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学会捂上自己的耳朵,不要听那些熙熙攘攘的声音,别让任何事情打乱你规划好的人生,要大步的向前走。”苏北辰接着写第十六册竹笺书。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吵闹声。苏北辰眉头微皱,本不想理会,但那声音越来越大。他搁下手中的笔,起身走到门口。
只见一群家丁正围着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原来这少年不小心冲撞了王家公子的马车,家丁们正要惩处他。
苏北辰心中一动,想起自己刚刚写下的话,于是喝止了家丁。他走近少年,发现少年虽落魄但眼神坚定。
苏北辰问起少年来历,少年称自己父母双亡,一心只想求学。
苏北辰心生怜悯,又想到自己年少时也渴望知识却多有阻碍。他决定收留少年,教其读书识字。
周围人都很诧异,觉得苏北辰此举不妥。但苏北辰毫不在意,他带着少年进了书房,指着桌上的竹笺书说道:“今日起,你便跟着我学,莫要辜负我的期望。”
少年感激涕零,当即跪地拜师。从此,少年就跟随着苏北辰踏上求学之路,而苏北辰也在教导少年的过程中对自己所坚持的理念有了更深的感悟。
……
…………
………………
“我的勇气才不会耗尽,我会一直勇往直前……”苏北辰拿着沾满墨汁的毛笔继续写竹笺书。
时光匆匆,数载过去。少年已长成才华横溢的青年。苏北辰看着青年,满心欣慰。
然而,平静的日子被打破,朝廷举行科举考试,苏北辰鼓励青年前去应试。青年不负所望,一路过关斩将。
可谁知,王家公子听闻此事,心怀嫉妒,暗中使坏,污蔑青年作弊。朝堂之上一片哗然,青年面临巨大危机。
苏北辰挺身而出,凭借多年声望担保青年清白,并拿出青年平日所作文章为证。皇帝萧逸云亲自审查后,还青年公道。
青年高中状元归来,众人皆来祝贺。青年感恩于苏北辰,欲放弃仕途陪伴苏北辰左右。
苏北辰摇头拒绝,他告诉青年:“你应大展宏图,实现抱负,就像当初我救下你,也是希望你能走出自己的路。”
青年眼含热泪拜别苏北辰,踏上为官之路;苏北辰望着青年远去的背影,又拿起笔开始书写竹笺书。
他知道,自己种下的种子已然开花结果,而他也将继续秉持初心前行。
……
…………
………………
“在数学的世界里,根号三是一个孤独的数字,因为它永远无法被完全开放,得到一个整洁的整数;它就像是一个隐喻,代表着那些爱而不得的情感。”
“在人海茫茫中,我遇见了你,就像根号三遇见了它的平方根;我试图将你完全纳入我的世界,却发现我们之间始终隔着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我对你的爱,就像根号三,永远无法得到一个完整的答案。”
“我尝试着去适应这种不完整的状态,就像根号三适应着它永远的不完整;我学会了在孤独中寻找力量,在不完美中寻找美;我明白了,有些爱,注定是孤独的,就像根号三,永远无法被完全理解。”
“但即便如此,我依然珍惜这份爱,就像数学家珍惜根号三一样;它虽然不完整,却有着独特的价值。它提醒我,即使在最不可能的地方,也能找到爱的存在;它告诉我,即使无法得到,也不代表爱不存在。”
“所以,我选择继续爱着,即使这份爱如同根号三一样,永远无法被完全开放;因为我知道,这份爱,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它让我的世界更加丰富,即使它带着一丝孤独。”
“在爱的旅途中,我们或许都会遇到那个“根号三”,那个我们无法完全拥有,却又深深爱着的人;这份爱,虽然带着遗憾,却也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它让我们学会欣赏不完美,学会在孤独中找到力量。”苏北辰拿毛笔写完了这段话,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几日后,苏北辰收到青年来信。信上说他在朝中推行新政,遭遇诸多阻力,许多旧臣联合起来反对他。
苏北辰看完信件,眉头紧锁。他深知官场险恶,青年虽才华横溢但毕竟经验不足。沉思片刻,苏北辰决定前往北都城。
到了北都城,苏北辰四处奔走,利用自己昔日的人脉为青年解围。
在他的努力下,一些中立官员开始重新审视青年的新政。青年倍受鼓舞,更加积极地应对困难。
然而,王家公子并未罢休,勾结外敌企图陷害青年叛国。
苏北辰偶然得知此阴谋,冒死进宫面圣,呈上证据。皇帝萧逸云大怒,严惩王家公子及其党羽。
风波过后,今年的新政得以顺利实施,百姓安居乐业。
苏北辰看到这般景象,悄然回想。他明白青年已能独当一面,自己也该回归宁静的生活。
回村后,苏北辰依旧每日写竹笺书,偶尔回忆往昔岁月,心中满是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