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走在难得寂静的军营里,冷风一吹顾恒的情绪也渐渐地稳定了下来。
他侧头看着身旁一直皱着眉头的媳妇:“媳妇,我没事你别担心。”
“没事就好,别想那么多,至少、他们不是故意抛弃你的对不对?”
看他是真的冷静下来李晓出声劝道,他不想他一辈子都把自己封锁在某个角落。
顾恒的视线看向远方,良久传来一声叹息:“我知道,所以我才没有拒绝他,其他的我暂时还找做不到。”
那样的时局他们又是那样的身份,顾恒知道自己应该理解他们,可他又觉得不甘心。
“不着急,他们是不容易,但最无辜的还是你。慢慢来,你不用强迫自己,随你自己心意就好。”李晓柔声说道。
“嗯,幸好有你!”幸好有她才有现在有血有肉的自己,他想这是他重生后最大的幸事。
李晓白了他一眼:“矫情了哈!快点走吧,冷死了,也不知道你儿子在家有没有闹翻天?”说着就搓搓手臂快走几步,顾恒失笑摇头快步追了上去。
远处的办公楼上的走廊上,顾长淮望着他们远去的身影嘴角慢慢上扬,随即想到什么脸上的表情又冷峻了起来。
“小周,回去再去调查一下顾家,能查多少就查多少。”顾长淮冷声吩咐。
“是,首长!”小周也就是那个小战士,他不仅是顾长淮的亲卫,还是顾长淮一手培养起来的人,可以说是他的亲信。
大年初一他们在刘家热热闹闹地聚了一天,第二天大家就散了。几个叔叔伯伯要下连队慰问,这一次要带家属。
刘红旗也带着妻子孩子去了老爷子那里,李晓一家也跟着去拜了个年吃了个午饭就离开,家里苏老一个人在他们不放心。
日子真是不经过,刚还在盼着过年,转眼年就过完了。
刘红旗和许远航也不得不离开妻儿独自回归工作岗位,刚还在依依不舍地送别他们,转眼又来到大年初十。
这天是小铁蛋李沐阳同志一家到京的日子,由于这两天下大雪,是顾恒一个人去火车站接的人,李晓在家准备好饭菜等着他们。
两个小家伙听说小阳舅舅要来也十分高兴,时不时就要往大门口看一眼。
要不是雪下的实在是大,他们都要坐到大门口去等了。
终于,门口传来动静院门被缓缓推开,顾恒带着一家三口走了进来。
两个小家伙眼睛一亮,跑到堂屋门口兴奋地喊道:“小阳舅舅、小阳舅舅......”
小阳虽然被冻得连鼻子都红了,还是兴奋地回应着:“安安、康康......”
李晓也赶快迎了出去:“小阳,张叔、张婶,快进来,冻坏了吧?”
“姐姐,我来了,嘿嘿!”只要想到从今往后能和姐姐住在一块,他就开心。
张叔、张婶虽然穿得厚实,还是冻得哆哆嗦嗦的。看见李晓迎出来张婶连连说道:“姑、姑娘,天太冷了,你别出来小心着凉。”
“对、对,姑娘快进去。”张叔也连连催促。
李晓笑着接过他们身上的包裹:“不打紧的,你们赶紧进屋暖暖。”
一群人进入堂屋,小阳一家三口只觉得一股暖流扑面而来,冻得僵硬的身体一下子就舒展开来,整个人都活了过来。
“快,过来喝口热茶。”苏老在一旁给他们倒好了茶水,热情地招呼道。
“哎呦!这怎么使得?老爷子,你千万别忙活。”张婶连忙说道。
一家三口又郑重地跟苏老问了好,打了招呼。
苏老摆摆手:“小张啊,以后不用这么拘礼。以后我们还要一起生活,这里就是自己家随意点就好。”
张叔、张婶见老爷子这么随和,提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
他们听说老爷子是大学的教授还紧张了很久,就怕文人规矩多他们却一窍不通给姑娘丢脸。
“诶、诶,多谢老爷子!”张叔连声应道,言语中还是带着拘谨。
顾恒和李晓对视一眼并没有说什么,爷爷是个什么性子他们最清楚,相信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放松下来的。
虽是这么想,可也没想到这么快,只一顿饭功夫老爷子就把他们拿下了。
吃饭期间老爷子专挑一些家长里短、地里田间的事跟他们唠,唠着、唠着他们就慢慢发现老爷子其实跟他们一样,都是普普通通的实在人,他们的那种拘谨也就慢慢地消散了。
前院的东厢房刚好有三间房,完全够他们一家三口住,而且离老爷子也近晚上有个什么动静他们也能照顾一二,至此他们就在东厢房住下了。
夜里,张叔躺在温暖的炕上感叹道:“咱们也算托姑娘的福,进了大城市住上大房子了。”
“谁说不是呢?当家的,咱们以后可得好好干,不能辜负了姑娘。”张婶的眼里都是感激,孩子可以进城读书了,这是天大的好事!
“那是自然,以后小阳再好好读书,有个稳定的工作咱们也就不用愁了。”张叔觉得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他心里头也高兴。
第二天顾恒就带着小阳去了新的学校,很顺利地通过了考试。还是接着读他的五年级下学期,到时候跟着他们一起考初中就行。
张叔、张婶听到这样的好消息自然开心,干起活来更加卖力。
一来就把院子前前后后、里里外外都打扫了一遍,要不是天气不好他们都想把家里的被套床单啥的都洗了。
看着忙忙碌碌的夫妻俩还有焕然一新的角角落落,李晓也很满意,这样她就可以慢慢开始计划他们后面的行程了。
这场雪足足下了四五天才停,学校也陆陆续续开学。
送走家里的两个小魔王,李晓刚还在庆幸,她的小伙伴都要苦逼的去学校,她就一头雾水地被小周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