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工匠学堂里却是一派热闹景象。
郑国正在为新一批学员讲解水利知识。
\"水流的速度与坡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郑国指着沙盘上的模型说道,
\"坡度太大,水流会太快,容易冲毁渠道。太小则无法保证灌溉效果。\"
学员们认真记录,不时提出问题。
\"这个原理很重要。\"郑国继续讲解,
\"将来你们在工程中遇到地形变化,都要仔细计算坡度。\"
正说话间,秦天来到了学堂。
看到秦天亲临,学员们立即起身行礼。
\"都坐下继续听课。\"秦天摆摆手,
\"寡人就是来看看你们学习的情况。\"
他在教室后面坐下,仔细听着郑国的讲课。
虽然是很专业的内容,但郑国讲得生动有趣,常常用实际案例来说明问题。
\"先生教得很好。\"课后,秦天称赞道,
\"尤其是把复杂的原理用简单的例子来解释,让学员们容易理解。\"
\"惭愧。\"郑国说道,
\"这些都是在工地上摸索出来的经验。理论固然重要,但实践更关键。\"
\"说得对!\"秦天点头,\"正好今天要去视察新开工的渠段,带上这些学员一起去看看吧。\"
于是,一行人来到了工地。
新开工的渠段正好遇到了一个技术难题:地形突然变陡,常规的坡度设计不太适用。
\"刚才课上讲的原理,现在就用得上了。\"
郑国对学员们说,\"你们觉得该怎么处理?\"
学员们纷纷思考,提出各自的想法。
郑小五举手说道:\"我觉得可以分段设计,每段用不同的坡度,用阶梯式的水闸来调节水流。\"
\"不错!\"郑国赞许地说,\"这个思路很好。\"
秦天也点头表示赞同:\"理论与实践结合,这才是真本事。\"
在郑国的指导下,学员们参与了这段渠道的设计。
从测量放线到计算坡度,每个环节都亲身实践。
\"你们要记住,\"郑国强调道,
\"水利工程没有固定的模式。关键是要懂得原理,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学员们若有所悟。这样的现场教学,比在课堂上听讲更有效果。
日落时分,第一天的施工结束了。
但学员们都不想走,围着郑国继续请教问题。
\"好学是好事,\"秦天对郑国说,
\"不过也要注意劳逸结合。明天再继续吧。\"
回程路上,郑小五兴奋地说:
\"父亲,今天我终于明白您为什么这么热爱水利工程了。这里面的学问真是太有趣了!\"
郑国欣慰地笑了:\"是啊,这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造福百姓的学问。\"
第二天一早,学员们就迫不及待地来到工地。
这次郑国让他们分组实习,每组负责一个小型工程。
\"要把工地当课堂。\"郑国说,
\"遇到问题就是最好的学习机会。\"
秦天经常来视察学员们的学习情况。
他发现这些年轻人进步很快,不仅掌握了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陛下,\"郑国汇报说,
\"第一批学员已经能独立处理一些技术难题了。再过些日子,就可以让他们到各地去实习了。\"
\"好啊。\"秦天说,\"现在各地都在开展水利工程,正需要这样的人才。\"
\"不过臣还有个想法。\"郑国说,
\"能不能让一些有经验的老工匠也来上课?他们虽然经验丰富,但如果能掌握一些理论知识,会做得更好。\"
\"这个提议很好。\"秦天立即同意,
\"知识不分年龄,只要有心学习,就该给机会。\"
就这样,工匠学堂开始招收有经验的老工匠。
他们虽然年纪大了,但学习的劲头一点不比年轻人差。
这些老师傅们白天在工地施工,晚上就去学堂听课。更难得的是,他们还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带到课堂上,与年轻人交流切磋。
几个月后的一天,郑国正在巡查工地。
\"郑大人!\"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原来是他的儿子郑小五,正带着一队工匠在测量渠道。
\"怎么样?有什么发现吗?\"郑国下马问道。
\"有!\"郑小五兴奋地说,
\"我们发现这段地形特殊,如果用常规方法可能会影响灌溉效果。所以我们设计了一个新的引水系统。\"
他展开图纸,向父亲详细解释。
这个设计充分考虑了地形特点,既保证了灌溉效果,又节省了工程量。
\"不错!\"郑国赞许道,\"看来你不仅掌握了理论,还学会了灵活运用。\"
正说话间,秦天也来到了工地。
\"陛下,\"郑国上前迎接,\"工程进展很顺利。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
\"进度不是关键。\"秦天说,\"质量如何?\"
\"请陛下放心。\"郑小五恭敬地说,
\"每个工段都严格按照标准施工。而且我们还在不断改进工艺,提高效率。\"
秦天满意地点头。
他特意来到渠道边,仔细检查渠壁的质量。
平整的渠面,结实的堤岸,处处都显示出精良的工艺。
\"这段渠道的防渗效果很好。\"秦天说,\"用的是什么工艺?\"
\"是工匠们自己改进的方法。\"郑小五解释道,
\"他们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创新。现在不仅防渗效果好,成本也降低了。\"
\"好啊!\"秦天赞叹道,\"这就是民间智慧的可贵之处。\"
巡视中,秦天特别注意观察民工们的精神状态。
让他欣慰的是,大家干劲十足,配合默契。
\"陛下请看,\"郑国指着远处说,
\"那些新建的村落就是工匠们的家。现在他们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很多。\"
秦天举目远眺。
只见渠道两旁,新建的村落错落有致。
房屋整齐,菜园青翠,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这才是最让寡人高兴的。\"秦天说,
\"工程不仅要修好,更要让参与的百姓们真正受益。\"
\"这不仅是一项工程,更是一份造福千秋的功业。你们每个人都是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