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你这是怎么了?一早上就哈欠连天的。”
隔天清晨,叶苏看着朱小林无精打采的样子,关心地问道。
朱小林强打精神,揉了揉眼睛,苦笑着说:“昨晚没睡好啊。”
朱小林是因为昨晚要去机场接机,忙前忙后,一直到很晚才休息,总共也就睡了四个多小时,现在自然是困得不行。
叶苏见状,心里大概猜到了几分,正想开口调侃一下,却被朱小林抢先打断:“苏子,你可别瞎猜啊!”
他的语气有些急切,似乎生怕叶苏说出什么让人尴尬的话来。
毕竟他们都对彼此这么熟悉,朱小林猜测到叶苏会调侃自己啥,于是连忙打断。
叶苏见状,嘴角一扬,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嘴上却说:“好好好,我不说就是了。”
然而,他那副似笑非笑的表情,明显透露出他根本就不相信朱小林的话。
朱小林对叶苏的反应也是无可奈何,他知道叶苏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但也不想在这个话题上继续纠缠下去。
于是,他转移话题道:“苏子,我去买杯咖啡提提神,你要不要来一杯?”
叶苏想了想,说:“那给我来杯卡布奇诺吧。”
对于咖啡,他的口味比较挑剔,除了卡布奇诺,其他的美式咖啡、拿铁之类的,他都觉得难以下咽。
几分钟后,朱小林端着两杯热气腾腾的咖啡走了回来,一杯自己的,一杯是叶苏的卡布奇诺。
两人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朝停车场走去。
朱小林开车将叶苏送到了今天声生不息的录制现场。
一到声生不息录制现场后,朱小林瞧见没自己事情,于是他心中一动,连忙去找一下何老师。
他快步走到何老师面前,脸上露出礼貌而谦逊的笑容,轻声说道:“何老师,您好,打扰一下,不知道现在是否方便跟您说一两句话呢?”
何老师听到声音,转头看到是朱小林,微笑着回应道:“当然没问题啊,小林!”
对于叶苏的这位唯一助理兼经纪人,何老师自然是有印象的。
他不仅听说过他们俩是高中同学,还知道朱小林本身也是一位拥有五百万粉丝的网红。
然而,尽管朱小林有着这样的身份和成就,他却始终如一地追随叶苏,这种对友情的执着和坚守让何老师深感钦佩。
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很多人都难以抵挡名利的诱惑。
就像之前网络上那个很出名的公职人员某 c 一样,他最终没能抵挡住诱惑,毅然脱下了自己的制服,投身于网红行业。
在诱惑面前,人性往往显得脆弱不堪。
但朱小林却能够坚守自己的本心,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这实在是难能可贵。
在何老师眼中,朱小林就是这样一个令他钦佩的人。
随即两人一同走进了一间空无一人的休息室里。
何老师面带微笑地看向朱小林,轻声说道:“小林,有什么事情你尽管说吧。”
朱小林连忙说道:“何老师,事情是这样的,苏子的老婆想要给他一个惊喜,所以她昨晚就带着他们的女儿来到了星城。
您看能不能帮忙安排一下呢?”
何老师一听,顿时兴奋得两眼放光,他激动地问道:“你说的叶苏,那他的老婆不就是迪丽若芭吗?”
朱小林点了点头。
何老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兴奋地喊道:“我的天哪!这可真是太棒了!迪丽若芭和叶苏同框,这绝对会给我们的节目带来巨大的流量啊!”
他立刻毫不犹豫地答应道:“当然没问题!这简直就是给我们节目组送来了一份大礼啊!”
接着,他又急切地问道:“需要安排几个位置呢?”
朱小林回答道:“四个。”
“好的,我马上就去安排。”何老师爽快地应道。
随后,朱小林便转身回到了叶苏的身边,静静地聆听着他与来自香江的几位前辈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声生不息》这个节目每一期都会邀请几位来自香江的前辈参与录制。
而这一期邀请到的嘉宾,正是周伯豪和咏儿。
别看周伯豪外表看起来像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子,但实际上他已经步入不惑之年——40岁,而且已经在娱乐圈摸爬滚打整整十八年了!
而咏儿看起来也不算太老,比她实际年纪年轻多。
今年咏儿已经42岁,也是她出道的20周年。
叶苏也是很快和他们熟络起来,仿佛是相识已久的老友一般。
熟悉之后,叶苏面带微笑地对周伯豪说道:“豪哥,你知道吗?你的那首《够钟》可是我们高中宿舍的起床歌呢!
我们每天早上都会听着它起床。”
周伯豪听后,先是一愣,随即便哈哈大笑起来:“哈哈,真没想到啊!还有这样的事情。”
叶苏接着笑着回应道:“是啊,如果不是决定要唱那首串烧,我肯定会选豪哥你这首《够钟》来唱的。”
周伯豪笑着说道:“我听华哥,晓春哥说你那首串烧很有意思呢。”
叶苏连忙点头道:“没错,我觉得那首串烧很有创意,因为我从小就看着香江电视剧长大,所以就把那些主题曲串烧在一起了。”
这首串烧是叶苏将陪伴自己香江电视剧的主题曲串联起来,组成一首,算是一种怀念。
周伯豪听后,兴奋地说道:“哇,那可真是太厉害了!我也很期待听到你的串烧呢。”
彩排的时候,周伯豪有点事情耽误,并没有听到。
叶苏同样满怀期待地说道:“我也很期待。”
毕竟在G省长大的孩子,谁不是看着香江电视剧长大的呢?”
说着叶苏挺怀念以前晚上追香江剧,被叶爸叶妈赶回房间睡觉的时光。
而不仅是周伯豪,其他的香江艺人们对于叶苏这首串烧也都充满了期待。
虽然有些人在彩排的时候已经听过了,但还是想再听一次,感受一下那种独特的魅力,同时一听仿佛让他们回到当年那个香江剧黄金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