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三百一十一章
天气 风有些大,雨也有些大 心情 想要骂脏话
重新铺排兵与粮,
两线作战不用慌。
南宋趁火来打劫,
你给老子等着咯。
今晚,月色如水,静静地洒在我的军营之上,本应是一场酣畅淋漓夜袭的绝佳时机。军营里,一切准备工作都已经悄然就绪。士兵们摩拳擦掌,眼神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的光芒,他们对今夜的攻击充满了十足的信心,仿佛胜利已经在向他们招手。每一个人都在等待着那一声令下,就像一群即将展翅捕猎的雄鹰,蓄势待发。
我此刻正待在皇帐内,和秦统还有俞家兵凑在一块儿,脑袋都快想破了,只为琢磨出个法子,让林墨的粮道更加稳当安全,同时还得保证我军与山南谭新宇所部的粮食、军械能够源源不断地供应,一刻都不能短缺。这粮草和军械,可是军队的命根子,要是出了岔子,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我们仨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一会儿在地图上指指点点,一会儿又为了一个细节争得面红耳赤。终于,一番绞尽脑汁后,总算是商量出了个可行的结果。
我不敢耽搁,赶忙派出快马,带着我们商议好的应对策略,朝着林墨的驻地飞奔而去,希望能赶在粮草供应出问题前把事情解决妥当。
可还没等我松口气,高峰就急匆匆地走进了皇帐。他神色匆匆,手里还攥着一份奏折,那可是从大理王都太子那儿送来的。我一开始还以为就是些平常的通讯消息,像汇报下王都的情况啥的,顺手就接了过来。
谁知道,刚看了几眼,我的脸色就“唰”地变了。先是一股无名火“噌”地一下从心底冒了起来,气得我双手都忍不住微微颤抖。这南宋军队怎么突然就和广南郡的守军干上了呢?这不是添乱嘛!紧接着,后背一阵发凉,寒意顺着脊梁骨直往上蹿。
奏折里写得明明白白:南宋军队已经气势汹汹地与广南郡的守军交上了火。乌达带着善阐府的驻军和乌蛮族的族兵,赶忙跑去支援了。太子戴寿宁也没辙,只能从四营里最后剩下的一万人中,抽调出五千骑兵,火急火燎地往广南郡赶,就怕支援晚了,广南郡守不住。
昶王戴寿昶负责押送粮草,左右丞相刘文海、俞法晨两人则留在王都镇国。
看完这奏折,我脑袋“嗡”的一声,就像被重锤敲了一下。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啊!原本计划得好好的夜袭,这下看来只能泡汤了。
我心里那叫一个纠结啊,一边是精心筹备、志在必得的夜袭,将士们都盼着能在今晚大干一场,打出咱们大理国的威风;
原本一个吐蕃进攻山南就已经让我提心吊胆了,现在可好南宋打不过金国就想跑我这里来找面子,广南郡的局势危如累卵。要是我还按原计划夜袭,一旦被敌军拖住,后方本土可就危险了,弄不好就要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
一想到这儿,我狠狠心,咬咬牙,做出了决定。我传令下去,在广南郡的消息没来之前,全军固守大营,任何人都不许踏出营门一步。这道命令一下,整个军营都陷入了一阵短暂的沉默,仿佛所有人都还没从即将到来的夜袭美梦中回过神来。
我走出皇帐,看着那些原本满怀期待准备夜袭的士兵们,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疑惑和不解,有的甚至还小声嘀咕着。我知道,他们不明白为什么突然取消了行动,心里肯定很失落。
但我没办法,作为一国之君,我得顾全大局,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就把整个国家都置于危险之中。
我把几位将领召集到一起,跟他们说明了情况。大家听后,也都沉默不语,脸上的兴奋劲儿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凝重。
秦统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陛下,这南宋怎么突然就对广南郡下手了呢?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俞家兵也跟着点头,说道:“是啊,这一来,咱们的计划全被打乱了。这夜袭取消了,士气怕是会受影响啊。”
高峰则握紧了拳头,气愤地说:“这南宋太过分了,咱们不能就这么算了!等解决了广南郡的危机,一定要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我看着他们,心中满是感慨。我知道,他们和我一样,都憋着一股气。但现在不是冲动的时候,必须冷静下来,好好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诸位,”我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我知道大家心里都不好受,这夜袭取消了,大家肯定很失望。但现在广南郡的局势危急,我们必须先顾好后方。南宋这次的行动,肯定是有备而来,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陛下说得对,”秦统说道,“我们听陛下的安排,先守住大营,等广南郡的消息。”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安排好军营的事情后,我回到皇帐,独自一人坐在案前,思绪万千。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当初是不是应该发动这场战争,意外接二连三的来。好在现在朝廷里的这些人也都习惯应付各种突发的情况了,目前从各路的铺排来看,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但凡有一路出现问题,那大理国就要面对的是亡国之危了。
我望着帐外的月色,心中默默祈祷,希望广南郡的守军能够顶住南宋军队的进攻,希望乌达和太子他们能够顺利支援。同时,我也在思考着接下来的应对之策。如果广南郡的局势得不到控制,我们该怎么办?是继续坚守,还是抽调兵力前去支援?这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国家的生死存亡,容不得半点马虎。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在皇帐内焦急地等待着广南郡的消息。每一刻的等待,都像是在煎熬。我不停地在脑海中分析着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设想应对之策。
蒲甘战事结束后,我一定要找机会好好的给我那个徒弟的乖儿子好好的上一课。他爷爷给我上打君王下打奸臣的金锤还挂在泸州城,我想他是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