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落选的人,就等于被社会规则和需求给过滤了……
可反过来说,如果没有教育改革,可能这些人能各自种田日子过得很好。
这些人国家要怎么安排?
前期的时候进工厂打工,还能通过提高工资来提升富裕,随着社会发展呢?
隔壁美仔就是个典型例子——黑灯工厂。
整个巨大的工厂,没一个人,全机器全自动化流水线,这就是高科技。
那么,高科技下,人工劳力何去何从?
人家土地很广,人口还少,却仍旧如此。
几十年后的社会现象已说明了一切。
倘若放到国内呢?
后果想都不敢想。
“伟人为什么是伟人,为什么一直反对某些人,他老人家看得太远了。”
“就像是社会出现问题之前,马克思的《资本论》里已经有了对繁荣资本社会必将爆发危机与衰亡的预言。”
“这种预言不是预言,它是有严格逻辑推理的。”
“书一出来就销量惨淡,可没多久书里所有预言都成真了。”
“老马的书这才爆火,所有人都在研究。”
“同样道理,伟人站得高,看得远……”
“他的话不一定百分百正确,因为统计学告诉你不存在百分百。”
“如果有个实验大数据出现百分百有效,那肯定造假。”
“顶端数据差不多也就百分之九十七,基本就算是百分百了。”
“话说回来……可他所有担忧必然存在依据。”
老实说,在场那么多人里头,除了许灼之外,也就薛培春读过《资本论》,身为重点高中校长的方治纲听得一脸懵逼。
可许灼的逻辑很明确。
他也算接触一点高层的,当然明白改开是现在中央最大的决定。
到底怎么改,怎么开,还在摸索中。
只是……
方治纲看着许灼,虚心求教道:“按照许灼同学你的话来说,你是不赞成改开的,可以这么说吗?”
“我没有不赞成,也不赞成,但我更不是中间派。”
许灼目光从方治纲落向薛培春道:“我们华夏人,其实什么事都能做。”
“好事坏事,好人坏人,可关键就在于一个‘度’。”
“你把握不好这个度,好事变坏事。把握好了这个‘度’,坏人也能变成好人。改开,势在必行。”
“可要全面放开,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这完全就是……”
“我就不说了,怕隔墙有耳被人查封。”
“全面放开,就是尺度大得毫无尺度可言。”
“当兵三年,母猪赛貂蝉。”
“这人民憋了那么久,好不容易驯化温养出来的淳朴美好品德,一下决堤,后患无穷啊。”
“一方水,放在水库里,就算是散的也必然团在一起。”
“如果拉闸,他们奔涌入海,入河,入江,入溪,入沟,成为接济他人的甘泉,成为洗涤他人的良霖,还是成为臭水沟里乌合之众一滴……”
“这就由不得上面了。”
我们华夏人,嘴上说的是情,心中装着理,肚子里都是法。
如今法律不完善,可是犯罪率很低,这是为什么?
你看人家美仔那边,法律多么健全,多么离谱,多么稀奇古怪,可犯罪率为什么这么高?
“同志们,话说回来,你们能理解伟人为什么一直反对毫无意义地去追求所谓一张纸的高学历高文凭么?”
因为这会让真正的学识成为笑话。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驴粪蛋子表面光。
如果全面放开,追求高学历成为必然,人人都会成为驴粪蛋子,社会就是个屎窝。
可是没这个,大家外在都腌臜,心里都却都干净,都向往美好,追求理想。
“如果柏拉图在世,他肯定会说现在的华夏,一定是最接近他的‘理想国’的。因为所有人淳朴,内在都孕育着丰富的精气神。倘若有一天,所有人都在一味追求考试的分数,以此为标准的高学历,那么……”
学习就是一堆数字。
“当然,我不是说不好,只是觉得这样太极端了,没有了度。”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现在大家都看重道德。”
“所以不用法律约束,都会很知晓廉耻。”
“可有一天需要法律约束了,那大家是不是可以放开了玩?”
“随便怎么糟蹋,只要不触犯法律就行?”
“所以法律,不是以后匡正全面改开后各种弊端的良药,只是一道防火墙,也是最后的红线。”
“想要杜绝各种弊端,就得想方设法来设置尺度,尺度,就是标准。”
“但是许多标准都是从道德起来的,不是从法律起来的。”
“我就这么说,隔壁石门村的那谁,欠钱不还赖账,导致他儿子虽然是大学生,到现在没人愿意嫁给他儿子,媒婆都不愿帮他说亲,磕碜,恶心。”
“如果改开了,有人利用法律漏洞钻空子,即便被人告上法庭,这人输了,也只是做个赔付,公司继续还能继续开下去,那改开成了吗?”
“这是法律赢了,还是法律输了?”
“同样道理,你们再想想高学历高文凭,这玩意儿有什么用?”
“是像封建社会追求全家出个秀才举人那样,范进中举,光宗耀祖,出个大学生全家沾光吗?”
“这不就是变成了驴粪蛋子吗?”
“学历是读书读来的,读书的目的却不是学历。”
你看伟人那一代,说什么,为我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因为少年强则华夏强。
如果往后,出现的学生说……
我为父母读书,因为要满足父母的期待。
我为自己读书,因为可以有个好工作。
我为老师读书,因为考了高分老师会高兴。
我为金钱读书,因为高学历等于有出路。
“各位同志,诸君,悲哀吗?”
许灼如同演讲一般,由浅到深,从外到内,从今天往未来,把各种各样的事给说了,兜了圈子,一个巨大的圈子,回过来回答了学历文凭问题。
方治纲是搞教育的,他听得不禁心头拔凉。
今天来找学生,却是被学生给彻头彻尾教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