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还没有分班一说。
而且大部分人的起步线都是一样的。
所以在学堂里,能看到年近二十的青年和只有五六岁的孩子坐在同一间屋子里的奇观。
可无论是稚子还是青年,全都在认认真真的听讲。
那些稚子自不必说,都是成都各个官宦家庭送来的。
目的就是为了和刘谌打好关系。
在临来之前家中长辈自然是 千叮咛万嘱咐,一定不能惹是生非,要好好遵守宫里的规矩。
至于那些青年,则是因为在那些世家之人身边待的时间长了。
也知道读书识字在这个时代意味着什么。
明白这很有可能是自己唯一的能够改变命运,甚至为家人报仇的机会。
所以这些人要更加的努力和刻苦。
两个原本并不融洽的团体,就以这样一种稍显玩笑的姿态出现在同一间学堂里。
刘谌看到这一幕,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能忍常人所不能,方可为大丈夫。
若是连这点异样的目光都不能忍受,即便将来学成了也不过只是识得点字罢了。
根本没法委以重任。
刘谌站在门外,阻止了身后侍卫的通报。
就这么静静地看着学堂里的学子在谯周的指导下读书认字。
良久之后,等谯周宣布休息的时候,才注意到站在学堂外面的刘谌。
慌的谯周赶紧过来行礼。
“参见陛下,陛下 为何不派人前来通报一下,臣也好迎接陛下!”
看着谯周脸上的意外,刘谌笑着摆了摆手:
“教育乃大汉根本之事,朕在学堂外面等上片刻也不妨事。”
“何况朕来也是为了看看这些学子们学的如何了。”
听到刘谌的话,谯周心中瞬间会意。
赶紧把刘谌迎了进去,学堂里的学子们看到刘谌后,纷纷起身行礼。
刘谌再次摆手道:
“不必多礼,朕不过是路过这里,顺道来看看你们。”
整个皇宫都是刘谌的地盘,而且刘谌起居议事的地方都在前面,根本不可能路过这里,更别说 顺道了。
刘谌这话不过是为了缓解学堂里的紧张气氛罢了,一国之君骤然出现在学堂里,这些人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皇家的威严需要保持,但却不是在这上面。
果然,听到刘谌的话,在场的学子们脸上表情稍稍放松。
紧接着刘谌又说道:
“既然朕已经顺道过来了,那也就顺道检查一下你们的学业。”
“看看谯司空这段时间的辛苦忙碌,有没有取得什么大的效果。”
谯周自然没有要反对的意思。
刘谌真正要考校的是后来挑选出来的这些青年。
他们才是刘谌看中的力量,不过刘谌却不想直接对他们进行考校。
因为他们学习的时间毕竟还短,刘谌也不想考核一开始就遇到坎坷。
所以刘谌打算从当初第一批跟着诸葛京他们进学堂的这群孩子开始。
这些人出身官宦家庭,多少都是见过些场面的,比后来的这些青年在见识上要强出很多。
而且他们已经在学堂里多接受了一年多的教育,基础早就已经夯实了。
于是刘谌先在那群年纪比较小的孩子里面扫视一圈,并且看到了一个稍微眼熟一点的孩子。
如果刘谌没有记错的话,这个孩子应该是张绍的孙子 张然。
是之前诸葛京和诸葛显两人进宫之后,张绍让他儿子张凯武前后脚送进宫的。
也正是从张然开始,刘谌才有了创办学堂的想法。
这会儿再次看到张然,当初的记忆也纷纷涌上心头。
让刘谌心中顿时发出一阵唏嘘,不过片刻之后,刘谌就把这种情绪从脑海里甩了出去。
“张然!”
听到刘谌叫自己,张然立刻躬身行礼道:
“学生在!”
“朕要是没记错的话,你进学堂已经快两年了吧?”
张然道:
“回陛下的话,学生是景耀六年冬月份入的学堂,到现在已经有一年零七个月了。”
刘谌点头道:
“既然入学堂这么长时间,想必对谯司空教授的东西已经有所掌握。”
“那朕便考校一下你的功课如何。”
说罢,刘谌便以百家姓和拼音为切入点,对张然进行一番考核。
考核的结果让刘谌很满意,张然不光是对百家姓和拼音掌握的异常熟练,就连后来谯周教给他们的经义也算熟稔。
只是刘谌不知道的是,张然在这件事上下了比普通人多几倍的苦功夫。
因为自己祖父的原因,张家差点就跌出大汉权贵层,要不是陛下宅心仁厚,念着曾祖父曾经为大汉立下过汗马功劳,这会儿的张家恐怕都得搬出成都去谋生。
祖父这一辈自然是不用提了,犯了这么大的错,能全身而退已经是得天之幸。
接下来老老实实的安度晚年就行了。
至于父亲,同样也要为祖父犯下的错误埋单,所有的努力都只是为了弥补张家犯下的错误,而且这辈子都不大可能再有寸进。
那么振兴家族的重任就落在了张然的头上。
这个道理,从进入学堂的第一天,张然就已经明白了。
所以进入学堂之后,张然的学习就比别人更加刻苦,只为了能早日学成,替张家洗去污点。
今日陛下突然驾临学堂,并且第一个挑自己进行考校,这对于张然来说无疑是个很好的机会。
张然自然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应对。
而刘谌在听完张然的应对之后,心中果然十分的满意,若不是因为年纪太小。
以张然如今掌握的这些知识,拿来传播字典和拼音已经是绰绰有余。
在对张然进行一番勉励之后,刘谌又挑选了几个孩子进行考校。
除了极个别的因为紧张有些磕巴之外,大多数都能够做到对答如流。
有了这些人的铺垫后,整个学堂的气氛也渐渐的放松了下来。
刘谌也觉得时候差不多了,于是便把头一转,看向了那些后来挑选出的青年们。
然后随手从这些学子里面指了一人出来:
“你叫什么名字?”
“回陛下的话,草民名叫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