骂我不忠与不义。
文海担心民心乱,
法晨认为新皇立。
大理皇宫御书房内,屋外春风和煦,屋内气氛凝重得如暴风雨前的天空,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我端坐在龙椅之上,手中紧紧握着保皇司送来的那首近来从南宋流传入大理的诗,每一个字都如同一把尖锐的匕首,狠狠刺痛着我的心。
“有人出生匪寇中,宋庭封王立过功。窃取一隅来称帝,还是土匪一般人。” 这诗,字字诛心,将我出身的过往无情揭开,讽刺我在大理立国是得位不正,骂我不忠不义。
我看着这诗,心中五味杂陈,那些被岁月尘封的记忆,如潮水般汹涌袭来。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左丞相刘文海那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殿门口。
他神色匆匆,满脸怒容,见到我后,立刻拱手行礼,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愤慨:“陛下,此等大逆不道之诗,怎能在我大理境内流传!这分明是有人故意抹黑陛下,企图扰乱民心,臣恳请陛下立刻下令,严查此事,杜绝此诗的传播。” 刘文海跟随我多年,从梁山开始他就一直和我一起共同进退,他对我的敬重与对大理国的忠诚,日月可鉴。此刻,他为了维护我的声誉和大理国的稳定,心急如焚,眼中的怒火仿佛要将那首诗焚烧殆尽。
我微微点头,正欲开口,又一阵脚步声传来。右丞相俞法晨也赶了过来,他的神色相较刘文海,更多了几分深沉和思索。
俞法晨行礼后,目光扫过我手中的诗,缓缓说道:“陛下,此事恐怕并非仅仅是有人恶意诋毁这么简单。依臣之见,或许南宋朝廷出现了变故。”
我心中一紧,下意识地看向他,俞法晨继续道:“陛下曾在南宋为戴郡王,宋孝宗赵伯琮可是您的徒弟,以他对陛下的敬重,断不会让这种诗流入大理。如今此诗却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我大理,其中必有隐情,很可能是孝宗已不在人世,新君即位,南宋对外政策有变。”
听到俞法晨的这番分析,我心中猛地一沉,一种难以言喻的失落感涌上心头。从宋徽宗到宋钦宗,再从宋高宗到宋孝宗,这四位君王中只有宋孝宗赵伯琮,是我在南宋那段岁月里觉得最亏欠的人。回忆如丝线,将我拉回到在南宋当戴郡王的日子。
在南宋吴皇后的引荐下,我和年轻的赵伯琮相识了,他对我十分敬重,常常向我请教治国之道、武学精髓。那些日子,我看着他从一个心怀壮志的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位心怀天下的君王。
我也在他最需要我的时候力保他拿下太子之位,直到他登基。
在南宋的日子里,我也尽我所能,为朝廷出谋划策,立下战功。我曾随宋军出征,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宋庭的安稳立下汗马功劳。宋孝宗对我的功绩铭记于心,多次对我嘉奖,封王立勋,那段时光,是我人生中一段辉煌而难忘的经历。
可如今,俞法晨的话,让我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可能——孝宗已不在人世。曾经的师徒情谊,那些美好的过往,难道都要随着他的离去而渐渐消逝吗?我心中满是怅惘,一种被世界抛弃的孤独感将我紧紧包围。
刘文海见我神色落寞,以为我是被那首讽刺诗气的,连忙说道:“陛下,莫要为这等小人之言伤神。不管这诗从何而来,我们都不能让它在大理滋生事端。当下,稳定民心才是重中之重。” 他的话语中满是关切和忠诚,一心只为大理国和我的安危着想。
俞法晨也接着说:“刘丞相所言极是,陛下。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南宋朝廷的变化。无论孝宗是否在世,是否新君即位,我们都需重新审视与南宋的关系,早做应对之策。” 他的目光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从大局出发,思考着大理国未来的走向。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中的情绪。作为大理国的皇帝,我不能被个人的情感左右,我必须为大理国的万千子民负责。
“两位丞相所言,皆有道理。刘丞相,就依你所言,立刻下令严查此诗的传播源头,务必将其遏制。俞丞相,你即刻联合保皇司着手收集南宋朝廷的消息,密切关注其动态,我们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我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努力展现出一国之君的沉稳与决断。
然而,在内心深处,我依然无法释怀对宋孝宗的那份牵挂和担忧。我不禁想起,在南宋时,我与孝宗一同在御花园中漫步,谈论着天下局势。他眼神中对未来的憧憬和抱负,仿佛还在眼前。那时的我们,都以为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理想可以一同实现。
如今,大理国正值稳定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不能因为南宋的变故乱了阵脚。但这份失落和担忧,却如影随形。我深知,无论南宋朝廷如何变化,大理国都必须坚守自己的立场,守护好这片土地和百姓,这也是我当初毅然决然背弃南宋在大理抢班夺权的初衷。
两位丞相退下后,我独自一人来到了观景台。楚启明站在不远处安静的守着。
突然我听到一阵脚步声,我没有去理会。
“陛下,您看我把谁给你带来了。”身后传来皇贵妃小琴的声音。
我回头一看,原来小琴把王二麻子给我带来了。
王二麻子也算是我人生中的一个贵人,当初在梁山脚下带我见识这世间奢华的就是他,然后我都与他有一些不正经的生意合作。
我来大理后没有多久,他也来投奔我了。王二麻子也算是和刘文海一样看着我一步一步从强盗成为王爷,再成为如今的大理皇帝的。
“兄弟你可是为了那首诗烦恼啊?”王二麻子毫无规矩的一屁股坐到了我旁边的躺椅上。
“这么多年了,你除了老了,还真没什么变化啊。”我也笑着看向这个家伙。
“都是要入土的人了,你看你。都当上皇帝了,我还是一个流氓,一个老流氓。所以,别人怎么说就让他们去说吧。你可不像是在乎别人说话的人啊。”王二麻子一边拿着茶几上的水果,一边说。
我也没有回应只是把果盘往他身边推了推,方便他拿。
王二麻子抠了抠鼻子,一坨鼻屎被他的手指带了出来,他轻轻一弹,弹飞了鼻屎,然后继续拿水果,继续吃。
“当年你在秦桧坟头上又是拉屎,又是撒尿的,那时候你怎么不担心别人怎么说你啊。你以前干过的荒唐事还少吗?要我说,你丫的跑来大理抢了个皇帝当,这件事才是办了件正事。你要留在南宋朝廷,你能不能活到现在还要另说哦。”王二麻子说完后咬了一大口苹果。
“麻子哥,你来大理这么多年了,我们相识也这么多年了。你老婆我怎么都还没见过啊?你不是没老婆吧。”我突然想到了这个问题。
“你这皇帝也没当明白啊。我家里除了陪睡的丫头,没有一个是老婆。生了男孩赏一万两,生了女孩赏一千两。我现在可是有十个带把的拉,孙子都出来了。但是,我没一个老婆。”王二麻子有些骄傲的说道。
我一脸诧异的看着他,他也笑了笑继续说道“我在梁山脚下和你一起开妓院的时候就和你讲过,我这辈子只睡二十出头的女人。我这个收租的,日子不比你这个皇帝过的差吧。”
我听到这话,还真他妈的有些羡慕。
“今天弟妹叫我来,说你闷闷不乐的。你都是皇帝了,有啥?你可不能气坏了身子啊,我能有这么好的日子,都是托你的福气。你要是上西天了,我想我的好日子也到头了啊。时候也不早了,我府上今天来了一个新的陪睡丫头,我要回去办事了。你好好的啊。”王二麻子说完便起身走了。
看到起身有些吃力的他,我说道“这么大年纪了,还是多保养吧。”
“下次有空,叫上刘文海那个呆子。来我家喝酒。”王二麻子头也没回就走了。
我回头看到小琴依旧站在原地便走了过去“小琴啊,你想梁山下的水泊吗?”
小琴看了看我说道“以前想,现在不想了。”
“哦?”我好奇的看着她。
“陛下您看。”小琴用手指向瀚海对面的苍山“那里就是梁山,这瀚海就是水泊。陛下一直在臣妾身边,所以陛下在哪里,小琴就在哪里。”
小琴说完便把头靠到了我的肩膀上。
太阳快要沉入瀚海了,今晚我来到了许久未去的小琴的寝宫。小琴亲手为我做了一顿并不丰盛的晚膳,一碟醋泡花生,一条红烧鱼,一个炒青菜。
小琴的手艺看来是荒废了,已经没有了以前的水准。但是我依旧吃的很香,很普通的饭菜,但能让人感觉到踏实、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