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七考虑一下后同意道:“好吧,跟上我!”
我们收拾行李带上阿朵,一同赶往他们所在的基地。
田七瞥了一眼阿朵,询问她的身份。
还没等我回
34 章 藤门之境
我深知他担忧的缘由,所以郑重地告诉他小云完全可以信赖。
元宵也在一旁附和,“田兄,放心吧,她和家姐是亲戚,不是外人。”
田老四似乎没完全明白,“你们家里还有苗族亲戚?”
我微笑着没有多解释,而田老四也没有追问。
趁大家不注意时,我轻踹了元宵一脚。
我们一行人的驻营地里有四五顶帐篷,夜色尚未褪去,大部分伙伴还在休息。
两位轮值守夜的同伴看到田老四归来,围了过来,见到我们后,他们的神情变得略显惊讶。
袁家这支队伍配备了医疗人员,并且药物也比我们的更加齐全。
田老四唤起队医给小云做了初步处理:先打了一针止痛剂,随后又给她挂上生理盐水。
我问及情况,医生表示小云只是过于劳累加上着凉引起的身体不适,休息一下就会好起来。
听到这个回答我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当医生离开为其他人包扎时,帐篷里便只剩下我们几个。
元宵迅速爬进睡袋,“哎呀,这队伍真是舒服,睡觉都踏实,不用整晚担心出事。”
想到他也说到了点子上,我们确实已经精疲力竭,过了半夜天就要亮了。
于是,我和文博也钻入睡袋,安稳地睡到了第二天早上。
我是被饿醒的。
我从睡袋中探出身子,发现元宵依然沉浸在甜美的梦境之中打着呼噜。
文博的睡袋空着,出乎意料的是小云的位置也是空的。
起身走到外面,只见大家在整理行装,像是在做行前准备。
田老四递给我一包食物,“早饭就是这些了。”
我点头感谢,吃着东西时问道:“安大叔在哪里?”
田老四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处帐篷。
为了等会出发能保持更好的状态,我在营地四周简单转悠了一下,但未见到小云的身影。
突然抬头,看见了在山脚眺望的文博。
本想前去打招呼,可迟疑了两步后,还是转身走回自己的帐篷。
路过时恰好碰见坐在一旁的小云。
我把袋子里剩下的牛奶递给她。
她摇摇头说已喝了,我又坚持了一会,她最后接过牛奶道谢,告诉我身体状况已然好转。
我继续关切道:“感觉好点吗?”
小云微微点点头并提到昨夜里烧退了。
她坚强的态度令人敬佩。
想起田老四之前的话,犹豫片刻之后劝她不必硬撑,我们会安排送她下山。
她听闻后眉头微皱,眼神有些不满地看着我,我赶忙补充说这是为了她着想,就算看在某个人的情面上也不希望她有什么闪失。
小云闻言后反而微笑道:“你真觉得这是为我好?这种事情还是我来做决定吧。”
说罢就朝别处看了过去。
场面顿时变得有些僵滞,为了避免沉默延续,我试图转移话题与她聊天。
她说即将变天要下大雨,随后转身走入帐篷里并表明找到目的地卓丘山之前,自己绝对不轻易离开。
我不由叹了一口气。
此刻,我们身处的应该就是传说中雪岩坪的藤门山谷。
藤门之说源于一则古代传奇:此谷藏匿一座古老的城市,石门深嵌其中,通往传说中的冥城入口,故称藤门。
不过这只是个神话故事罢了,在这样偏僻的地方总有各种流言传播。
文博依旧不见踪迹,阿朵躺在睡袋里闭目休息,只有元宵在一旁狼吞虎咽。
他对我说,一会儿袁安想要见我们三人。
“那我们去吧。”
我们正要出发,身后却传来声音说也要前往。
原来小云不愿被落下。
在到达袁安住的帐篷前,早已等候的田老四引着我们进去。
只见袁安正坐在折叠椅上望着窗外。\"二位贵客再次光临!”
面对我们的冷漠回应,他无奈地笑道,“看来你还未忘记上次的事呢?其实那是对你们的一场考验。”
我回答道自己有应对困难的方式。
他又指向旁边的座位让座,待我们都坐下后询问小云的情况。
她面露惊诧——袁安竟识得她的身份。
我也颇觉疑惑。
袁安意味深长地说了些什么并转向我夸赞我的智慧。\"你居然找到了这个地方!”
我回应说,自己有自己的办法找到线索。\"安伯,我想让您知道,有些事情若你不带上我,我自己也会想办法解决!”
他的表情复杂多变,笑得让人捉摸不
### 重新表述的段落
我不由为莉莉安捏了把汗,对苏晨还算有所了解。
尽管碍于我二叔的情面,他对我还算是客气的,但这人从小就显现出极高的才华,因此性格中带着几分自傲与猜忌,做决策时也相当果断,必要时甚至无情。
在探险圈里,要是不狠不下心来的人,很难走到今天这一步。
苏晨和唐文东也不例外。
我看向苏晨,不知道他会作何反应。
但他并没有立刻回应,而是默默地注视着莉莉安,他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寒意。
见状,我赶忙打圆场:“安叔,您别介意,莉莉安对这类事情一窍不通,我回头再好好解释给她听。
待会就带她下山。”
苏晨笑了笑,摆了摆手说:“没关系,我喜欢爽快的人。”
随即转向莉莉安:“关于我们此次行动,目的很简单:寻找卓丘也。
你也是来找他的吧?”
莉莉安点头肯定。
苏晨继续道:“既然目标相同,不如咱们一起行动如何?”
莉莉安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我知道,只要她提了这样的问题,苏晨绝对不会放任她在这种时候下山,否则可能带来未知的风险。
听闻莉莉安同意合作后,苏晨满意地点点头,环视了一圈在场的人,气氛忽然变得沉闷,令人有种压迫感。
这时元杰开口问道:“安叔,您的队伍怎么还没出发呢?总不会是等我们起来吧?”
苏晨轻声笑了起来:“你是当我们在度假吗?时机未到。”
他转身走到了帐篷窗边说道:“时间还未成熟,再等一等。”
“还要等什么?”
元杰疑惑不解。
还没等苏晨回答,莉莉安却突然开了口:“莫非在等藤门山起雾?”
这句话引得苏晨回头惊讶地看着莉莉安:“小姑娘果然不同凡响!为何如此笃定?”
“儿时便听到一句老话,”
莉莉安淡然应答,“‘藤门隐于烟云,血目洞现冥城。
’”
我和元杰几乎震惊得下巴掉了下来。
没想到莉莉安能有这样的猜测。
接下来,莉莉安讲述了关于藤门山的古老传说及自己对这个现象的看法。
然而苏晨却持不同的观点:“根据唐诗记载,藤门山曾多次被大雾笼罩过,所以我们仍然相信这并非毫无根据的说法。”
莉莉安似乎有些不满,但仍礼貌地道出自己的疑惑。
我们两人都没说话,只能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讨论。
最后,田叔匆匆赶来低语了几句,并告知所有人做好出发准备。
我暗自纳闷,明明远处的藤门山清晰无云。
苏晨的行动或许并不是为了等待起雾,也许另有所图。
无论如何,我们都遵从他的指示,迅速整理行装,随后踏上寻觅的旅程。
大约一个小时后的山路上,我们来到了一个被清理过的火堆旁。
苏晨推测这可能是我二叔留下的痕迹,但也有其他人的可能性存在。
他担心可能还有第三股神秘势力潜伏于此。
通过这些调整,我们不仅保持了原作者的思路,同时也确保用新的叙述和人物名称表达相同的主题和信息,使得文本具有连贯性和独特性。
经他这么一提示,我顿时回忆起在贵州时的情况。
当时二叔之所以用那种方式保存戒指和照片,就是为了防止这些物品被别有用心的人得到。
因此,我一直怀疑有人跟踪二叔,并可能对他不利。
难道他们一直跟到了这里?这究竟是些什么人呢?
忽然一个声音传来:“昨天在这里停留的人就是楚阳。”
我们闻声望去,看到林娜蹲在地上指着地上的脚印说:“这个鞋印我知道,绝对是楚阳的。”
李远瞥了一眼林娜,又看了看我,说:“这么说来,你二叔应该是从这里进了山。
咱们也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吧。”
确定方向后,我们不再沿雪峰岭和藤峰山的交界行进,而是转向了藤峰山的方向。
我心里对二叔的行踪还有一些疑惑,便问李远:“叔叔,你知道我二叔为何会到这里来吗?”
李远边走边回答:“因为这里有祁连山脉和单桓古城,甚至是海岛上古老墓葬之间的关联延续。”
“延续?”
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是不是说,我二叔在古尔班通古特深处的单桓遗迹里找到了线索,所以才追查到这里?”
李远摇了摇头说:“事情没那么简单。
实际上,事情可以追溯到二十多年前。”
我惊讶于这个话题延伸得如此久远:“需要这么久吗?”
李远笑了笑说:“二十年并不算长。
况且你刚才提到的事顺序不对。
不是单桓古城发现了线索才来到这里,相反,几年前,你二叔已经来过,但当时时机不成熟,只得无功而返。”
我恍然大悟,确实如此,这也是我们找到林娜的原因。
继续前进中,周围树木更加茂密,好在这次人数增多,几名伙计在前劈砍树枝开路,让我深感团队合作的力量。
曾经听二叔说过,在古代发丘一门非常重视团队协作,这是其能广纳贤才,建立组织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比之下,其他派别如摸金、搬山和卸岭多为单独行动或小团队暗中运作,因为他们忌讳官府严禁的倒斗行为。
唯独发丘门与官方合作而免受打压,这一独特的方式虽令同行鄙视,但实际上有助于它的传承与发展。
想到自己被称为发丘传人的身份,在倒斗过程中总是只有几个人临时组成队伍,确实有些狼狈和丢脸。
第三十七章 猜测
看着眼前翻山越岭努力工作的李远,若在其它行业里,以他现在的年纪和地位,只需动口指挥便可;然而如今只能亲自实践,因为经验和技巧是无可替代的。
忽然我想到之前贵州的问题,“叔叔,那么二叔在贵州山里的洞穴留下那物品的意义是什么呢?和这里有没有关联?”
李远思索了片刻,“目前只知道那件物品与谭家有关,至于是否直接与这件事相关,仍不清楚。”