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二号的发布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全球科技界和金融市场引发了巨大震动。
上市首日收盘,青龙工业厂的股价不仅完全恢复,还上涨到了19.5港元,比发行价高出了30%。这种从暴跌到暴涨的戏剧性逆转,在香江股市历史上极为罕见。
第二天,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几乎被青龙二号一统:
《纽约时报》:《东方奇迹:香江企业发布全球首款图形界面计算机》
《日本经济新闻》:《超越Ibm与富士通:青龙二号重新定义计算机交互体验》
《泰晤士报》:《令人惊叹的东方创新:青龙二号或将改变全球计算机产业格局》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科学漂亮国人》杂志的紧急报道:《青龙二号:一场计算机革命的开始》,文章作者是漂亮国计算机科学的权威专家,他详细分析了青龙二号的技术创新,并大胆预测这种图形用户界面将成为未来计算机发展的主流方向。
青龙工业厂的接线员几乎忙得焦头烂额,来自全球各地的订单电话不断涌入。仅上午时分,就已经收到了超过五千台的预订单,其中包括多家国际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和跨国企业。
\"许生,这简直太疯狂了!\"阿南兴奋地汇报,\"漂亮国麻省理工学院订了100台,樱花国东京大学订了80台,连约翰牛的牛津和剑桥都各订了50台!我们的订单系统都快崩溃了!\"
许志远坐在办公室里,心情出奇地平静:\"不仅是学术机构,大型企业的订单更多。Ibm、惠普这些计算机巨头都派人来考察了,他们显然对青龙二号的图形界面技术非常震惊。\"
山鸡插嘴道:\"许生,霍华德那老狐狸也改变态度了!今天上午,他派人送来邀请函,说想在维多利亚会举办一场晚宴,专门为您接风洗尘呢!\"
许志远冷笑一声:\"昨天还在唱衰我们,今天就要拉关系?典型的约翰牛两面派作风。\"
就在这时,叶光远匆匆走进办公室,脸上带着复杂的表情:\"志远,有个奇怪的情况。骆驼的几家公司,还有黄金龙的航运集团,甚至连李文达的进出口公司,今天一早全都下了大量订单,光骆驼一家就订了500台!\"
办公室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意识到这其中必有蹊跷。
\"他们这是什么意思?\"阿南疑惑地问,\"昨天还在做空我们,今天就大量订购产品?\"
许志远眼神一凝:\"他们是想证明我们'产能吹牛'。青龙二号毕竟是全新产品,如果短期内收到大量订单而无法及时交付,就会给市场造成我们技术和生产能力造假的印象。\"
叶光远忧心忡忡:\"这可麻烦了。按照正常生产计划,青龙二号的月产能最多两千台。如果订单继续以这种速度增长,我们确实无法按时交付。\"
许志远却意外地露出了笑容:\"叶先生,还记得我上个月让您在新界秘密建造的那个新工厂吗?\"
叶光远一愣:\"那个全自动化的生产线?\"
\"没错,\"许志远点头,\"它的设计产能是现有工厂的五倍。我们可以立即启用,专门用于青龙二号的生产。\"
众人惊讶地望着许志远,他们这才意识到,老板早已未雨绸缪,将各种可能性都考虑在内。
\"不仅如此,\"许志远继续道,\"我已经与日本和韩国的合作伙伴签订了代工协议,可以在需要时快速扩大产能。无论骆驼他们下多少订单,我们都能按时交付。\"
叶光远赞叹地看着许志远:\"志远,有时候我真怀疑你是不是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这种布局,简直……\"
许志远神秘地笑了笑:\"不是未卜先知,只是合理预判而已。商场如战场,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是什么?\"
\"未雨绸缪,\"叶光远若有所思地回答,\"在敌人行动前就做好准备。\"
随后的几天,青龙工业厂的股价持续攀升,到周五收盘时已经达到了惊人的28港元,几乎是发行价的两倍。与此同时,全球订单量突破了两万台,创下了香江科技产品出口的历史纪录。
面对媒体的追捧,许志远保持着一贯的低调和神秘。在接受《远东经济评论》采访时,当被问及青龙二号的灵感来源时,他只是微笑着说:\"每个伟大的发明都源于对人类需求的深刻理解。我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向前迈出了一小步。\"
这种谦逊的态度加上惊人的技术成就,使得许志远在短时间内成为了亚洲科技界的传奇人物。青龙工业厂也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公司,一跃成为市值超过十亿港元的科技巨头。
然而,成功的背后却是更加激烈的角力。当骆驼等人意识到自己的\"订单陷阱\"计划失败后,开始寻求更加激进的手段来对付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年轻人。
在中环一家高级会所的密室内,骆驼、黄金龙和几位国际投行的代表再次聚首,气氛凝重。
\"这小子简直邪门,\"骆驼咬牙切齿地说,\"我们的每一招都被他提前预判,仿佛他能看到未来一样!\"
美林银行的代表冷静分析:\"从目前情况看,许志远确实展现出了非凡的商业天赋和技术实力。青龙二号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建
美林银行的代表冷静分析:\"从目前情况看,许志远确实展现出了非凡的商业天赋和技术实力。青龙二号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建立在扎实的技术积累和精准的市场洞察上。\"
\"放屁!\"黄金龙拍案而起,\"别忘了,就在两年前,这小子还是个无名小卒!怎么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掌握如此领先的技术?背后一定有猫腻!\"
第一波士顿的代表沉思片刻:\"确实值得怀疑。我们的技术专家分析了青龙二号的部分功能,认为其中某些设计理念至少领先当前工业水平五到十年。如此巨大的技术跨越,很难用正常的研发过程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